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何文叢 網絡資深評論員
國民革命軍抗戰(zhàn)珍貴舊照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边@不僅是一種文化自覺,更是一種文化自信。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史雖是華夏文明五千年歷史中的一瞬,但是這段歷史所具有的時代魅力和內涵卻熠熠生輝,足以照亮未來。銘記歷史、汲取文化自信就是我們面對未來果敢前行的精神支柱??谷諔?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具有很強的歷史縱深感,使每一個中國人為之心潮澎湃。每次掀開這段塵封的歷史,它就立刻鮮活起來,浮現在腦海中的是一個個浴血奮戰(zhàn)、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抗日民族英雄的形象;感受到的是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jié)和民族脊梁;收獲到的是努力拼搏、不屈不撓、永不言棄、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營養(yǎng)。
回首抗戰(zhàn)時期,那些飽受戰(zhàn)爭摧殘的勞苦大眾、被日本人慘無人道的細菌實驗、活體實驗折磨致死的同胞們都將為這段歷史打上深深的烙印,這是一段值得銘記、必須銘記的歷史;先烈們以不畏艱難困苦、不懼槍林彈雨、不怕犧牲、不屈服、不認輸的中國精神,用血肉和身軀趕走了侵略主義者和殖民主義者,保衛(wèi)了祖國河山的完整,使人民群眾遠離戰(zhàn)火紛飛、生靈涂炭的夢魘,這種敢于犧牲、勇于奉獻的抗戰(zhàn)精神和英雄精神使我們敬畏、感恩;緬懷先烈英魂不僅僅是為了紀念他們,更是為了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我們這一代要肩大任、挑大梁共同守護和平盛世;面對未來,有了英烈們的精神引領,我們必會沿著這條歷史的光明大道,兩岸攜手共同努力開創(chuàng)一片新的天地。
臺灣地區(qū)和整個大陸的抗戰(zhàn)史經過70年歲月的砥礪,以厚重的歷史積淀和清晰的文化脈絡展現在世人面前,這種抗戰(zhàn)的記憶、紀念和精神,歷久彌珍,已經成為大眾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一部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具有承前啟后的歷史意義,先烈們以強烈的民族感、正義感、尊嚴感、使命感,在落后的經濟條件、匱乏的戰(zhàn)略物資和生活補給狀況之下,經過8年抗戰(zhàn)終于取得勝利。這不僅是一段抗戰(zhàn)史,一段血淚史,更是一段不屈服的奮斗史,它是有呼吸、有溫度、有生命、有骨氣的。以史為鑒,可以令歷史虛無主義者的企圖無所遁形,可以令陰謀論者毒害滲透大眾意識形態(tài)的詭辯和謬論不攻自破。
這就是歷史的魅力,正如司馬遷在創(chuàng)作《史記》時提到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研究歷史、保護歷史、認同歷史、紀念歷史意義重大,它是一種無形的紐帶,將不同民族、不同區(qū)域的同胞都聯結在一起,使我們同呼吸、共命運、血脈相連、榮辱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