□ 文/廖詩德
央視新聞曾報道,韓國首位女總統(tǒng)樸槿惠當選就任不久即訪問中國。兩國領導人對發(fā)展中韓關系達成高度共識,并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隨后,習近平主席欣然應邀回訪韓國,更推進了兩國關系的發(fā)展。
中韓能如此友好互信,大家是否知道,重慶在其中功不可沒。據(jù)目前正在我國發(fā)行的樸槿惠自傳《絕望鍛煉了我》中記述,她自踏上從政道路,就于2005年以“大國家黨”代表最高委員身份訪華。在時間緊促的行程中,她還特意帶著一塊向重慶人民表達深情厚意的“感謝牌”訪問重慶。人們不禁要問,她與重慶有何不解情結?
一位曾到訪重慶的韓國人士對媒體談道:在那腥風血雨的年代,韓國慘遭日本侵占。國破家亡之際,韓國人民掀起了不屈不撓的抗日民族獨立運動。然而,殘暴的日軍對反抗者實施血腥鎮(zhèn)壓!為了躲避敵人的圍剿追殺,獨立運動組織在領袖金九的帶領下,幾經(jīng)輾轉(zhuǎn)遷到重慶。此時,這座山城正處在日機狂轟濫炸、瘋狂破壞的災難之中。盡管如此,重慶人民仍然毫不猶豫地庇護了他們。最終,中韓合作在市內(nèi)七星崗蓮花池38號設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同時,重慶還從經(jīng)濟、物資、軍械等方面給予其援助。韓國淪陷后,在境外組建的第一支抗日救亡武裝力量“大韓民國光復軍”就是靠著重慶的鼎力相助,最終完成的。建軍儀式于1940年9月17日在重慶嘉陵賓館(今渝中區(qū)李子壩)舉行,中國國共兩黨均派出代表(劉峙和周恩來)到會祝賀!
韓國總理鄭烘原在重慶韓國臨時政府舊址為韓國“國父”金九塑像敬獻花籃。
左:韓國議長鄭義和(前排中)參觀韓國臨時政府舊址。
右:韓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
為了趕走日本侵略者,中韓兩國人民并肩戰(zhàn)斗,患難與共,歷經(jīng)多少苦難與殘酷斗爭,才換來抗日的勝利。其間,是重慶人民冒著各種危險及時為他們收遞情報,保護著韓國臨時政府的安全。重慶這座英雄城市已深深印入韓國人民心里,使其向往、敬仰、感激!
所以,樸槿惠總統(tǒng)在“感謝牌”里寫道:“過去,我們的先輩為了祖國獨立,在重慶設立臨時政府時,重慶市民們給予的幫助,大韓民國的國民至今依然謹記在心。同時,留有先輩精神的重慶臨時政府辦公樓在重慶方面的幫助下得以完整保存?,F(xiàn)以此‘感謝牌’代表韓國國民向重慶市民致以最深謝意。”她還在自傳中寫道:“在韓國獨立運動史上,重慶占有重要一頁。重慶時代則可被譽為第二全盛期?!保汩然葑詡鳌督^望鍛煉了我》P267)
難怪今日韓國從時任“大國家黨”代表最高委員樸槿惠、總理鄭烘原、駐華大使權寧世等政要名人到普通國民,一到中國總忘不了要來重慶看一看,重溫先輩走過的崢嶸歲月,并表達對重慶人民的感激。他們忘不了在那艱難的抗戰(zhàn)歲月里,中韓人民用血肉凝成的生死情誼。
當年設立在重慶的韓國臨時政府舊址,由于受到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不僅得到完整保護,還在兩國相關部門配合下,按其原貌全面修葺。其后,它被立為抗日歷史存列館,對外開放。館內(nèi)存放著大量韓國先人們留下的抗戰(zhàn)實物、圖像、文件等珍貴史料,供人們參觀、瞻仰。
如今,這座抗日歷史遺址已成為中韓兩國搭建友誼橋梁的堅實橋墩,教導后人勿忘國恥,珍惜和維護國際友誼。此遺址也在向希望和平生活的人們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