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產經新聞網站2014年12月4日報道,為應對全球化發(fā)展,英語教育改革成為日本當前的重大課題。日本文部科學省在新一期的學習指導要領修訂中,提出讓小學高年級英語成為一門獨立的教學科目;同時,也要保留現(xiàn)行小學英語教育的成果。據日本英語檢定協(xié)會(Eiken Foundation of Japan)調查,小學英語教育中最令人堪憂的問題是教師的指導力和教學技術不佳。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教育指導,是令小學教師頭疼的問題。
在日本小學五六年級實施的英語教育被稱作“外國語活動”。該活動既沒有英語教科書為標準,也沒有英語考試測評。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13年12月進行的一項有關小學英語能力的調查以全日本5216所小學為調查對象,目前已得到1412所學校的調查數(shù)據。調查顯示,“外國語活動”的年授課時間為23~35小時,其中小學五年級占80.1%,小學六年級占79.9%。約80%的小學均以學習指導要領規(guī)定的年授課時數(shù)35小時為標準進行授課。小學一二年級未進行英語教育的占30.1%,小學三四年級未進行英語教育的占23.1%。70%~80%的小學低年級沒有做到利用綜合學習時間進行英語教育。
在與“外國語活動”相關的課題中,最受關注的是“教師指導能力與教學技術”,占55.5%;其次是“指導內容與方法”,占49.2%。雖然文部科學省組織小學教師進行英語研修,但是如何教英語這一問題,依舊是一項艱巨的課題。反過來說,即使有了能夠進行有效指導英語的教師,如何確保師資,如何讓他們得到進一步提高也是一個問題,這些都關系著英語教育的成功。另外,在英語教育方面,如何利用好外教也很重要。同時兼任兩所或兩所以上學校英語外教的情況非常多,因此外教與英語教師間碰頭討論的時間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證。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徐涵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