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蘭蘭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元末明初著名文史學家陶宗儀(字九成,號南村)博學洽聞,雅好著述,是浙江臺州籍作家入《四庫全書總目》最多者,被后世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端膸烊珪偰俊饭仓浱兆趦x文史著述8種(含“存目”3種),另有諸多文獻著錄和征引了署名為陶宗儀的其他著述。總的說來,《四庫全書總目》未著錄而見于明清其他文獻記載的署名為陶宗儀的著述,涉及經(jīng)、史、子、集四部,共有20余種。這些著述,有些確為陶宗儀所撰所編,有的系他人所撰所編而陶宗儀做了轉錄,后被明清書目和方志誤著錄為陶宗儀著述,還有的因已失傳而無法詳考?!端膸烊珪偰俊肥凡抗仓浱兆趦x著述兩種,其中目錄類著錄《古刻叢鈔》一卷,傳記類存目著錄《草莽私乘》一卷。筆者《〈四庫全書〉史部未著錄之陶宗儀著述考辨》一文,已對《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未著錄而見于明清其他文獻記載的署名為陶宗儀的五種史類著述——《元氏掖庭記》、《游志續(xù)編》、《史記注語》、《紹陶錄》、《勝國紀異錄》進行了考辨。本文再對另兩種署名為陶宗儀的史類著述——《名姬傳》、《唐義士傳》進行考辨。
《補元史藝文志》、《千頃堂書目》、《光緒黃巖縣志》、《民國續(xù)修臺州府志》等古代書目和方志著錄了《四庫全書總目》未著錄的署名為陶宗儀的《名姬傳》。
吳志達主編的《中華大典·文學典·明清文學分典》(鳳凰出版社2005年版)、鄧紹基與楊鐮主編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遼金元卷》(中華書局2006年版)之“陶宗儀”條,在述及陶宗儀著述時,都沒有提到《名姬傳》。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齊魯書社1994年版)、蕭相愷《宋元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苗壯《筆記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fā)展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等中國古代小說史類著作,在述及陶宗儀著述時,也沒有提到《名姬傳》。
劉蔭柏《元代雜劇史》第四章《元代戲曲理論及論著》雖然提到了陶宗儀著有《名姬傳》,但未予詳述,只是說:“陶宗儀字九成,號南村,浙江省黃巖縣人,……他除了用十年時間撰寫《輟耕錄》外,還仿宋人曾慥《類說》而編《說郛》一百二十卷,保存了許多宋元小說資料,并著《南村詩集》四卷、《金丹密語》一卷、《名姬傳》小說?!盵1]219
現(xiàn)代出版的幾種代表性中國古代文言小說書目,雖然著錄了陶宗儀《名姬傳》,但都認為此書已佚。例如,《中國文言小說書目》著錄《名姬傳》,曰:“佚。(明)陶宗儀撰。見(清)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盵2]210《中國古典小說大辭典》之“文言小說編”著錄《名姬傳》,曰:“傳奇小說集。陶宗儀撰。書已佚,卷帙篇數(shù)不詳。清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著錄于小說家類,未詳所據(jù)。據(jù)其書名,當為歷代著名女姬故事合集。(寧稼雨)”[3]356《中國古代小說總目》之“文言卷”著錄《名姬傳》,題“(元)陶宗儀撰”,曰:“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小說家類著錄,無卷數(shù)。未詳所據(jù)。原書已佚。未見引文。據(jù)其書名當為歷代著名女姬故事合集?!▽幖谟辏盵4]299《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上編“文言部分”著錄《名姬傳》,曰:“傳奇小說集。明陶宗儀撰。書已佚,卷帙篇數(shù)不詳。清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著錄于小說家類,未詳所據(jù)。當為歷代著名女姬故事合集。(寧稼雨)”[5]232以上文言小說書目對陶宗儀《名姬傳》的著錄,均源自清錢大昕撰《補元史藝文志》的記載。
清錢大昕撰《補元史藝文志》卷三子類小說家類的確著錄“陶宗儀《說郛》一百二十卷,《名姬傳》”[6]31,但未言《名姬傳》卷數(shù)、版本與內容。清陳鐘英等修、王詠霓續(xù)纂《光緒黃巖縣志》(清光緒三年刊本)卷二十六《藝文志二·書錄二》史部載:“《名姬傳》,明陶宗儀撰。見《元史藝文志》,今未見?!庇鏖L霖修《民國續(xù)修臺州府志》(民國二十五年排印本)卷一百十七上《人物傳十八·文苑二·明一·陶宗儀》載:“陶宗儀,字九成,黃巖人,煜之子(《明史·文苑傳》)?!硪骈]門著書,有《說郛》一百卷,《書史會要》九卷,《四書備遺》二卷(孫傳),……《名姬傳》(《補元史藝文志》)……”二志對陶宗儀《名姬傳》的著錄也源自清錢大昕撰《補元史藝文志》的記載。
筆者多方查閱書目、筆記、詩文集等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陶宗儀《名姬傳》并未亡佚,而且常被他書著錄和征引。
孫楷第《戲曲小說書錄解題》卷一《小說·文言》著錄明刊本《古艷異編》曰:
不著纂輯者姓名。是編現(xiàn)藏大連滿鐵圖書館,封面中央大書“古艷異編”,右上方題“讀書坊新刻”。編首有序,末署“息庵居士書”,不紀年月?!鋾环志恚鍨槭幸徊?,其目曰“仙真部”,……曰“妓女部”,錄《義妓傳》、《名姬傳》、《北里志》、《青樓集》、《教坊記》等五篇;……大抵據(jù)歷代史傳及稗官家言,分類排比,匯集成書。今考其書,采摭古今艷異,于欣賞之中,寓勸戒之意……[7]16
又有《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目》之子部小說家類“異聞”著錄:“《艷異編》五十七卷。題明王世貞編,明末刻本,八冊一函。”[8]318此《艷異編》共分仙真、宮掖、寵倖、豪俠、妓女、情事、夢魂、再生、幻異、鬼怪、服器十一部。其“妓女部”著錄:“《義妓傳》一卷,明張獻翼撰。《名姬傳》一卷,明陶宗儀輯?!侗崩镏尽芬痪恚茖O棨撰?!肚鄻羌芬痪?,題元喬吉撰?!督谭挥洝芬痪?,唐崔令欽撰。”[8]319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此《艷異編》前十部之名與《古艷異編》完全相同,只有最后一部名為“服器”而《古艷異編》作“妝飾”。此《艷異編》的仙真、宮掖、妓女、情事、夢魂、再生、幻異七部所錄小說篇名、篇數(shù)與《古艷異編》相同;只有“寵倖部”所錄比《古艷異編》多兩篇;而“豪俠部”、“鬼怪部”所錄均比《古艷異編》少兩篇;“服器部”所錄三篇小說中,有《古鏡記》而《古艷異編》為《妝樓記》,其余兩篇則同。《古艷異編》“妓女部”所錄小說篇名、篇數(shù)與《艷異編》“妓女部”相同。因此可以推斷,《古艷異編》“妓女部”所錄“《名姬傳》”當與《艷異編》“妓女部”所錄相同,為陶宗儀所輯。
另,明王世貞編、湯若士評五十九卷本《艷異編》①此《艷異編》又題作《正續(xù)艷異編》、《新鐫玉茗堂批選王弇州艷異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玉茗堂刻本),含正編四十卷,續(xù)編十九卷。正編共分星、神、水神、龍神、仙、宮掖、戚里、幽期、冥感、夢游、義俠、徂異、幻術、妓女、男寵、妖怪、鬼十七部。其中卷二十六至卷三十為“妓女部”,輯錄了60余篇女子故事。雖未直接收錄《名姬傳》全本,但卷二十七所錄《周韶》、《秀蘭》、《琴操》,卷三十所錄《謝希孟》、《陶師兒》,均見于陶宗儀《名姬傳》。
此外,《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修訂本)著錄《綠窗小史》曰:
叢書。明末秦淮寓客輯。殘存一冊,存書五種。前有秦淮寓客引,有“蕙若”、“白雪齋”二印,與《綠窗女史》相同,當出同一編者。分“名姬品第”、“名姬藻飾”、“名花譜系”、“名花燕賞”四部分。其中潘之恒《曲中志》、冰華梅史《燕都妓品》兩種,已見《綠窗女史》;曹大章《秦淮士女表》,亦有《重訂欣賞編》及《說郛續(xù)》本;陶宗儀《名姬傳》,有《八公游戲叢談》本存世。只有王稚登《金陵麗人紀》未見著錄。(據(jù)黃裳引顧沅[湘舟]跋)(程毅中)
程毅中在《〈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文言卷〉拾遺》一文中提到:“299頁:《名姬傳》,現(xiàn)有《八公游戲叢談》本,國家圖書館藏。題陶宗儀撰,實出偽托。又收于《綠窗小史》,見黃裳《來燕榭書跋》(《文匯讀書周報》第651號,1991年8月16日)?!盵10]273
查國家圖書館藏善本書目,有《八公游戲叢談》(明末刻本)12冊,其中收錄陶宗儀《名姬傳》一卷,但因該本目前不提供閱覽,故而無法知曉書中所錄《名姬傳》詳情。另有國家圖書館藏明代佚名所輯《錦囊小史》(清初刻本),共8冊,其中第3冊收錄有《名姬傳》一卷,正文題“天臺陶宗儀輯,田汝成補定”。此《名姬傳》有原本可查,書中記錄了錢塘名妓蘇小小、余杭歌者商玲瓏、錢唐無名妓、蒨桃(寇萊公妾)、朝云(蘇軾妾)、杭妓秀蘭、杭州無名營妓、杭妓瓊芳、杭妓琴操、黃州官妓馬娉娉、杭妓周韶、杭妓胡楚、杭妓龍靚、錢唐妓稽氏(陳直方妾)、錢塘營妓周子文、妙奴(陳令舉小鬟)、王鈇妾、妓陸氏、妓陶師兒、妓湯賽師、錢塘名妓蘇小娟、妓朱觀奴22位女性的故事。故事篇幅簡短,有的并無完整情節(jié),多載文人、官宦與名妓、侍妾之間的雅趣韻事(其中事及蘇軾的就有8則),保存了許多文人及名妓所作詩詞。
例如,《朝云》載蘇子瞻宦錢塘時,絕愛名妓朝云,納為常侍,教其識字讀書。后來子瞻被貶惠州,家妓均散,“獨朝云依依嶺外”。子瞻甚憐之,贈之詩云:“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經(jīng)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云雨仙?!保ò矗思刺K軾紹圣元年十一月所作《朝云》詩。)未幾,朝云病死,蘇子瞻悼之詩云:“苗而不秀豈其天,不使童烏與我玄。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惟有小乘禪。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歸臥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又作《詠梅》“西江月”以寓意云:“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仙時過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卑?,蘇軾還為朝云寫過《朝云墓志銘》、《惠州薦朝云疏》。蘇軾與侍妾王朝云的患難真情之事,文獻多有記載。
卷中還載,宋時杭妓周韶、胡楚、龍靚“皆有詩名”,周韶曾于酒筵之上,以檐間白鸚鵡即興吟詩曰:“隴上巢空歲月驚,忍看回首自梳翎。開籠若放雪衣女,長念觀音般若經(jīng)?!敝苌匾惨虼嗽姸靡月浼?。時胡楚、龍靚皆同席,胡楚贈詩曰:“淡妝輕素鶴翎紅,移入朱闌便不同。應笑西湖舊桃李,強勻顏色待春風?!饼堨n贈之詩曰:“桃花流水本無塵,一落人間幾度春。解佩暫酬交甫意,濯纓還見武陵人?!卑矗K軾《天際烏云貼》記載了此事。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十六《香奩艷語》所記,除《錦囊小史》本《名姬傳》所載22位女性故事之外,還有鄭文妻、劉鼎臣妻、易彥章妻、洪丹谷妻、奚娘子、朱淑真、魏夫人、倪氏女等10余篇故事。又黃裳《來燕榭書跋》之“《綠窗小史》”條載:
綠窗小史,崇禎刻。半葉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前有秦淮寓客引。次目錄。分“名姬品第”、“名姬藻飾”、“名花譜系”、“名花燕賞”四分。每分前有小序,次列詳目。次精圖四葉八幅。卷首大題徑作品名,不著小史總題。計存“金陵麗人紀”,吳王稚登撰,何偉然閱;“秦淮士女表”,金壇曹大章撰,謝陛校閱;“曲中志”,天都潘之恒輯,何璧參訂;“名姬傳”,天臺陶宗儀輯,田汝成補定;“燕都妓品”,冰華梅史編,天都潘之恒校。凡五種。收藏有“長洲顧氏收藏”(朱方)、“湘舟鑒賞”(白方)、“湘舟過眼”(白方)三印。[11]210~211
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綠窗女史》,題“秦淮寓客”輯①“秦淮寓客”為誰,已難詳考。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云,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刊本《楊家府通俗演義》題“秦淮墨客校閱”,序末有“紀振倫”、“春華”印,故疑為明人紀振倫(字春華)。,共十四卷,分為閨閣、宮闈、緣偶、冥感、妖艷、義俠、神仙、妾婢、青樓、著撰十部,下分懿范、女紅、才品、容儀等42類小目。其中,卷十二《青樓部上》之“才名”類錄有《名姬傳》等,“志節(jié)”類錄有《義妓傳》等,卷十三《青樓部下》之“平康”類錄有《北里志》、《教坊記》、《青樓集》、《曲中志》,“品藻”類錄有《江花品藻》、《廣陵女士殿最》、《燕都妓品》,與前文所述《古艷異編》、五十七卷本《艷異編》之“妓女部”所錄有諸多重合之處。《綠窗女史》所錄《名姬傳》題“天臺陶宗儀”撰,記載了蘇小小、商玲瓏、陶師兒等20位女性故事,與《錦囊小史》本《名姬傳》相比,獨缺《湯賽師》與《蘇小娟》兩篇,但其“志節(jié)”類所錄《蘇小娟傳》與《錦囊小史》本《名姬傳》中的《蘇小娟》篇文字相同。
《名姬傳》中的一些篇目,常被他書輯錄或征引。例如,明代漳州歷史名人、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陳天定所輯《古今小品》①此《古今小品》又題作《慧眼山房評選古今小品》。(明崇禎十六年萬我堂刻本)卷六傳類收錄有《陸氏》一文,題“陶宗儀”撰,正文“陸氏”文題后有小字曰“名姬傳”,當是指其來源出處?!蛾懯稀匪洖殛懴笊介T生謝希孟沉湎秦樓楚館、為妓女陸氏造鴛鴦樓之事。此《陸氏》與《錦囊小史》本以及《西湖游覽志余》本《陸氏》相比,在“一日,希孟在妓所,恍然有悟,忽起歸興,不告而行”之后,缺少了陸氏追送江邊悲戀而啼、謝希孟取佩巾書詞與之的記載,而多出了陳天定所加評議之語:“從何得悟,畢竟是英靈之氣,非淺人所知?!瘪T夢龍所輯《情史》卷五情豪類《謝希孟》篇所記,與《錦囊小史》本以及《西湖游覽志余》本《陸氏》文字相同,馮夢龍在文后評議曰:“造樓作文,固狂。忽然有悟,不告而行,更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全不勞象山棒喝?!盵12]173
此外,《情史》卷十三情憾類《周子文》篇與《名姬傳·周子文》文字相同。卷七情癡類《王生陶師兒》篇言“事載《名姬傳》”,故事與《名姬傳·陶師兒》相同,文末有馮夢龍評議曰:“死后值錢者,惟楊太真襪、陶師兒舟。然襪以色貴,舟以情貴。”[12]212《古今情?!返谒膬跃硎肚橹邪V·長橋月短橋月》即為《名姬傳》中的陶師兒故事[13]654。《中國樂伎》第六章《宋代的樂妓》第三節(jié)《樂伎故事》在談論“太學生與樂伎”時提到:“又據(jù)《名姬傳》,南宋杭州樂伎陶師兒與王生相愛,但遭家人阻攔。兩人遂于深夜游西湖,相抱投水而死。時人曾作《長橋月短橋月》歌詠此事?!盵14]165《中國樂妓史》第六章《宋代的樂妓》第四節(jié)《樂妓故事》在談論“太學生與樂妓”時亦提到:“又《名姬傳》記南宋杭州樂妓陶師兒與王生相愛。因遭人阻攔,深夜投湖而殉情?!盵15]275
綜上所述,《名姬傳》乃陶宗儀所輯古代有才名的女性(多為杭州藝妓)短篇故事集,有一定的文獻價值,有裨于藝文。此著常被他書著錄和征引,今存《艷異編》、《八公游戲叢談》、《錦囊小史》、《綠窗女史》等多種版本,并未亡佚。
清黃虞稷撰《千頃堂書目》(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十五“類書”類著錄“《廣說郛》八十卷”,其后所附《廣說郛》第五卷“傳”類著錄有《唐義士傳》,題“陶九成”撰,不言卷數(shù)。清陳鐘英等修、王詠霓續(xù)纂《光緒黃巖縣志》(清光緒三年刊本)卷二十六《藝文志二·書錄二》史部著錄《唐義士傳》,曰:“明陶宗儀撰?!肚ы曁脮俊吩?,載司馬泰《廣說郛》第五卷?!庇鏖L霖修《民國續(xù)修臺州府志》(民國二十五年排印本)卷六十八《藝文略五·經(jīng)籍考五》史部二著錄《唐義士傳》,曰:“明陶宗儀撰?!肚ы曁脮俊吩疲d司馬泰《廣說郛》第五卷。案,此傳即《輟耕》第四卷所載《發(fā)宋陵寢》事。”又卷一百十七上《人物傳十八·文苑二·明一·陶宗儀》亦載陶宗儀著有“《唐義士傳》一卷”,言出自《千頃堂書目》。
查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確有《發(fā)宋陵寢》一文,開篇曰:“吳興王筠庵先生國器,示余所藏《唐義士傳》。讀之,不覺令人泣下,謹錄之。”[16]45此處“唐義士”指的是宋人唐玨(1247—?),字玉潛,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據(jù)傳中記載,唐玨家貧,聚徒授經(jīng),以養(yǎng)其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有總江南浮屠者楊璉真伽發(fā)趙氏諸陵寢,棄宋帝遺骨草莽間。唐玨聞之痛憤,亟貨家具,具酒醪羊豕,邀里中少年若干輩,潛收諸帝遺骸而易以他骨,并蕝地以藏,為文而告,葬于蘭亭山,植宋故宮冬青樹為識。由是唐玨義風震動吳越,名雖高而困固自若。陶宗儀于傳后評論曰:“此云溪羅先生有開所撰也,先生德興人。……余讀羅君所為傳,為之掩卷泣下。嗚呼!尚忍言哉?!盵16]47~48
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六《版蕩凄涼》也記載了唐玨之事,與《南村輟耕錄》卷四《發(fā)宋陵寢》所記內容相同,文后還提到:“天臺陶九成曰:‘唐義士傳,云溪羅有開所撰也。讀之掩卷泣下,嗚呼,尚忍言哉!’”[17]101清代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四部備要》本)卷一百八十四《元紀二》之“江南釋教總統(tǒng)嘉木揚喇勒智”條(注曰:“舊作楊璉真伽,今改?!保┮灿涊d了唐玨此事,與《發(fā)宋陵寢》所記情節(jié)相同,文后“考異”也提到“羅有開《唐義士傳》”。又卷一百九十《元紀八》之“五月戊戌逮揚喇勒智”條文后“考異”提到:“《輟耕錄》載羅氏《唐義士傳》云,禍淫不爽,流傳京師,上達四聰,天怒赫赫,飛風雷號,令捽首禍者北焉。首禍謂嘉木揚喇勒智也。”所云與《發(fā)宋陵寢》所記相同。清吳崧《霽山集序》亦言:“而羅云溪所為《唐義士傳》則專以瘞骸屬之唐玨?!狈?、劉紹寬修《民國平陽縣志》(民國十四年鉛印本)卷八十四《文征外編八》錄清人吳瞻泰《霽山集序》亦提到:“羅有開《唐義士傳》載為戊寅十二月十有二日,楊璉真伽帥徒役頓蕭山,發(fā)趙氏諸陵寢?!?/p>
此外,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困學紀聞》(《四部備要》本)卷二十《雜識》之“發(fā)漢陵者樊崇董卓也……”后有元圻案曰:“明程敏政《宋遺民錄》載元羅靈鄉(xiāng)《唐義士傳》曰,唐君名玨,字玉潛,會稽山陰人。家貧,聚徒授經(jīng),以養(yǎng)其母?!睒遣窞e《鐵崖古樂府注》(清乾隆三十九年刊本)卷八《冬青冢》條注曰:“收宋諸陵骨事,據(jù)元羅靈鄉(xiāng)撰《唐義士傳》,則以為唐玉潛?!睏罹S新修、張元忭撰《萬歷會稽縣志》(明萬歷三年刊本)卷十四《禮書六·祠祀下》,蕭良干修、張元忭撰《萬歷紹興府志》(明萬歷十五年刊本)卷二十《祠祀志二·陵墓·冬青穴》,俞卿修、周徐彩纂《康熙紹興府志》(清康熙五十八年刊本)卷二十二《祠祀志四·陵墓·冬青穴》,李亨特總裁、平恕撰《乾隆紹興府志》(清乾隆五十七年刊本)卷七十三《陵墓志一·山陰縣》等,均言“元羅靈鄉(xiāng)撰《唐義士傳》”?!度摹肪砣逦邃浻杏浱偏k之事的“《唐義士傳》”,題“羅靈鄉(xiāng)”撰,并言:“羅靈鄉(xiāng),至元中在世?!盵18]546由此可知,《唐義士傳》作者羅有開又名羅靈鄉(xiāng)。
由此可知,《廣說郛》、《千頃堂書目》、《光緒黃巖縣志》、《民國續(xù)修臺州府志》等書目和方志對《唐義士傳》作者的著錄有誤。記載唐玨義行的《唐義士傳》并非陶宗儀所作,乃元代云溪羅有開(又名羅靈鄉(xiāng))所撰,陶宗儀只是在王筠庵處讀到此傳,深有感懷而抄錄,并加以評議考論,寫進了其筆記小說代表作《南村輟耕錄》中,后來的一些書目和方志誤將其著錄為陶宗儀著述。
[1]劉蔭柏.元代雜劇史[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0.
[2]袁行霈,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書目[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
[3]劉葉秋,朱一玄,等.中國古典小說大辭典[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4]石昌渝.中國古代小說總目[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朱一玄,寧稼雨,等.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6]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5.
[7]孫楷第.戲曲小說書錄解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8]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目[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9]劉世德.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修訂本[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
[10]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心.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二輯[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11]黃裳.來燕榭書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馮夢龍.情史[M].長沙:岳麓書社,1986.
[13]曹繡君,劉玉瑛,等.古今情海[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14]川上子.中國樂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
[15]修君,鑒今.中國樂妓史[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3.
[16]陶宗儀.南村輟耕錄[M].濟南:齊魯書社,2007.
[17]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8]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