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出走無量山簡直是一種必須。幾場雨后,山間樹木愈加蔥翠繁茂,像是蓄謀已久,層層綠意噴薄而出。你無法忽略無量山給你的美,山花在這里怒放,草木在這里蔥蘢,江河在這里濫觴,就連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西黑冠長臂猿,都在這里成群結(jié)隊生活。
中國最大的長臂猿種群
我們此行目的地是大寨子。大寨子長臂猿監(jiān)測站位于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西坡,距景東縣城90公里。監(jiān)測站籌建于2002年,所在地海拔2000米,主要為研究西黑冠長臂猿種群數(shù)量與分布而建設(shè)。西黑冠長臂猿(Nomascus concolor)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hù)和全球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全球僅存約1000—1300只,整個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內(nèi)約有89群500只,是全球數(shù)量相對集中的地區(qū)之一。監(jiān)測站附近森林面積為900公頃,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生活著的4群長臂猿中已有3群被習(xí)慣化。
如果說群峰奔涌的無量山是景東這片土地的靈魂,那么機敏靈動的西黑冠長臂猿無疑是無量山上牽動人類情感的神經(jīng)。
監(jiān)測站的觀察員劉業(yè)勇已等候多時。像其他人那樣,劉業(yè)勇已經(jīng)在大寨子守候了十年。十年追猿路,他守護(hù)著這群山之精靈,守護(hù)著景東“中國黑冠長臂猿之鄉(xiāng)”的稱號,似乎從未想過要離開這座山。也許他的一生就只做一件事,進(jìn)了無量山,見了長臂猿,就是一輩子。
第一次在大寨子過夜,心中空曠寂靜。身后是莽莽無量諸峰,隱約耳聞或低淺或厚重的神秘聲響,惶恐又充滿期待。抬頭便見疏朗星空,月色清明,星漢燦爛。躺在這樣的夜空下,自己也變成了眾生;躺在這樣的夜空下,眾生也變成了自己。
踏上尋猿之路
一早醒來,眾人出發(fā)去尋長臂猿。
山嵐游走耳畔。清晨霧氣與露水打濕鞋襪。天并不高,高的是樹,行走在無量山間,枝葉遮天蔽日,落木潮濕腐敗,就連腳下的路,也需要找尋。
一路上,蔣學(xué)龍、范朋飛、黃蓓……許多名字被頻頻提起。他們與長臂猿家族之間的故事說不完,像一個個傳奇,卻又真實存在。給每一只長臂猿起名字,知道每一個成員的年齡;走過它們領(lǐng)域里每一處坡坡坎坎,知道它們曾在哪里跌倒,又怎樣堅強地站了起來;知道它們的食物——從海拔1900米直至海拔2700米;知道森林中每一種喬木什么時候發(fā)芽,每一種藤蔓什么時候開花,每一種果實什么時候成熟。所有這些,他們了如指掌。
走著走著,忽聽見一連串陌生而神秘的鳴唱響徹山谷,“呼-呼-呼,呼,呼”,聲音清澈嘹亮,此起彼落;接著混和著“嗚-嗚” 的低沉回應(yīng),交錯起伏。猿聲在古代詩歌意象中時常表現(xiàn)悲愁心境或凄清環(huán)境,在這清晨的無量山間聽來,卻是天籟。長臂猿喉部有特殊的音囊,聲音可以傳到兩公里以外,清晨鳴唱是它們一個突出特點。它們每次鳴唱十來分鐘,時間通常在日出前的半小時和日出后的三小時之間。大寨子的科考人員對長臂猿的研究最初就是從聽開始的。十來年這樣聽著,這里的人們已經(jīng)能夠分辨出每一群雄猿的叫聲,甚至每一個個體的叫聲。
空氣清新潔凈,拍打在臉上,按捺心中亢奮。
順著猿聲一路疾走,我們來到山谷中的一座觀察棚?!霸S多長臂猿的精彩照片都是在這里拍攝的。在這死守,應(yīng)該會有收獲?!蓖兄杏薪?jīng)驗者說。
站在棚外,看山間霧退云起。層層綿密陽光悄然灑落,墜入蒼茫無量山中,配合著鳥鳴清澗,擲地有聲。
長臂猿對生態(tài)要求極高,所有活動均在樹上,終年不下地飲水,僅靠雨露補給。它們有固定的活動范圍和路線,喜歡在景東石櫟、樟樹和栲樹上過夜。這些樹木高大茂盛,樹冠連接成片,既是它們的活動通道,又可以提供庇護(hù)。因其生性機警,要見上一面實屬不易。
大老黑一家的生活
我們好運氣,真守來了長臂猿——大老黑一家。
在高倍雙筒望眼鏡里,大老黑一家近在咫尺。高大粗壯的旱冬瓜樹上,它們各自占據(jù)一枝,悠閑從容地摘食崖爬藤的果子。它們用腳摘下食物,并不直接喂進(jìn)嘴里,而是遞到手中,再細(xì)細(xì)品嘗。那優(yōu)雅范兒,真真讓人驚嘆。大老黑毛色烏黑,黑色冠毛直立,身形矯健,長臂輕舒就能摘下一片云來,舉手投足間頗具王者風(fēng)范,據(jù)說是觀測到的所有雄性長臂猿中最英俊的。群中一只母猿也毫不遜色,它年青漂亮,通身毛發(fā)金黃鮮亮,頭部冠斑黑褐色,像是后冠。聽說前年剛生了一個嬰猿,懷中玩耍的黃色幼猿定是它的孩子無疑。
今年雨順風(fēng)調(diào),植物肆意生長,對長臂猿來說,又是個食物充足不愁吃喝的年月。放眼望去,毛楊梅果實累累,青紅參半,不出一個月便會達(dá)到鼎盛。漿果是長臂猿的最愛,范鵬飛博士曾記錄,長臂猿四季取食三十多種果子,其中大果榕、森林榕、匍莖榕和無花果是它們的主食。它們偶爾吃植物花葉,西南樺的新芽,銹葉杜鵑的花瓣,米團(tuán)花也是它們的心頭寶。
吃飽喝足,大老黑攜家?guī)Э冢樦泵瘶涔诔C捷地往更高海拔的領(lǐng)地而去。
我們滿懷激動回到觀測站。在觀測站周圍,已經(jīng)栽種大批長臂猿喜歡吃的食物,森林榕、無花果、崖爬藤、泡梅果、杜英、西南樺……有的有一人高,有的剛冒出新芽。我深知萬物生長自有其規(guī)律,自然的循序漸進(jìn),人類很難逾越。不知道要等多少年,眼前樹苗才能成長為高大喬木,一株株高大喬木的茂密樹冠才能為長臂猿提供躲避天敵的棲息之所。想到這些,不禁唏噓。我慶幸,這一次出行,能夠讓我親身經(jīng)歷、親耳聽見、親眼看見?;蛟S這次與長臂猿的相遇,對于我來說,是錯過不再來的唯一。
清猿啼在最高枝。那些隱藏在無量山間的黑色精靈,讓人無從攀附,像是隱居山中鮮少與人來往的幾戶人家,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但我知道,它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生生相惜,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