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謙
(北京師范大學 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研究院,北京 100875)
?
美國電影教育概談
趙 謙
(北京師范大學 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研究院,北京 100875)
美國的學院電影教育具有發(fā)達又完備的體系,既有專業(yè)化的電影創(chuàng)作人員培養(yǎng)機制,也有階梯化的電影研究教學架構。在這其中,美國電影教育體現(xiàn)出了一些突出的特點,比如制作專業(yè)細分化,同時電影研究的綜合性又不斷加強。在一些著名電影學府的入學機制、課程體系中,也體現(xiàn)出了美國學院電影教育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在研究美國學院電影教育的現(xiàn)狀和類型、特點,總結其突出之處基礎上,給中國的電影、電視教育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電影教育;培養(yǎng)類型劃分;專業(yè)設置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世界各國對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明顯體現(xiàn)出既高度細分又高度綜合的時代特征,電影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門類之一也是如此。一方面,影視行業(yè)需要越來越專業(yè)的創(chuàng)作人員①和其他國家的狀況大體類似,美國大學里的廣播電視專業(yè)研究和教學的重點在電視作為一種媒介的傳播屬性和特點,電視制作體制、新聞采編和電視運營機制等。重點不在電視片導演、寫作、拍攝等具體的制作技術和技巧,制作技術通常由電影院系的教學承擔。因而,客觀上,電影學院也肩負著培養(yǎng)電視創(chuàng)作人才和技術人才的任務。對于這一任務,有些院系明確體現(xiàn)在教學大綱當中,有些則并不明示。;另一方面,電影、電視作為越來越受矚目的學科,研究的深入、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都在加強。美國的學院電影教育即體現(xiàn)出這樣兩個趨勢,培養(yǎng)專業(yè)電影制作人的學院逐步將專業(yè)細分,而綜合大學里的電影院系很多則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應該說,雖然法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電影教育都很發(fā)達,但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電影教育專業(yè)院系的國家,還是電影工業(yè)最為發(fā)達的美國。
美國電影教育的發(fā)達,一方面是由于美國電影產業(yè)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和電影教育近百年的積淀——1929年,好萊塢早期著名演員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就創(chuàng)立了南加州大學的電影制作專業(y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三十余年來美國獨立電影的繁榮,更多的電影節(jié)、基金會資金進入,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提供了制作電影的可能性,拍攝技術和成本逐步降低也讓人們通過電影表達成為可能。因為起步早、產業(yè)發(fā)達、教育總體實力強,美國的電影教育的持久蓬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據(jù)《綜藝》雜志(Variety)統(tǒng)計,美國的電影學院、大學里的電影院系約有90所,公認出色的電影學院有25所。排名靠前的包括: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chool of Cinematic Arts),簡稱USC-SCA,一大批業(yè)內精英在此執(zhí)教,著名的校友包括《星球大戰(zhàn)》的導演喬治·盧卡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基斯(也曾長期在此執(zhí)教)、《達芬奇密碼》導演朗·霍華德等;紐約大學帝許藝術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簡稱NYU-Tisch,著名教員包括斯派克·李(Spike Lee),華人著名紀錄片導演崔明慧(Christine Choy),電影研究專家羅伯特·斯泰姆(Robert Stam)等,校友里則有馬丁·斯科塞斯、李安等大導演,將近半數(shù)奧斯卡獎最佳短片獲得者也都出自這里;美國電影學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簡稱AFI,這里以評選AFI影史最佳100部影片而出名,兼有研究院和教育機構雙重使命;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School of the Arts),以傳播和文化研究最先享譽美國,這所學院近年來的制作專業(yè)發(fā)展非???,已經成為美國頂尖影視制作培養(yǎng)機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影視和戲劇系(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Department of Theater and its Department of Film,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最著名的校友是“教父”系列的導演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這所學院集中設置全配置的藝術學科,是美國一流的專門藝術學院。其中的電影電視學科劃分極為細致,從導演、攝影等常規(guī)專業(yè)到特效、化妝等全部包括,旨在培養(yǎng)非常專業(yè)的制作人才。
除此之外,很多大學都開設電影專業(yè)并各有側重,比如芝加哥大學(Chicago University)、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電影研究在全球范圍都有很強影響力。
在影視教育的高端特點之外,美國的電影教育呈現(xiàn)出明顯的階梯化態(tài)勢。從上述最高端的一批電影學院,到大學里一般性的影視學院,再到一些社區(qū)大學里的影視系,以及專門的培訓學院,為各種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而且很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很多電影院系和業(yè)界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一則表現(xiàn)為許多業(yè)界人士直接就被大學聘為教職人員;二是,大部分著名的電影院系都位于洛杉磯、紐約、舊金山-灣區(qū)、波士頓這些影視制片發(fā)達的地區(qū),這也使學生畢業(yè)后直接進入行業(yè)成為可能。比如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從日常教學到畢業(yè)創(chuàng)作,校內學習和電影行業(yè)操作規(guī)范高度接軌。這座學院的藝術碩士的畢業(yè)作品里呈現(xiàn)出的:無論是制作流程,還是資金運作,與不遠處好萊塢制片廠內的電影運作幾乎是沒有區(qū)別的[1]。
美國的電影教育相關專業(yè),大致可分成兩類:專業(yè)學院和大學里的影視院系。 所謂專業(yè)的電影學院或者藝術學院,是獨立的、專門的藝術、電影電視教育學院,大體類似俄羅斯的莫斯科電影學院、法國Le Fémis電影學院或者中國的北京電影學院。這類中最著名的為美國電影學院、加州藝術學院等,這類院校提供細分化的影視教育,比如導演、攝影、錄音、燈光、特效、美工等,但這類學校一般不頒發(fā)學士學位,而是提供一種“副學士學位”(associate),大概可以翻譯成專業(yè)或??茖W位。因為這類學校偏重培養(yǎng)的是專門人才、非常實用性的行業(yè)人員,所以能進入這類學校里學習也是很多致力于此的學生夢寐以求的。比如位于好萊塢的美國電影學院(AFI)雖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學,但因為在里面授課的都是行業(yè)里的杰出人員,甚至包括馬丁·斯卡塞斯這樣的大導演。所以能進入其中,獲得一張文憑,是極為不容易的。2013年,美國年輕導演達斯汀·布朗(Dustin Scott Brown)從社區(qū)大學圣莫妮卡學院(Santa Monica College)電影制作系畢業(yè)后,眾籌資金、獨立制片拍攝出了短片《團結》(Solidarity),入選了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并被票選為美國圣巴巴拉電影節(jié)觀眾最喜愛短片,憑借此片,他獲得了進入AFI導演專業(yè)深造的機會。由此可見,能躋身其中進修的,都是獲得不俗成績者。
大學中的電影院系是依存于綜合大學的影視院系,雖然不完全獨立,但也有相當強的自主性。比如紐約大學的帝許藝術學院、南加州大學的電影學院,這兩所學院也被認為是分據(jù)美國東西海岸兩所最強的電影學院。這類學校一方面重視學生制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方面也注重研究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能頒發(fā)學士、學位碩士/藝術碩士(MA/MFA)甚至博士學位,不過博士學位只在電影研究領域頒發(fā)。這類院系是美國電影教育的重鎮(zhèn),它們在大學的體系之內,在培養(yǎng)專業(yè)素質的同時,也提供更加綜合的人文、藝術類課程,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是更加綜合的課程體系,因而知識結構也更加全面。而且,綜合大學電影學院里面,本科教育是最為重要和完備的。比如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電影研究專業(yè)(Cinema Studies)所規(guī)定學生需要獲得的128個學分里,40個學分來自電影制作課程,46個學分來自電影史和電影批評課程[2],其他的學分必須通過選修其他院系的課程獲得,這就保證了學生成為綜合素質很高的“全才”,而不僅僅是專業(yè)制作人員。
綜合性大學里的影視院系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素質,從遴選學生和基礎課程設置都可以看出來。拿紐約大學帝許藝術學院舉例,如果要申請進入其中學習,除了學校規(guī)定的成績之外,還要提供很詳細的專業(yè)素質考察材料,并需要面試。這些個人材料包括:
1.一頁紙的簡歷,要包含從事類似創(chuàng)作的經歷;
2.帶領一個團隊或與他人合作的經歷簡述;
3.講一個自己生命中重要的或者有趣的故事;
4.描述一件對自己產生影響的藝術作品;
5.視覺化故事講述??梢允且徊慷唐?、一組照片、繪畫作品或者寫一個可以視覺化呈現(xiàn)的故事[3]。
第五項是最為重要的,很多學生也在入學前為了準備第五項費盡心機。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影視戲劇學院的入學資格考察都和此類似。可以看出,這類院??粗氐氖菍W生講述故事以及視覺化呈現(xiàn)一個故事的能力。隨后,這些院系會對學生進行完備而嚴苛的基礎教育。這里的專業(yè)劃分并不特別詳細,每個學生都要學習導演、編劇、攝影、錄音和制片的課程,以及相關的文學史、藝術史、社會學課程。在高年級才進入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室”項目,比如有志于攝影的學生進入攝影工作項目(workshop或studio),到了這個階段,課程才會有詳細劃分,比如黑白攝影、彩色攝影、攝影機械、膠片和數(shù)字、數(shù)字調色等。
尤其受到NYU-Tisch重視的,是“創(chuàng)意和戲劇寫作”“視覺傳達”和“紀錄片”。首先,這個學院里不僅有專門的寫作專業(yè),而且每個學習制作的學生都要經歷至少長達一年的寫作課程訓練,包括電視腳本、視覺故事寫作、戲劇劇本、電影劇本等。此外,學生要學會用各種媒介講述故事:圖片、活動影像和廣播。紀錄片也是所有學生必修的課程,其中包括一般性的紀錄片拍攝和錄音,也有高級的紀錄片制作工作坊,還有其他院校里不太常見的紀實廣播寫作和制作——只能使用聲音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其實,重視紀錄片制作的訓練是美國很多影視院系共同的特點。在USC電影學院,紀錄片制作分成三個等級。所有學生必須經歷第一和第二等級,每個人拍攝一部紀錄短片,如果想進入第三等級(Advance),則必須提交一個拍攝好的題材小樣,受到教授肯定之后,提交者可以成為導演,沒有被選上的則從事制片、攝影、錄音和剪輯工作。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學生的紀錄片制作要求是極為苛刻的,每個學生都要受到攝影、錄音、導演和剪輯的訓練,每個學期,學生要輪流制作一部自己的電影,也就是兩學年才能完成紀錄片專業(yè)的學習。最為不可思議的是,紀錄片攝影要求使用的拍攝設備是攝影機和16mm膠片。按照系主任詹·克洛維茨(Jan Krawitz)的說法“我們按照老派的做法訓練學生?!盵4]
在大學之外的獨立電影電視學院,本科或者副學士教育是重點。但在綜合大學的影視院系,學生可以進入更高一步的學習階段。大學里的電影教育實行制作和研究型教育分別對待的做法:制作教育偏向高級制作人才的培養(yǎng),最高學位為藝術碩士(MFA);電影研究教育則更多和藝術、人文、社會學交叉,碩士為藝術學碩士(MA),最高為博士(Ph.D)。這種分別對待的作法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專業(yè)化程度的提升和學術的精英化,MFA主要任務就是學好制作的本領,不必在理論研究上有很高的建樹,畢業(yè)作品一般要求為30分鐘以內的影片。影片的要求是極為嚴格的,很多畢業(yè)作品直接就進入各電影節(jié)、進入院線發(fā)行,甚至獲得奧斯卡短片獎。制作領域沒有博士學位,所以沒有我國存在的那種導演博士、攝影博士的現(xiàn)象。電影研究有些在專門的影視院系,有些分布在綜合大學的新聞、傳播學等相關人文院系里,比如耶魯大學東亞系、邁阿密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等。這類學科要求學生有達到一定水平的學術論文才能完成學業(yè),而且越來越看重和其他領域的交叉研究。一般說來,美國的電影學博士能在5年以內完成學業(yè)、通過論文答辯的,會被視為極出色的電影研究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師資的配備上,二者也體現(xiàn)了很大差別。MFA的教師大部分聘用業(yè)內杰出制作人才任教,教師本人的學歷不是最嚴格的杠桿。比如在NYU-Tisch里面,任課的全職教授只有4人,而兼職、聘任教師則多達100多人,連擔任電影制作系主任、大名鼎鼎的黑人導演斯派克·李都只是兼任教授。而電影研究領域的教授的資質審查就和其他學科相當,要求有博士學位,要求有質量過硬的專著和論文,比如NYU-Tisch的紀錄片研究副教授喬納森·卡哈納(Jonathan Kahana),他的博士論文《情報作品:美國紀錄片的政治學》(Intelligence Work:the Politics of American Documentary)在完成當年被評選為該年美國電影學最佳博士論文,把“紀錄片和政治學”這一研究領域的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因而有資格畢業(yè)后到紐約大學任教。
美國的專業(yè)電影教學起步很早,雖然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還被很多人認為不是一門學問,不應該在高等學府里存在——的確,當愛德華·穆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拍攝跑馬畫面當做科學實驗的時候,當盧米埃爾兄弟在全球推廣他們的攝影機擴大商業(yè)影響的時候,沒有人想到電影這項“奇技淫巧”能夠堂而皇之地走進大學講壇,成為一門學問。但在美國,20年代時,電影制作的教學開始興起;50、60年代,制作教學逐步規(guī)范;70年代,電影研究成為受到廣泛承認的學問;80、90年代,紀錄片、動畫片和電視的研究也成為這一領域的“顯學”。大學里的電影教學頑強地走到今天并已經成為很受歡迎的一門專業(yè)。應該說,好萊塢的持續(xù)繁榮、紐約獨立電影的興盛和波士頓、舊金山—灣區(qū)等新的電影發(fā)達地區(qū)的形成,都和電影教育的發(fā)展密不可分。
我國的學府電影電視教育也在逐步發(fā)展、前進,也有專門的學院和綜合大學的影視系等相對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北京電影學院很大程度上受到蘇聯(lián)的影響,最初的專業(yè)劃分是各自獨立的,但近年來也在專業(yè)內交叉很多[5]。綜合大學里的影視院系開創(chuàng)的速度很快,但影響力還有待加強,而且,一般呈現(xiàn)出的現(xiàn)狀是理論研究遠遠強于實踐,綜合大學里的影視實踐教育較少有能和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相較高下的。這就表現(xiàn)為,中國的影視教育一家獨大(北京電影學院的教學水平曾在一些全球電影學院評選中位列前十之內),兩三家跟隨其后,而總體實力不夠強、階梯化也不夠完善。應該說,目前我國的影視教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水平,很多學生在國內完成本科學習,出國深造后能獲得非常好的成績①根據(jù)2015年奧斯卡提名名單,有三名中國教育背景的留學生的短片入圍:本科在四川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碩士畢業(yè)于紐約大學帝許藝術學院的母子健作品《獨·生》入選學生奧斯卡短紀錄片競賽大提名名單(共15部);本科就讀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畢業(yè)于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的李雅弢導演作品《活下去》入選奧斯卡真人短片競賽大提名名單(共15部);本科就讀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畢業(yè)于法國Le Fémis電影學院、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胡偉導演作品《酥油燈》入圍真人短片競賽提名(共5部)??梢?,在一些重點大學的影視專業(yè),學生還是接觸了不錯的本科教育。,也說明我國的影視教育機制是正確的。近年來,我國的電影院系也和美國乃至世界的多所學院有合作和交流,在這些交流中,發(fā)現(xiàn)和借鑒適合自己需要的,使電影創(chuàng)作和電影教育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才是最終的目標。
[1]張會軍.美國高等教育掠影[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1):90.
[2]孫紹誼.美國的學府電影教育[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4):66.
[3]Applying to NYU Film & Television Portfolio[EB/OL].http://filmtv.tisch.nyu.edu/object/ugfilmportfolio.html.
[4]Tim Appelo, 25 Best Film Schools, Hollywood Report,2011.7.27 [EB/OL].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25-best-film-schools-rankings-215714.
[5]倪震.謝飛:一個儒者的電影人生[J].當代電影,2006(2):24.
【責任編輯 盧春艷】
On College Film Education in America
ZHAO Qian
(Institute of Culture Inno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College film education in America has developed a complete system having both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film personnel and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film teaching structure. In this one, America film education embodies some specifics, such as more subdivisions of production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a comprehensive film study is getting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The entrance mechanisms, and curriculum system in some famous film colleges, als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film education in America focusing on students’ creative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yles of the college film education in American, summarize its prominent points, and bring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s to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in China.
film education; types of film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etting
2014-11-12
趙謙(1981—),男,河北保定市人,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影視文化傳播、紀錄片理論和創(chuàng)作。
G719
A
1005-6378(2015)01-0145-04
10.3969/j.issn.1005-6378.2015.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