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智偉 賀 強 蘭 軍 郭添福
贛州市畜牧研究所
贛南土雜豬制成風味熏肉的加工技術
孔智偉 賀 強 蘭 軍 郭添福
贛州市畜牧研究所
熏制是農(nóng)村一項傳統(tǒng)的肉制品制作工藝,它通過用木屑、茶葉、茶籽殼等熏料不完全燃燒而產(chǎn)生的煙來熏制肉類,從而改變?nèi)馄返目谖叮x予肉制品特殊的色澤與風味。熏肉制品由于其特殊的風味,深受許多民眾的喜愛。而土豬肉特殊的肉質(zhì),加上用茶籽殼熏制后能賦予肉的紅艷色澤及特殊風味,兩者經(jīng)過化學反應后肯定將又是一道新的美味。本文即詳細的敘述了用茶籽殼熏烤后,有特殊風味土雜豬熏肉的制作工藝。
取豬的后腿偏后一半的豬肉和三線肉,因為這里的豬肉加工成臘制品后肥瘦肉不易分離,外觀較好,同時還要注意檢查肉質(zhì)是否新鮮。
分割時將肉塊切成長20~30厘米不等、寬5~6厘米的肉塊。
利用半濕狀態(tài)的食鹽進行腌制。腌制配方為:食鹽用量與肉的重量比為3.5:100,食用散裝白酒(酒精度50度以上為宜)用量與肉的重量比為1:100。
腌制時,先在盆中倒入稱好的白酒,放入食鹽充分攪拌,攪拌均勻后即可對豬肉進行涂抹腌制。涂抹揉搓好后放入腌制桶內(nèi),皮向下,肉向上,最上一層皮向上。豬肉的厚度小于5厘米,一般腌制24小時即可,腌制12小時左右翻缸一次,即把腌制容器里的豬肉上下調(diào)換下位置;如果豬肉的厚度大于5厘米,一般腌制48小時,腌制24小時左右后翻缸一次。
將腌制好的肉用干凈的溫水清洗2遍。
清洗完后將肉用麻繩穿好,穿繩的時候應注意盡量在肉的末端打孔穿繩,避免在肉的中間穿繩,以使肉充分展開,有利于曬制均勻。穿好繩子后依次掛于架子上,兩塊肉之間保持5厘米以上距離,放置太陽下暴曬,等曬至滴油時,即可進行熏制。
采用封閉式熏烤,即在可封閉式空間內(nèi)搭好架子,搭架子的材料可采用鍍鋅管等防火材料,架子上鋪上不銹鋼絲網(wǎng),將干制后的豬肉平鋪于不銹鋼絲網(wǎng)上,熏料使用當年曬干的茶籽殼,熏制溫度控制在60攝氏度左右。如果肉的厚度在5厘米以下,則一般熏制4天即可,按每日熏烤8小時計,如果肥肉偏多,或則肉偏厚(5厘米以上),則可適當延長熏烤時間。熏烤時應注意熏烤一段時間后,將肉進行上下內(nèi)外調(diào)換位置,使同一批肉熏制均勻。待熏至肥肉油黃,瘦肉及豬皮顏色暗紅,則熏肉即成。
為了便于儲藏及運輸,可采用真空包裝對成品熏肉進行包裝,將包裝好的熏肉于4攝氏度下冷藏,即可長時間儲藏。真空包裝及冷藏有利于熏肉的商品化銷售,從而可實現(xiàn)創(chuàng)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