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槐
林風眠妙答“得道之人”
□文槐
日軍侵華時,不愿與汪偽政府同流合污的著名畫家林風眠隱居到重慶鄉(xiāng)下,當時國民黨官員劉建群久慕林風眠大名,專程趕去拜訪。當他看到林風眠竟然居住在一個簡陋的倉庫中時,不禁感慨道:“住在這種地方的人,不是白癡,就是得道之人了!”
林風眠事后對人講:“我既不是白癡,也不是得道之人。我只是一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正是那間陋室,那張白木桌子,那些廚刀、枯枝、油瓶、洗衣板,讓我真正變成人的。在北京和杭州當了幾十年校長,住洋房,乘私人轎車,身上的一點人氣幾乎耗光了。你必須真正生活著,體驗著今天中國幾萬萬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的人味。首先是‘人’,徹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有些人出名了會脫離本真的自我,變得高高在上,有些人則會慢慢找回自己,林風眠顯然屬于第二種。他的話中包含哲理:只有過著大多數(shù)人過的生活,做著有“人氣”的人,才能獲得大多數(shù)人的支持和尊敬,而林風眠也才能在這陋室里創(chuàng)造出融合中西的“風眠體",影響后世人。
(摘自《演講與口才》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