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黃海峰
解讀全球交換機芯片市場格局國內廠商或將打破寡頭壟斷
本刊記者 | 黃海峰
中國芯片廠商只要抓住“安全可靠”及“SDN”兩大市場機會,就有很大機會實現市場“彎道超車”,達到跨越式發(fā)展的目標。
孫劍勇
交換機市場是網絡產業(yè)必爭之地,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交換機市場規(guī)模達到220億美元。其中,芯片是交換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全球市場正呈現快速增長態(tài)勢,但卻依舊被思科、博通兩大寡頭壟斷。
如今,破局時機顯現。近幾年,大數據、云計算、SDN(軟件定義網絡)的發(fā)展大大促進信息產業(yè)轉型,也帶給交換芯片領域其他玩家挑戰(zhàn)“巨頭”的機遇。在中國,國家對網絡信息安全的要求也對核心交換芯片的國產化提出了新需求。
產業(yè)發(fā)展的這些變化,給包括盛科網絡在內的立足于芯片產品研發(fā)的諸多企業(y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中國芯片產業(yè)在發(fā)生變革的同時,也正迎來新的春天。
在分析國產力量如何突破之前,需先了解交換機市場及其對應芯片市場的具體格局。2014年統(tǒng)計數據顯示,思科占據全球交換機市場62%份額,約135億美元,該金額占思科總銷售額的29%(2014年思科全球收入460億美元)。
思科交換機的芯片基本上都采用自研芯片,據悉,思科自研芯片達到13.6億美元規(guī)模。除思科外的其他廠商占交換機市場38%,即約84億美元規(guī)模。這84億美元交換機市場帶來約15.48億美元芯片市場,其中博通占據該芯片市場約75%(11.6億美元左右)。
從數據分析可明顯看出,交換芯片正處于思科、博通寡頭壟斷的格局,市場競爭主要在這兩家廠商之間。而對其他交換芯片廠商而言,市場機遇就在“除思科外”的惠普、戴爾等網絡廠商的芯片需求上,因為這些網絡廠商的設備主要依托博通芯片,可替換性相比更高。
但是,博通在技術、市場方面擁有多年積累,其他芯片廠商挑戰(zhàn)博通市場地位,需要跨越巨大“鴻溝”;同時,芯片行業(yè)本身具有高投入、長期發(fā)展的特征,許多芯片項目由于資金鏈斷裂而夭折于研發(fā)過程中。
因此,芯片行業(yè)的“趕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上驳氖牵缃裥畔⑿袠I(yè)技術轉型和市場環(huán)境變化,給“挑戰(zhàn)者”搭建了兩座實現目標的“橋梁”。
當前,大數據、云計算和網絡功能虛擬化需求催生了SDN的實踐與成熟。眾所周知,SDN以集中控制、動態(tài)優(yōu)化、業(yè)務融合的技術趨勢支撐應用需求,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和商業(yè)變革。
產業(yè)的變革引發(fā)了網絡應用、網絡操作系統(tǒng)、網絡硬件及芯片領域新一輪投資熱潮,特別是網絡芯片領域多年來第一次涌現大量新興廠商。原因在于,在新時期熱門的SDN芯片領域,各芯片廠商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而目前博通商業(yè)重心正從“支持思科競爭者”轉向“支持思科”。也就是說,由于某些原因,博通將優(yōu)先、大量為思科供貨,因此可能會降低給其他網絡企業(yè)供貨速度和服務質量,這就給其他芯片廠商留下市場空檔。
另一方面,中國網絡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網絡芯片的國產化是產業(yè)鏈向亞洲轉移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國家安全的必要要求。
中國電子(CEC)總經理劉烈宏表示,只有大力發(fā)展核心芯片,從“受制于人”到“先發(fā)制人”,我國的通信產業(yè)才能掌握主動權,我國的網絡信息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數據顯示,國家主導行業(yè)的交換機市場已達110億元人民幣,對應的芯片市場達11億元。因此,中國芯片廠商只要抓住“安全可靠”及“SDN”兩大市場機會,就有很大機會實現市場“彎道超車”,達到跨越式發(fā)展的目標。
眾多國內芯片廠商希望抓住這個機遇,如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注資的盛科網絡(是盛科大股東),其最新的戰(zhàn)略目標十分宏偉:立足中國,以國產核心的以太網交換芯片及方案,在高度壟斷的產業(yè)格局中,為用戶提供一個新的選擇。
“打破壟斷,改變全球格局”這個目標不可謂不大,實現難度高且極具挑戰(zhàn)性。盡管存在上述兩大機會,盛科又計劃如何布局?憑什么“打破壟斷”?
首先我們需知道,在諸多類別的交換芯片中,萬兆芯片正成為發(fā)展趨勢。盛科總經理、“千人計劃”專家孫劍勇告訴《通信世界》,目前在除思科外的全球交換芯片市場中,百兆芯片、千兆芯片、萬兆芯片分別是1.65億美元、10.15億美元、3.68億美元。
“盡管千兆芯片占據主流,但是增長最快的是萬兆芯片?!睂O劍勇介紹。據悉,萬兆芯片蘊含巨大機遇,但是該市場95%以上被博通占據。
順應云計算、大數據、網絡功能虛擬化的趨勢,盛科設計了新一代芯片,也是盛科成立10年來的第四代網絡交換芯片——3月26日,盛科正式發(fā)布新品“智橋”系列SDN智能高密度萬兆交換芯片CTC8096。該產品定位于未來10GE智能網絡,以“智能”、“強壯”和“高價值”為核心特點。
如果把網絡當作城市的交通道路,“智能”就是能夠自動地提供工具以解決交通擁堵。在智能特點方面,CTC8096集成了創(chuàng)新性的智慧識別和流管控功能,是為云計算3.0時代精細化管理需求打造的交換芯片。
在“強壯”方面,CTC8096具有1.2T的交換容量,相當于每秒鐘傳輸50部高清電影或15萬首MP3歌曲;由176萬行代碼生成,共9.4億個晶體管,35%可配置決定轉發(fā)/編輯行為,其15%是后門調試邏輯;SDK驅動軟件(95萬行代碼,約全部系統(tǒng)代碼的20%)。
在高價值方面,CTC8096擁有更低的成本和功耗,整體解決方案擁抱開放標準,屬于線性軟件設計架構,可實現多平臺可移植、保護企業(yè)投資。
孫劍勇介紹,CTC8096芯片并非“空降兵”,有著堅實的基礎,經過近10年的長期技術和產品積累,前期三代產品已在市場上實現規(guī)模應用,產品的穩(wěn)定、可靠、高性能已得到了市場的檢驗。
因為在SDN領域的創(chuàng)新突破,盛科獲得多個國際組織認可,如已榮獲Gartner“2014 Gartner Cool Vendors in China(中國最酷供應商)”稱號。
萬兆芯片的面世為盛科奠定“打破壟斷”基礎。據悉,盛科也即將推出“睿云”系列萬兆白牌交換機(千兆交換機早已經在市場上批量銷售,如UCloud等互聯網公司就大量部署了盛科交換機),其不但證明盛科交換芯片的能力,也將是盛科打造SDN生態(tài)圈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