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剛,崔利富,王 振,楊惠晴,李 想,劉偉兵
(1.大連民族學院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116605;2.東北石油大學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163318)
藏族民居[1]作為中國傳統(tǒng)民居建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2]有著極大的研究價值。為了充分認識藏族民居砌體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3,4],現(xiàn)場選取阿壩藏族自治州理縣境內(nèi)的黃泥與石材,參考國家標準試驗方法[5-7]進行物理力學性能試驗,并與數(shù)值仿真分析進行對比,為藏族民居設計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 -2009)的要求[6],對黃泥砂漿進行級配分析試驗、體積密度試驗、抗壓強度試驗以及彈性模量試驗。
試驗選用的儀器設備有:電子稱、搖篩機、沙石套篩。沙石套篩為國家新標準方孔套篩,共6個,孔徑分別為4.75 mm,2.36 mm,1.18 mm,0.6 mm,0.3 mm,0.15 mm。黃泥中粒徑顆粒的比例情況,結(jié)果見表1。
表1 表明黃泥中土粒主要由砂粒組成,砂粒中主要為中砂粒與細砂粒,其中摻有部分極細砂粒、粉粒與角礫顆粒。不均勻系數(shù),級配良好,曲率系數(shù)<1,缺少中間粒組,主要是缺少粒徑范圍在0.5mm ~2mm 間的粗砂粒。但較大粒徑的砂粒易透水,無粘性,而拌制黃泥砂漿主要需要透水性相對較小,濕潤時有粘性,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土粒。
表1 黃泥級配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
選取5 組試件,依據(jù)標準試驗方法進行測量,記錄試驗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黃泥砂漿體積密度試驗數(shù)據(jù)
參考《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 -2009)[6]的要求利用壓力試驗機對黃泥砂漿進行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見表3,試驗曲線如圖1。
表3 黃泥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數(shù)據(jù)
圖1 立方體抗壓試塊荷載-位移曲線
由表3 和圖1 可見,6 個數(shù)據(jù)曲線上升階段與峰值點略有差異,標準偏差與變異系數(shù)差別不大,試驗結(jié)果相對準確可用。參考《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 -2009)[6]對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的規(guī)定。借鑒水泥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對試件抗壓強度平均值的計算,以1.3倍的試驗所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為該組試件抗壓強度平均值。試驗測得黃泥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為0.314 ×1.3=0.408MPa。
利用數(shù)顯壓力機和千分表對黃泥砂漿進行彈性模量試驗。實驗結(jié)果見表4。
表4 黃泥砂漿彈性模量試驗數(shù)據(jù)
由表4 可見,6 組數(shù)據(jù)標準偏差與變異系數(shù)差別不大,試驗結(jié)果相對準確可用,黃泥砂漿彈性模量為231MPa。
對石材的物理力學性能試驗均參考《砌墻磚試驗方法》(GB/T 2542 -2012)[7]的要求[8]。對其進行石材體積密度試驗和石材抗壓強度試驗。
在試驗所用石材中,隨機選用水鉆取樣,兩側(cè)用切石機切割后用磨平機磨平。由于試驗條件所限,圓柱形試件直徑約為43.20 mm±0.15 mm,高度約為50 mm±0.1 mm。分別對各組試件進行測量,記錄試驗數(shù)據(jù)見表5。
表5 石材體積密度試驗數(shù)據(jù)
利用壓力試驗機對石材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分別對各組試件進行測量,得出力與位移曲線如圖2,并記錄試驗數(shù)據(jù)見表6。
圖2 石材抗壓強度試驗力與位移曲線
表6 石材抗壓強度試驗數(shù)據(jù)
由于石材均為砌筑所用的天然石材,石材本身存在差異,所以抗壓強度略有不同,彈性段有所震蕩。由表6 可見,數(shù)據(jù)標準偏差與變異系數(shù)差別不大,試驗結(jié)果相對準確可用。石材抗壓強度測定值為67.92MPa。
將試驗所得的數(shù)據(jù),其幾何尺寸與邊界條件均與試驗實際情況相同,利用ADINA 有限元軟件,建立石材和黃泥有限元模型如圖3,相應的荷載-位移曲線如圖4 與圖5。
圖3 有限元模型與試驗模型
圖4 黃泥砂漿力與位移曲線
從圖4 中可以看出,黃泥砂漿彈性階段承載力模擬值略高于試驗值,但極限承載力基本保持一致,達到最大荷載后承載力迅速降低。圖5 表明石材彈性階段與彈塑性階段模擬值均與試驗值保持一致,達到最大荷載后,曲線突然下降,喪失承載力。從經(jīng)濟性角度出發(fā),砌體材料力學性能分析可以采用數(shù)值分析方法。
圖5 石材力與位移曲線
(1)黃泥中土粒主要由砂粒組成,級配良好;黃泥抗壓強度為0.408MPa,彈性模量為231MPa;石材的抗壓強度為67.92 MPa。
(2)數(shù)值分析結(jié)果與試驗結(jié)果吻合較好,黃泥砂漿彈性階段承載力模擬值略高于試驗值,但極限承載力基本保持一致,石材彈性階段與彈塑性階段模擬值均與試驗值保持一致。
(3)試驗研究結(jié)果可為砌體材料力學性能數(shù)值分析方法提供理論基礎,滿足結(jié)構設計經(jīng)濟性要求。
[1]葉啟燊.四川藏族住宅[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
[2]張先進.川西藏區(qū)傳統(tǒng)民族建筑的類型構成與文化遺產(chǎn)特征[J].華中建筑,2012,8:136 -140.
[3]LOUREN?O P B,ROTS J G,BLAAUWENDRAAD J.Continuum model for masonry: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validation[J].J Struct Eng ASCE 1998,1(6):642 -52.
[4]PAPA E A. Unilateral damage model for masonry based on a homogenization procedure[J]. Mech Cohesive -Frict Mater 1996,1:349 -66.
[5]GB50003 -2011. 砌體結(jié)構設計規(guī)范[S].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6]JGJ/T70 -2009. 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
[7]GB/T 2542 -2012. 砌墻磚試驗方法[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