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云 余 偉 李樹敏 張燕鋒廣東省羅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科,廣東羅定 527200
家庭支持對強迫癥的療效分析
黎海云 余 偉 李樹敏 張燕鋒
廣東省羅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科,廣東羅定 527200
[摘要]目的 探討家庭支持對強迫癥的療效。 方法 將70例強迫癥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兩組均給予帕羅西汀治療,研究組同時接受1年的家庭支持,比較兩組的SAS、Y-BOCS評分。 結(jié)果 家庭支持1年后,研究組的SAS評分(33.7±9.26)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4.6±9.9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Y-BOCS評分(8.97±3.06)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94±4.0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家庭支持能明顯改善強迫癥患者的強迫、焦慮癥狀,達到治療的目標。
[關(guān)健詞] 家庭支持;強迫癥;帕羅西汀
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難治性神經(jīng)癥性障礙,病程遷延,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給患者及社會造成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1-2]。其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反強迫并存,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沖動是來源于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沖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強迫癥藥物治療對全面改善強迫癥患者的癥狀是有限的[3],療效僅為30%~60% 且復發(fā)率較高[4-5]。根據(jù)羅定的生活習慣,患者都是同家人同住,由家人照顧的。本研究嘗試從家庭支持角度來探討強迫癥的療效,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明確診斷為強迫癥的患者共70例。所有病例均來自羅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14年3月~2015 年3月的門診和住院出院后的強迫癥患者。入選標準:(1)均符合ICD-10對強迫癥的診斷標準;(2)小學以上文化、年齡在16~45歲,有接受知識的能力。(3)家庭中至少有1名身心都健康的家屬(指父母或子女)。(4)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有嚴重的軀體及腦器質(zhì)性疾病、酒精或藥物濫用、藥物過敏者。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研究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45歲,平均(32.0±9.5)歲,均受教育年限為(9.7±2.7)年,來自羅定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對照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45歲,平均(33.0±9.9)歲,受教育年限為(9.3±2.6)年,來自羅定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Y-BOCS 強迫量表。(2)焦慮自評量表(SAS)[6]。(3)自制量表。
1.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患者的藥物治療均服用帕羅西汀(浙江尖峰藥業(yè)有限公司,H20040533),治療劑量為(45.0±7.3)mg/d。研究組在此基礎(chǔ)上聯(lián)合家庭支持治療。觀察1年。研究組家屬不定期得到醫(yī)務(wù)人員對家庭支持治療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指導與學習,對照組家庭醫(yī)務(wù)人員完全沒有對其作任何的家庭支持治療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指導和學習。家庭支持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1)家庭成員及時督促患者按時服藥,讓服藥治療能得到有效保證;(2)當患者出現(xiàn)強迫癥癥狀時,家庭成員及時與患者談話或叫其做家務(wù)或其他活動來轉(zhuǎn)移患者注意力,從而減少患者強迫癥癥狀的發(fā)生;(3)當患者出現(xiàn)強迫癥或焦慮情緒時,家屬給予患者信心和支持,用他人成功病例給患者講解,讓患者刻服困難,提高抗病信心,從而消除或緩解強迫癥狀和焦慮情緒;(4)家屬時刻多與患者溝通,發(fā)生強迫癥癥狀時不要過多責怪患者,甚至學會對患者不良行為表示理解;(5)當患者受到外界各種影響而影響到治療信心時,家屬站在患者一邊,共同學習承受壓力和探討解決應(yīng)對問題的方法。
1.3 觀察指標
于入組時、6個月、一年后對兩組進行Y-BOCS強迫量表、焦慮自評量表(SAS)等相關(guān)臨床資料調(diào)查及評定:Y-BOCS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進,≥25%為進步,<25%為無效。SAS評分≥53分表明存在焦慮,得分越低說明心理狀態(tài)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應(yīng)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2.2 患者家屬與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分析比較
治療前患者家屬和患者兩組評分大體一致,家庭支持后其評分均顯著改善,且研究組患者家屬和患者SAS評分均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家屬與患者的SAS分析比較(±s)
表2 患者家屬與患者的SAS分析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n 患者家屬患者治療前 6個月 1年后 治療前 6個月 1年后研究組 35 62.56±7.89 41.20±5.61 31.20±6.72* 63.79±9.12 49.28±6.54 33.70±9.26*對照組 35 63.79±8.79 56.60±3.65 53.20±7.61* 64.15±8.78 56.39±9.37 54.60±9.91*tP 13.892 <0.05 0.847 >0.05 9.216 <0.05 14.326 <0.05 0.951 >0.05 8.725 <0.05
2.3 患者家屬與患者的強迫量表(Y-BOCS)分析比較
治療前兩組Y-BO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家庭支持6個月后Y-BOCS評分顯著降低(P<0.05),同期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1年后,研究組治愈9例,顯著進步15例,進步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8.6%;對照組治愈3例,顯著進步9例,進步11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65.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治療前后兩組Y-BOCS評分比較(±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Y-BOCS評分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n 患者家屬患者治療前 6個月 1年后 治療前 6個月 1年后研究組 35 5.56±1.39 4.30±0.91 3.82±1.05 22.79±4.49 14.30±4.19* 8.97±3.06*對照組 35 5.01±1.02 4.50±0.95 4.59±0.98 22.35±5.23 17.10±4.32* 12.90±4.02*tP 4.71 <0.05 0.81 >0.05 0.76 >0.05 0.61 >0.05 0.71 >0.05 3.09 <0.05
強迫癥在精神科門診是一種常見的神經(jīng)癥,但強迫癥的治療相比抑郁癥、焦慮癥都要困難,在臨床工作中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7]。患者的強迫癥狀在生活中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不安和痛苦,患者心存強烈的求治愿望,但無法擺脫強迫的不良行為,經(jīng)常焦慮和難受,甚至產(chǎn)生生不如死的感覺。目前治療強迫癥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包括心理治療。其中心理治療又包括認知行為療法、認知領(lǐng)悟療法、森田療法、厭惡療法等。因患者的經(jīng)濟有限,很多患者都是在家康復治療。目前,為找到更有效治療強迫癥的方法,國內(nèi)外各種治療方法不斷嘗試,李淑云等[8]發(fā)現(xiàn)家庭治療對強迫癥患者的支持對強迫癥癥狀緩解起到一定作用。因患者都是同家屬同住,由家屬照顧的,根據(jù)這一特點,除了要重視藥物治療外,還應(yīng)發(fā)揮家庭支持在強迫癥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選用帕羅西汀治療,因帕羅西汀治療強迫癥有一定的療效[9],不良反應(yīng)較少,患者易于接受,服藥依從性好,安全性高[10-12]。表2~3結(jié)果顯示,家庭成員學習強迫癥的癥狀和治療方法,善于運用知識同患者溝通,用理解的心情對待患者,患者的癥狀就有所減輕;如家屬不理解患者,整天帶責備的態(tài)度同患者相處,患者的情緒得不到釋放,導致強迫癥狀加重;這與國內(nèi)高麗娟等[13-15]的研究相吻合?;颊呓箲]癥狀明顯,家屬同樣也會變得焦慮,這又會加重患者強迫癥的癥狀;反過來,如果家屬能控制自己,減少焦慮,患者焦慮癥狀同樣也會減輕,對減輕患者強迫癥狀有所幫助。這說明患者和家屬存在的焦慮癥狀是相輔相成的,家屬應(yīng)學會強迫癥的相關(guān)知識,然后運用相關(guān)知識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并為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患者用理性思想控制強迫癥。這樣家屬與患者雙方都形成一種平衡、自信的健康心態(tài),久而久之,病情慢慢改善,形成良性循環(huán)。治療前兩組Y-BOCS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家庭干預6個月后Y-BOCS評分顯著降低(P<0.05),治療1年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88.6%,對照組為65.7%,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家庭支持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強迫癥療效優(yōu)于單用帕羅西汀治療。這說明家庭支持治療對帕羅西汀治療強迫癥起到強化作用,家庭的支持對患者增強治愈的信心起到促進作用,患者信心更強,對治療配合更好,自然病情更易緩解[16-17]。
綜上所述,在家屬的支持配合下,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更高,病情改善的機會就越大,同時家屬能做到心理咨詢師、護理人員、角色患者合為一體,能夠時刻為患者在治療中發(fā)生問題提供及時幫助,能更好的溝通,相互之間可及時討論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及時干預,減少了強迫癥的發(fā)作和加重因素。而如何提高家庭功能促進患者盡快康復,保證長期療效應(yīng)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王超明.氯米帕明聯(lián)合認知領(lǐng)悟療法治療強迫癥對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3,19(2):142.
[2] 姜靜,李林.舍曲林聯(lián)合喹硫平治療強迫癥對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1,17(6):508.
[3] Kaplan A,Hollander E.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 treatments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Psychiatr Serv,2003,54(8):1111-1118.
[4] Denys D,van der Wee N,van Megen HJ,et al.A double blind comparisonof venlafaxine and paroxetine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J].J Clin Psychopharmacol,2003,23(6):568-575.
[5] Otto SJ,F(xiàn)racheboud J,Looman CW,et al.Initiation of populationbased mammography screening in Dutch municipalities and effect onbreast-cancer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J].Lancet,2003,361(9367):1411-1417.
[6] 張明園.精神科量表評定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3:34-41.
[7] 王雪梅,肖澤萍.強迫癥治療方法及進展[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09,18(11):1054.
[8] 李淑云,劉思凡,蔣冬華.系統(tǒng)家庭治療合并帕羅西汀治療強迫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 (2):27-28.
[9] 陳莉,石永存.帕羅西汀與氯丙咪嗪治療強迫癥對照研究[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6,19(1):53-54.
[10] 呂路線,陳佐明,張迎黎,等.帕羅西汀與氯丙咪嗪治療強迫癥近期和遠期療效的開放性研究[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2,6(28):465-466.
[11] 范毅,安震.帕羅西汀與氯丙咪嗪治療強迫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 (11):1021-1022.
[12] 姚琳,邢曉萍.鹽酸帕羅西汀與氯米帕明治療強迫癥的對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1,33(6):894-895.
[13] 高麗娟,祁富生,鐘麗卿.青少年強迫癥患者父母人格及家庭功能研究[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2,12 (4):409-411.
[14] 張勇,李恒芬,楊世昌.中學生強迫癥的認知傾向、D型人格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24):1713-1729.
[15] 劉英,劉蔚,楊世昌.強迫癥患者疾病嚴重程度與家庭功能的相關(guān)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27(5):356-358.
[16] 杜曉紅,郭曉玉,鄒豐彥.增加正性思維在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中的干預作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 (28):139-141.
[17] 周彬,黃紅星,匡衛(wèi)平,等.立體定向手術(shù)聯(lián)合認知療法對強迫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 (20):8-10.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family support 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LI Haiyun YU Wei LI Shumin ZHANG Yanfeng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uod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Luoding 527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amily support 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were allocated 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35 in each.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all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while the research was also received one-year family support SAS score and Y-BOCS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one-year family support,SAS scor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33.7±9.26),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54.6±9.91)( P<0.05).Y-BOCS scor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8.97±3.06),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2.94±4.02) (P<0.05). Conclusion Family suppor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obs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eatment.
[Key words]Family support;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Paroxetine
收稿日期:(2015-07-24)
[中圖分類號]R74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