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武
(廈門紫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排土場堆排工藝及穩(wěn)定性措施
李安武
(廈門紫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排土場的穩(wěn)定性關系到了礦山的安全生產(chǎn),以東北某露天礦山排土場為例,闡述了廢石堆排方式及采取的穩(wěn)定性強化措施,保證了排土場安全運行的要求。
排土場 堆排方式 穩(wěn)定性
露天礦排土場作為礦山剝離巖土物料堆積場,多由土夾礫石、塊石、水、孔隙介質等組成[1]。排土場的穩(wěn)定性是礦山的安全與正常生產(chǎn)的關鍵。本文以某露天礦排土場為例,闡述了廢石堆排方式及確保排土場的安全運行采取的措施。
該露天礦排土場選擇在一溝谷,東西走向,西高東低,溝底較平緩。根據(jù)工勘報告,土層分別為耕土,在場地內廣泛分布,層厚0.50~1.80 m,雜色,成份主要為黏性土夾塊石,富含植物根系及碎屑,松散堆積;碎石充填黏性土(角礫充填黏性土、粉土含碎石),容重20.4 kN/m3,Ck=9.0 kPa,φk=29.0°;碎石充填黏性土,容重20.4 kN/m3,Ck=8.0 kPa,φk=31.0°;角巖(強風化),容重28.0 kN/m3,Ck=14.1 kPa,φk=23.4°;角巖(中風化),容重28.3 kN/m3,Ck=17.9 kPa,φk=24.7°;廢石,容重9.8 kN/m3,Ck=0 kPa,φk=35.0°。
采用混合排土方式,先采用順排方式堆排655 m 平臺,推土機配合推平壓實。排土線整體均衡推進,坡頂線呈直線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頂線方向有 2%的反坡。當?shù)竭_655 m平臺設計界線或以下,出現(xiàn)滾石滾落到達565 m平臺時,停止在655 m平臺排土,將廢石運輸至565 m平臺開始順排;當?shù)竭_565 m平臺設計界線或以下,出現(xiàn)滾石滾落到達坡底時,通過從上往下堆置臨時道路將廢石運輸至坡底開始進行逆排。推土機配合推平壓實,根據(jù)1∶1.5 比例形成臺階邊坡,直到415 m平臺。采用相同的分臺階逆排方式向上作業(yè),直至到達655 m平臺。
排土場最終堆置標高655 m,堆置總高度255 m,基底第一臺階高15 m,最后一個臺階高40 m,其余臺階高50 m,臺階邊坡1∶1.5,相鄰臺階之間至少留40 m寬的最終平臺。單臺階邊坡角為33.7°,總邊坡角為18.7°,單臺階邊坡角和總邊坡角均小于排放廢石的自然安息角為35°~38°。安全平臺采用反坡,內設排水溝,防止水流沖刷坡面,排土場容積為1 902.6萬m3。排土場縱剖面圖見圖1。各臺階容積見表1。
圖1 排土場縱剖面示意
(1)在植被覆蓋差、土質松軟的基底上排棄物堆置較高時,會產(chǎn)生巨大的荷載,再加上水的滲透作用,極易沿地基軟弱層滑坡[2]。為此,在堆放廢石前,將排土場內植被和第四系軟弱層全部清除,在排土過程中,將大塊廢石堆填到底部,以形成滲流通道,及時將滲水排走,防止形成軟弱層。
表1 排土場容積
(2)排土場周邊1 m為危險范圍,并設立警戒標志,嚴禁人員入內。
(3)對地基較差地段,控制排土場的堆存速度。當排土場堆高超過一定高度時,在坡腳部位砌筑護堤,以提高排土場的穩(wěn)定性。
(4)對風化巖石、表土應分散排棄,防止形成軟弱層。
(5)排土場越來越高,深部廢石破碎,粒級分級和空間分層將更加明顯,這種結構特征上的空間分層性,使其水文地質結構具非均質垂向滲透性:外部匯流和平臺地表徑流作用,使表層排土料吸水自重增加;中部具飽和-非飽和特征(多層暫時飽和帶及相對隔、滯水層);下部受高應力影響,孔隙率和滲透性降低,增加了暫時飽和帶厚度,誘發(fā)弱層形成[3]。因此,應健全排土場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加強雨季觀察和對病害的及時處理。
排土場穩(wěn)定性研究是隨著露天排土工程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起來的[4]。根據(jù)工勘條件,在清除地表耕土后,利用有效應力-瑞典法計算安全系數(shù):
(1)
式中,ρi為土密度;ci、φi分別土條滑動面上土的黏聚力和內摩擦角;bi、hi、li、αi分別為土條寬度、中線高度、滑面長度和傾角,且有l(wèi)icosαi=bi。
根據(jù)式(1)計算出該礦排土場的穩(wěn)定系數(shù)Fs=1.35, 大于規(guī)范要求的1.15~1.30,該排土場是安全的。
排土場的穩(wěn)定與安全是露天礦實施采掘進度計劃和排棄計劃的重要保證,礦山企業(yè)應根據(jù)排土場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并對排土場的穩(wěn)定性進行計算復核,以保證排土場的安全穩(wěn)定。
該排土場采用混合排土方式,通過采取相關的安全措施,排土場的堆排是安全穩(wěn)定的。
[1] 甘海闊,周漢民,崔 旋,等.長歷時降雨入滲對多臺階排土場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研究[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4,66(5):79-84.
[2] 楊勝利,王云鵬.排土場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分析[J].露天采礦技術,2009(3):4-7.
[3] 王海濱,李小春,米子軍,等.排土場空間效應及其穩(wěn)定性評價方法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30(10):2103-2111.
[4] 汪 勇.露天礦排土場合理臺階高度的確定[J].金屬礦山,2004(2):24-26.
2014-12-01)
李安武(1987—),男,助理工程師,361006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翔云三路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