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蕭乾小說中的家園想象與詩意的生成

      2015-02-22 05:35:00牟利鋒
      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蕭乾流浪鄉(xiāng)愁

      牟利鋒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陜西西安 710062)

      ?

      蕭乾小說中的家園想象與詩意的生成

      牟利鋒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陜西西安710062)

      摘要:從蕭乾個人的流浪經(jīng)歷、鄉(xiāng)愁以及愛情等角度具體分析貫穿其小說創(chuàng)作始終的家園想象與小說詩意生成的內(nèi)在機制。蕭乾的小說創(chuàng)作持續(xù)時間不長,數(shù)量也不多,但在中國現(xiàn)代文壇卻有著持續(xù)而重要的影響。蕭乾本人被視為京派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其長篇小說《夢之谷》在刊發(fā)之初就被巴金、靳以等人看好,后來又被文學史家稱為“五四”以來最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之一。蕭乾的小說之所以成功,其關(guān)鍵因素在于充斥在字里行間的濃郁的詩意。

      關(guān)鍵詞:《夢之谷》;家園想象;詩意;蕭乾;小說;流浪;鄉(xiāng)愁

      蕭乾晚年談到自己唯一的長篇小說《夢之谷》時似乎很不滿意:“情節(jié)并不曲折,幾句話就可以交代了。人物多是潦草的速寫,既缺乏從社會角度的挖掘,性格和心理描繪的深度也很有限?!盵1]《夢之谷》的寫作有其本事,也就是說這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蕭乾并非要講一個情節(jié)離奇曲折的故事,而是為了紀念一段感情。1929年,蕭乾在一種不得已的情況下流浪到嶺東的汕頭,很偶然地結(jié)識了當?shù)匾晃还媚?。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很快墮入愛河,但迫于種種壓力,蕭乾最終還是一個人黯然神傷地離去。初戀的興奮、失戀的痛苦,這本是最平常不過的“戀人往事”,實在談不上曲折離奇。真正讓這則故事成為“傳奇”的,還是它的續(xù)篇。1987年2月蕭乾第五次來到汕頭,讓《夢之谷》的續(xù)篇成為可能,不過續(xù)篇的主角暗中換了另一個人,即蕭乾的妻子文潔若。文潔若和蕭乾的姻緣本身就是一段傳奇,并且和這部《夢之谷》大有關(guān)系:“1945年我念高三,第一次讀了蕭乾的長篇小說《夢之谷》。那時我18歲,剛好是書中的男女主人公談戀愛的那個年齡。二十年代末葉在潮州發(fā)生的那場戀愛悲劇,曾深深牽動我的心?!盵2]《夢之谷》帶給讀者怎樣的影響是蕭乾難以預料的,讓他更意想不到的是,7年后,當年的讀者竟然和作者走到了一起,結(jié)為連理。也許《夢之谷》留給文潔若的記憶太過深刻,40年后當文潔若來到汕頭,得知小說中“盈”姑娘的原型還健在時,便千方百計找到了她。至此,《夢之谷》的續(xù)篇可以暫告一個段落,蕭乾的《夢之谷》與文潔若的續(xù)篇相比較,顯然文潔若的續(xù)篇更具傳奇色彩。但我們分明能感覺到續(xù)篇中的一切都來自這無所不在的“夢之谷”。我們不禁要問:《夢之谷》的魅力究竟何在?蕭乾小說中無處不在的詩意又是如何生成的?

      一、家園想象與詩意的生成

      為《夢之谷》所吸引的遠非文潔若一人?!秹糁取愤€在寫作中就得到巴金、靳以等人的贊賞,隨后被列入巴金主編的《文學叢刊》和《現(xiàn)代長篇小說叢書》。解放后三十余年雖在大陸絕版,但在香港、東南亞等地一版再版,一直是暢銷書[3]。對讀書評價最高的可能要數(shù)臺灣評論家司馬長風,他在《中國新文學史》中將《夢之谷》列為“五四”以來十部最優(yōu)秀的長篇之一。楊義則認為《夢之谷》就是“一首蕩氣回腸的抒情詩”[4],王火說得更為具體:“作家是用散文的詩意的筆法寫《夢之谷》的,嚴格來說,《夢之谷》沒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太多的情節(jié),或者可以說它并非是以情節(jié)取勝的長篇,它取勝的是作品中的詩?!盵5]可見《夢之谷》吸引人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具有的“詩意”。如果我們將小說中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的詩化與結(jié)構(gòu)的散文化,小說藝術(shù)思維的意念化與抽象化,以及意象性抒情、象征性意境營造”[6]等視為詩化小說的基本特征,那《夢之谷》也可以稱為詩化小說。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夢之谷》與其他詩化小說的區(qū)別在哪里?它的詩意如何生成?這里我們不妨先來看司馬長風的精彩評論:“這樣牧歌式的戀情,人們所熟悉的悲劇,可是讀了之后,竟像一杯醇酒,在腹中洶涌延蕩,久久不能消散。作家的小說技巧并不熟練,隨處都可挑出瑕疵,但是那富于詩情的文字,那長風滿帆的筆力,融合成又甜又熱的吸力,使你一直讀下去。”[7]司馬長風認為,這部技巧上并不怎么成熟的小說之所以讓人讀下去,就在于作者那“富于詩情的文字,那長風滿帆的筆力,融合成又甜又熱的熱力”。司馬長風似乎已經(jīng)觸及到問題的關(guān)鍵,但那“筆力”、“吸力”的解釋又顯得過于抽象。

      也許有著同樣的經(jīng)歷與同樣書寫欲望的人,才可能為我們提供解讀《夢之谷》中詩意的最適當?shù)慕嵌取o獨有偶,1948年在《經(jīng)世日報》“文藝周刊”第84期發(fā)表了《<夢之谷>書評》(以下簡稱《書評》)一文,署名少若。在《書評》中,作者提到自己曾經(jīng)有與蕭乾先生同樣的一段故事,并且相信“這樣的故事實在太充斥于人間”。但直到讀完《夢之谷》,作者才恍然:“贊美,羨慕,甚且有一絲兒嫉妒,蕭乾先生的故事的成功,正說明我的故事所以失敗?!鄙偃艏磪切∪?。吳小如未必真地會去講這一段故事,但他知道蕭乾比自己講得好,原因何在?吳小如有一段極富啟發(fā)性的話:“蕭乾先生卻會安排他的故事,會穿插他的人物,更會掂掇他的情感,抒瀉他的郁怨。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裝飾’(這兩個字是《夢之谷》全書的眼目)了許多錯綜復雜繽紛繚繞的場面”[8]。吳小如認為,《夢之谷》之所以成功,“裝飾”是關(guān)鍵,是全書的眼目。誠然,在《夢之谷》中多次提到“裝飾”,如果把“裝飾”看作全書的“眼目”,我們認為這里的“裝飾”就是“夢想”,一個少年流浪者對家園、愛情、親情的夢想。小說一開始,男主人公“我”五年后重游故地,便是為了憑吊那個破滅了的“夢”:“誰曾在紅日升到中天時分,仍呆坐在白石階上,用回憶的手捕捉半夜那個朦朧的夢呢?誰又癡得竟還在夢境里胡亂摸索?”[9]“夢”貫穿了整部小說,正是“夢”讓蕭乾在事隔7年之后仍然難以釋懷,為被摧殘的初戀唱一曲挽歌。同樣也正是“夢”,成就了司馬長風所說的“長風滿帆的筆力”和“又甜又熱的吸力”?!懊篮玫膲粝氪_實協(xié)助心靈去享受它的安寧,去享受一種平易的統(tǒng)一。心理學家陶醉于現(xiàn)實,過分強調(diào)夢想的性質(zhì)是逃避。他們常常不能承認夢想圍繞著夢想者織成的溫馨的關(guān)系,它是一種‘紐帶’,總之,按夢想這詞的全部意義來說,它使夢想者‘詩意化’了。”[10]夢想在這里不單是一種情緒化的力量,如悲劇氣氛的渲染、美好情境的呼喚,更重要的是一種詩化的強大力量?!皦粝搿弊鳛橹薪椋晒Φ貙⒁粋€自傳體的故事轉(zhuǎn)化成詩化的小說,這就是蕭乾的高明之處。

      不過我們?nèi)匀灰獑?,一個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即使被講得如夢似幻,恐怕不足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吳小如在《書評》中講到,這部小說成功的另一個因素,即作者善于“蓄勢”。全書共33章,直到第十六章,女主人公才遮遮掩掩地露了面,此后的故事節(jié)奏明顯加快,讓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小說敘述的動力就是憑借逐漸積蓄起來的“勢能”。聯(lián)系到夢想在這部小說中的作用,這里的蓄勢我們可以看作是對夢想的建構(gòu),也即小說中“詩意”的來源。雖然在前十五章女主角未曾出現(xiàn),但小說中的詩意異常濃郁。如果以女主人公的出現(xiàn)時間,把小說分作前后兩部分,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前半部分更具詩意,也是這部小說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后半部分關(guān)于兩人愛情故事的敘述則更具戲劇性,只不過是前半部分積蓄起來的勢能的自然發(fā)展而已。由此我們認為,愛情的夢想只是《夢之谷》中詩意的一個來源,此外還可以列出如流浪的孤寂、鄉(xiāng)愁的蠱惑。而這一切都可以看作與小說中“我”的“成長”有關(guān)。當小說中的“我”18歲被故鄉(xiāng)放逐,流浪到嶺東時,伴隨著的是一種“成長”的愿望,也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孤寂感。這種孤寂感作為一種本體性的存在,是個體在不斷成長、追尋自我的過程中必然要經(jīng)歷的階段。這個時候憑借夢想,我們可能從現(xiàn)實獲得一種拯救的力量:“夢想就這樣表明人的存在進入了一種休息,夢想表明了一種安逸狀態(tài)。夢想者帶著他的夢想全身心地進入幸福的實況。”[10]具體來說,蕭乾在《夢之谷》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最終是一種對“家園”的夢想。不論是流浪的孤寂、鄉(xiāng)愁的蠱惑還是愛情的苦澀最終都源于“家園想象”?!凹覉@”對“我”而言不單意味著此岸的溫暖、安逸,更是一種彼岸的歸宿和理想。有了對“家園”的想象,《夢之谷》才得以完成從自傳性故事向詩化小說的轉(zhuǎn)變,也可以說,“家園想象”是解讀這部詩化小說的關(guān)鍵所在。

      二、流浪與詩意

      李健吾對蕭乾的小說有一段精彩的評論:“人類的良善和自然的美好終結(jié)在個性的發(fā)揚,而個性不蒙社會青眼,或者出于有意,獨自站在山頭傲嘯,或者出于無心,聽其沉在人海溷跡。精神上全是孤獨。憂郁是這里僅有的花朵?!盵11]作為當時批評界的領(lǐng)軍人物之一,李健吾非常敏銳地抓住了蕭乾小說的內(nèi)在氣質(zhì),即“憂郁”。李健吾無疑抓住了蕭乾小說的一個基本特征,這一特征放在他整個小說創(chuàng)作中來看也是適用的。蕭乾小說表現(xiàn)出的“憂郁”氣質(zhì)和他的個人身世、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遺腹子的沉痛、寡母養(yǎng)孤的酸楚、浪跡天涯的無助,正是這些個人閱歷構(gòu)成了其作品的底色。而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在很大意味上是一種自我境況的抒寫,所以楊義認為:“在京派作家群中,蕭乾的小說也許最帶自傳性?!盵4]“流浪”是蕭乾無可奈何的選擇,“流浪”也賦予他獨特的視角,成就了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的獨特風貌。

      縱觀蕭乾的一生,“流浪”幾乎成為一個主題。蕭乾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父親,一出生就過著“人在矮檐下”的生活。13歲時,那個最明白他,教他“愉快、樂觀,好意地估量別人,對萬物普遍地發(fā)生情趣”的人,也離開了他。此后蕭乾便開始了真正的流浪生涯。另外,讓少年蕭乾不能釋懷的就是他的民族身份。這幾重創(chuàng)痛疊加起來,一個少年人的“憂郁”便不難理解。小小年紀經(jīng)歷太多的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生命對于蕭乾來說“真是最缺乏詩意美感的東西”。但蕭乾畢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當社會將一個無家可歸的游子一再拋棄后,游子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流浪,并且在流浪中尋求生氣勃勃、勇敢結(jié)實的詩意。事實上蕭乾一邊經(jīng)歷創(chuàng)痛,一邊甚至有些“驕傲自己的窮,驕傲自己的放蕩,驕傲自己的流浪”[1]。早在《蕭乾小說集題記》中,沈從文就發(fā)現(xiàn)蕭乾作品洋溢著強健旺盛的生命力,并且他相信“一個人行為或精神上有朝氣,不在小利小害上打算計較,不拘于物質(zhì)攫取與人世毀譽,他能硬起脊梁,筆直走他要走的道路”[11]。憑借少年人的好奇、激情以及對理想、信念的堅守,“流浪”在蕭乾這里反倒充滿了詩意。大學還未畢業(yè),蕭乾就為自己選好未來的職業(yè)。雖然當時的好友楊剛勸他多讀一些革命理論,但他滿紙凈是“漂泊”、“流浪”:“抄錄的詩句不是出自蘇曼殊、納蘭性德就是拜倫和雪萊。那時我迫切要求的不是去分析生活,理解生活;一心只想投進去,當一個‘百代之過客’。”[1]

      流浪生涯和蕭乾對流浪的另類理解為他的小說注入意想不到的亮色。蕭乾的第一篇小說《蠶》寫的是“我”花了10個銅板從幾百條身世飄零的小生命中選了8條,精心呵護。但8條小生命仍然逃不出自然規(guī)律的制約,其中的兩條先就死掉,另外6條最終也不得不慢慢老去。但最讓人難忘的是蕭乾賦予8條身世飄零的小生命以“從容”的姿態(tài),直到最后的死?!痘h下》中環(huán)哥迫于無奈只好和媽媽暫住姨媽家,但他卻在挨打后用被子把頭蒙起來:“在這黑暗嚴密的角落里作夢。”《夢之谷》中對流浪的書寫則將這種對苦難中“詩意”的發(fā)現(xiàn)推到極致?!拔摇庇捎谠趯W校的行為“不軌”被故土放逐,但是對于流浪,“我”似乎興奮多過酸楚:“我幻想自己是來到一座山青水秀的世外桃源,又記起這里是革命發(fā)源地的廣東,想來不會有穿黑衣的偵緝隊,不會有開黑名單的黨部。總之,我幻想自己是來到了另一種人間。”[9]船貼近碼頭后,“我”更是迫不及待:“幾乎是踮著腳尖輕輕地踏上這塊‘新大陸’的——我生命里的新大陸??!輕得像是握著一個陌生人的手?!碑斘疑狭笋R車沿著海濱前進,馬蹄有節(jié)奏地發(fā)出清脆的響聲,細碎的雨點濺在臉上:“我興奮得恨不得伸出胳膊向他們?nèi)拢何梗瑹釒У耐?,一個由沙漠來的人到了!”[9]從故鄉(xiāng)流浪到異地,語言不通、風俗不同、身世飄搖、前途渺茫,但以上這些似乎都不足以淹沒“我”的興奮感。

      不過當“我”住進旅館里,新朋友問我:“足下駕臨敝鄉(xiāng),有何貴干?”不成想一句客套話卻將“我”難住了,不得已只好回答:“小弟此行任意漂泊,心無定向?!边@是一個讓人心里發(fā)虛的問題,“我”的回答一方面道出了實情,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前途的擔憂甚至迷茫:“我來到人間的貴干又是什么呢?”[9]當新老朋友分別離開后,“我”一個人住在沒有時間的旅館,當夜晚來臨時心頭越發(fā)顯得沉重:“夜就如個大腳婆一步踏進街巷,踏進了窗口,踏進了我那顆十八歲歡蹦亂跳的心。生命里的夜晚啊!沒有燈,沒有星,黑壓壓地只閃亮著幾個歹人的猙獰的眼睛。”[9]可以說不論是“我”那不再單純的思緒,面對“有何貴干”的擔憂還是暗夜中的恐懼,都與“18歲”,也即“成長”密切相關(guān)?!拔摇钡牟话才c恐懼乃是少年人“成長”必經(jīng)的階段或者必付的代價。在這里最關(guān)鍵的便是如加繆所說“成為一個人”[12]的困惑和努力。聯(lián)系到“我”初來乍到,登上“新大陸”的喜悅與興奮,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我”而言,“流浪”并不是目的,“新大陸”、“世外桃源”的向往也罷,“成長”的煩惱也好,在“我”都是流浪中尋找理想、寄托未來的必然結(jié)果。我們可以說這里的理想、未來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對精神家園的想象,有了這種想象,流浪便富有詩意和興味。說到底,蕭乾仍然是一個實足的理想主義者。

      三、鄉(xiāng)愁與詩意

      1985年11月起,《北京晚報》上連載了蕭乾《北京城雜憶》,后來結(jié)集出版,頗受好評。如果我們將蕭乾與同樣出身北京的老舍相比較,兩者的北京書寫差異是非常明顯的。老舍的創(chuàng)作更側(cè)重老北京的風俗人情的描寫,語言也用地道的京白,可以說京味十足。蕭乾則不同,用京味書寫的似乎只有這本寫于20世紀80年代的《北京城雜憶》。冰心對《北京城雜憶》有一段評價:“所談到的七十年前北京的吃的、喝的、玩的、樂的,凡是老北京一般的孩子所享受到的,他都滿懷眷戀地寫到了?!盵13]即使是對老北京的雜憶,蕭乾仍然側(cè)重的是70年前的胡同、街道,是兒童視角下的老北京,更是一種眷戀之情。蕭乾自己說得更明白:“《北京城雜憶》不是知識性的。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舊的北京之間,以撫今追昔的心情,來抒寫我的一些懷念和感觸?!笔捛瑢τ诶媳本┑幕貞?,我們毋寧看作一種對故土的想象,老北京的諸般物事在想象中全都煥然一新。“想象能夠搜遍堆放在記憶倉庫中的感官意象,一旦為某種藝術(shù)的目的所控制,就會把它們組合成某種新穎而使人愉悅的型式?!盵14]

      對于一生漂泊的蕭乾來說,家是一種永遠的誘惑:“家,像是生命的定心砣。也不知‘安居樂業(yè)’最早見于什么典籍,這四個字一針見血地說明了生活中的一個因果關(guān)系。世上也許有流亡者寫出過了不起的作品,可我漂流在外的那七年,沒寫出什么像樣的東西。不論徜徉在蘇格蘭的雷夢湖畔,還是眺望罩著積雪的阿爾卑斯山,我的心情都輕松不起來。俗話說相思使人消瘦,鄉(xiāng)愁的滋味也苦不堪言哩。外在的景物越美,心里越是沉重,仿佛陷下個空洞,或有一只刺猬在里邊滾爬。”[1]這是蕭乾寫于20世紀80年代的《搬家史》中的一段話,讀來格外醒目而沉痛。蕭乾從小幾乎就沒有過家,母親早逝后搬進學校宿舍,13歲開始以城為家,此后的記者生涯更是來去匆匆,難得有一個安靜的家。1949年,蕭乾之所以放棄母校劍橋大學的邀請,毅然決然北上,仍然是“回家”這個念頭,家就像一塊磁石,牢牢吸引著他。但讓蕭乾始料未及的是,在1949年之后長達34年的時間里居然“安家”無望,直到1983年他才有了一個可以安心放膽住下去的家。有了這樣的背景,我們就不難理解,家在蕭乾的生命中所占的位置。在蕭乾的小說中,“回家”也就成為一個永恒的主題?!都凇分械摹拔摇逼吹揭粋€陌生的地方靠教書為生,在這個地方交到一位新朋友?!拔摇钡倪@位新朋友似乎總有什么心事,顯得灰暗而悒郁,同事也覺得他“怪”,原因就在于他想有個家。他告訴“我”,書是冷的,活著的味兒就在這點熱勁。但對他來說找個家又是多么不容易?!兜琅浴分?,“我”是在一家礦務(wù)局工作的單身漢,喜歡在晚飯后獨自一人沿著繁華都市通往綠色田野的道路漫步,無意中的“我”竟然將剛從英國留學回來的礦務(wù)局工程師為自己所建的平房當作自己“精神的家”。

      到了《夢之谷》,對于家園的想象便無處不在了。當小說中的“我”住進奉賢旅社,送走我的朋友淵之后,“寂寞便如一個妖魔鉆進了我的心”。那個曾經(jīng)放逐我的家這時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蠱惑:“我的頭忽然眩暈起來,更糟的,那個被我咒詛過的‘家鄉(xiāng)’,這時卻以一片高厚黑黑的古城角樓的魑影在我的記憶中出現(xiàn)了。忘記了那三雙掐我弱小勃頸的大手,忘記了開除的通知和跟蹤而至的黑名單的威脅,我的心為一腔酸溜溜的鄉(xiāng)思糊住了,眼角還淌下一攤熱淚?!盵9]事實上,蕭乾一到汕頭就改名蕭若萍。而改名的直接原因則是到了汕頭,和當?shù)厝藷o法交流的痛苦。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他不禁抱怨語言上的隔閡:“我成天聽人們在咭哩呱啦地說著,卻不知道在說些什么。興許議論的正是我。小至‘吃飯’、‘點燈’,大至自己的抱負,不論表達什么全憑手勢。人簡直不如只鸚鵡!”[1]初到異地的新鮮感被夢繞魂牽的鄉(xiāng)愁所代替。深受方言之苦的“我”之后去島上教書,便發(fā)誓要在學生心中點起一把火,想盡一切辦法推廣國語。推廣國語自然是為打破交流上的障礙,但我另有寄托:“有時,半為顯示國語音節(jié)的美,半為抒發(fā)我的鄉(xiāng)思,還把一些北京的俚曲搬進課堂。聽那么些只喉嚨合唱著繚繞在我夢境里的曲調(diào),他們解除了‘上課之苦’,我感受到的比那個還要更多些?!盵9]最后我們干脆成立了自己的組織“天籟團”。與此同時,“我”也通過觸覺、回憶在想象中建立與故鄉(xiāng)的聯(lián)系。小說第三章,送走老朋友,“我”和新朋友一起往回走,因為語言不通,所以也就無法互通款曲。突然街道上一塊金煌煌的店牌吸引了我,那上面“北京”兩個字一下子勾起“我”的鄉(xiāng)思。其實這不過是—家平常的彩蛋店鋪,但我還是愣頭愣腦走了進去,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那涂滿泥土和麥殼的蛋。接下來作者有一段非常動情的描寫:“是粗心還是一時沖動呢,我竟嘎巴捏下一塊泥土來。我忘情地托著它,在指肚間搓啊搓的,有一種綿軟溫柔的感覺?!€是家鄉(xiāng)的土哪。我快樂得像是見了親人?!盵9]這就是游子對故土的感覺,也是作者蕭乾對家園的想象?!班l(xiāng)愁”就像客店里從早到晚吹不完的笛聲,在憂怨凄愴中賦予小說以詩意。

      四、愛情與詩意

      有位挪威漢學家曾經(jīng)專門來信詢問蕭乾關(guān)于《夢之谷》的問題,其中特別問到他是否受到英國意識流小說家沃爾芙的影響。蕭乾在回信中明確告訴她,寫作《夢之谷》時自己還未曾真正讀過意識流派的作品,包括沃爾芙的小說。如果要追溯《夢之谷》在文學史上所受的影響,則另有淵源?!白钤鐔l(fā)我寫它的有屠格涅夫的《初戀》——也是一場破滅的夢,和拉馬丁的《格萊齊拉》,我愛書中的海景和那天真活潑的女孩?!薄冻鯌佟?、《格萊齊拉》所寫都是浪漫的愛情故事,且與蕭乾的經(jīng)歷有不少暗合的地方??梢哉f,愛情故事是《夢之谷》的基礎(chǔ)。

      雖然《夢之谷》中對愛情的敘述不乏戲劇性,但真正吸引我們的還是作者對純真戀情的詩意刻畫。小說中“我”和“盈”的初次相遇就充滿詩意。“我”在惟一沒有課的禮拜三的早晨去看海,順便吐一吐一個小教書匠的悶郁。在回來的路上無意中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墻角啜泣。“我”走上前去探問,結(jié)果由于語言不通造成誤解,幾乎脫不了身。這時飄來一聲鄉(xiāng)音,是這鄉(xiāng)音幫“我”解了圍,而“我”卻深深地陷入了一個“夢”,不愿醒來:“從這個早晨起,我生命的地平線上便冉冉升起了一個夢,燦爛得像火焰。”[9]“我”和“盈”的相遇自然有“盈”善良、熱情的因素,但更為重要的是她那道地的北京話,包括“您”字都咬得非常準。這是“我”在島上第一次聽見鄉(xiāng)音,一種真正的“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感覺,正是這種“知音”之感讓“我”的夢做得特別絢爛、迷人。接下來“我”便想盡一切辦法讓“盈”成為游藝會的主角。游藝會是天籟團組織的活動,目的為在島上推廣國語并籌款。在游藝會上我們要演出契訶夫的《求婚》,苦于找不到女主角,“盈”的出現(xiàn)最終讓游藝會大獲成功,而對“我”來說則是將公私兩個不同的夢交織在一起:“這一天我象是駕馭著兩匹奔騰的馬,又宛如把著兩道水閘,做著兩個不同的夢。我知道它們不應(yīng)該摻混在一道,然而一停下手,它們便又向一處并?!盵9]從此,“我”的生活中也有了女主角,這一切都歸功于那一聲鄉(xiāng)音。

      之后我們便攜手徘徊在“夢之谷”里。這“夢之谷”實際上是緊鄰墓園的山谷,在空間上相對封閉;而當我們沉入“夢之谷”,周圍的一切,包括云彩、水流顯得那樣慵懶,時間在此停滯,于是小說便為男女主人公營造了一個超越時空的境界,也只有夢想才配得上的境界?!疤炜招浅侥顷囎忧兜盟坪跆貏e密,還時有殞落的流星在夜空劃出美麗的線條。四五月里,山花開得正旺,月亮像是分外皎潔,那棵木棉也高興得時常搖出金屬的笑聲。當我們在月下坐在塘旁,把兩雙腳一齊垂到水里時,沁涼之外,月色象是把我們通身鍍了一層銀,日子也因之鍍了銀。”[9]“我”與“盈”的愛情充滿夢幻色彩,而同樣正由于這夢——忘卻谷外的現(xiàn)實世界、共同追尋精神家園的夢,將我們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我們似乎也都惘惘中感覺到的“夢之谷”所面臨的威脅,它的破產(chǎn)是必然的。這一方面是因為愛情在現(xiàn)實面前不堪一擊,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也許是對于“我”和“盈”而言,愛情本身只是別有寄托的“夢”而已。蕭乾自己在評價奧尼爾的《白朗大神》時就說過:“年輕人愛的往往是‘愛情’,卻不一定是個具體的愛人?!盵15]而“盈”在最后更是直接告訴“我”“從前就是夢”。5年后,當“我”再度踏上嶺東這塊土地的時候,“盈”的“相貌對我已朦朧得如黎明時分一片失了澄黃光芒的白色彎月”[9]。這一切都在說明,促使“我們”走到一起的是同樣的鄉(xiāng)音、同樣的身世、同樣的夢想,而這鄉(xiāng)音、身世、夢想上面所寄托的則是“我們”對家園的渴望。家園想象在成就我們初戀的同時,也為小說本身帶來悠遠綿長的詩意。

      五、結(jié)語

      《夢之谷》中關(guān)于家園的想象幾乎無處不在。小說一開始,5年后“我”再度歸來,充滿著“浪子回家”的溫馨與激動。而在“我”流浪的每一個階段,在“我”身邊的新老朋友,如淵、袁君全都有著母親般的慈祥與善意。在一部不以情節(jié)見長的長篇小說里,家園想象成為小說敘述最終的推動力,并且讓故事顯得豐滿而富有詩意。到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司馬長風所說的“那富于詩情的文字”、“長風滿帆的筆力”、“又甜又熱的吸力”,其淵源正是小說中的家園想象。

      參考文獻:

      [1]蕭乾.蕭乾全集:第5卷[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文潔若,黃友友.蕭乾文萃[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3]王嘉良,周健男.蕭乾評傳[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0.

      [4]楊義.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5]傅光明,孫偉華.蕭乾研究專集[M].北京:華藝出版社,1992.

      [6]吳曉東.記憶的神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7]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下[M].香港: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

      [8]少若.夢之谷書評[N].經(jīng)世日報,1948-02-15.

      [9]蕭乾.蕭乾選集:第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0]加斯東·巴什拉.夢想的詩學[M].劉自強,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6.

      [11]鮑霽.蕭乾研究資料[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

      [12]加繆.置身于苦難與陽光之間[M].杜小真,顧嘉琛,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

      [13]蕭乾.北京城雜憶[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

      [14]布魯特.論幻想和想象[M].李今,譯.北京:昆侖出版社,1992.

      [15]蕭乾.蕭乾全集:第6卷[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CreationofimaginationabouthomelandandpoetryinXIAOQian’snovel

      MOULi-feng

      (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4,Shaanxi,China)

      Abstract:The paper concretely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chanic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imagination about homeland and poetry which run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XIAO Qian’s vagrancy experience, nostalgia and love. His novels are few and always finished in a short time, but they have a continuous and great influence in the modern literary circles in China. Even XIAO Qian himself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 Beijing school novels. His Valley of Dreams is favored by BA Jin, JIN Yi and othe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ssue, which then is referred as one of the best novels since the “May 4th” by literary historians. The key reason for success of XIAO Qian’s novels is the strong flavor of poetry between the lines.

      Key words:Valley of Dreams; imagination about homeland; poetry; XIAO Qian; novel; vagrancy; nostalgia

      中圖分類號:I206.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6248(2015)01-0131-06

      作者簡介:牟利鋒(1974-)男,陜西寶雞人,講師,文學博士。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1&ZD113)

      收稿日期:2014-06-25

      猜你喜歡
      蕭乾流浪鄉(xiāng)愁
      “直腸子”蕭乾
      做人與處世(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蕭乾初見林徽因
      永遠的鄉(xiāng)愁
      心聲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28
      鄉(xiāng)愁
      科教新報(2021年24期)2021-08-25 02:37:19
      自知
      自知
      流浪
      黃河之聲(2020年11期)2020-07-16 13:27:10
      九月的鄉(xiāng)愁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9:06
      流浪的歌
      金橋(2018年3期)2018-12-06 09:05:44
      流浪貓鮑勃
      新少年(2017年6期)2017-06-16 02:00:16
      惠东县| 阿克苏市| 项城市| 姜堰市| 深圳市| 桃源县| 临海市| 镇雄县| 绥江县| 石屏县| 石景山区| 明星| 安仁县| 湟源县| 昔阳县| 乐业县| 罗城| 维西| 刚察县| 嘉鱼县| 陕西省| 北碚区| 孟州市| 重庆市| 鄂温| 芒康县| 綦江县| 东阿县| 嘉鱼县| 尖扎县| 惠州市| 阜康市| 洪雅县| 宝鸡市| 鱼台县| 济南市| 高密市| 长宁区| 双辽市| 安宁市|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