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多年前,聯(lián)合國已經(jīng)設定了國際老人節(jié)。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人口老齡化成為全世界的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聯(lián)合國和許多國家,如中國、法國、日本、瑞典等都組建了關于老齡問題的科研組織或機構(gòu),加強了對老齡問題的綜合研究。
1990年,第45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1年起,每年10月1日為“國際老年人日”,并且每年的國際老年人日都設定一個主題,如2012年的主題是“長壽:塑造未來”。
許多國家還有本國的老人節(jié)。2013年7月1日,我國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施行。該法規(guī)定: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jié)。有意思的是,每個月都會有某個國家的老人節(jié),如伊朗在1月7日,新加坡在2月2日,英國在3月5日。
許多國家都在被世人稱為“國家名片”的郵票上發(fā)行過老人節(jié)敬老題材的郵票。郵票的圖案有的用老花鏡表示老人視力變差,有的用持拐杖的手表示老人行動不便,有的用夸大的手掌托起老人表示將老人視為“掌上之寶”(如圖四)。2003年10月4日,我國郵政特別發(fā)行了一套“重陽節(jié)”特種郵票,以登高、賞菊和飲酒對弈等重陽節(jié)習俗為圖,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美德(如圖一、圖二、圖三)。
盡管形式、名稱各異,各國的老人節(jié)共同之處在于喚起人們從心底里去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意識。
文/慰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