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芃楠
我們的故事寫幾本小說都不夠,但若真想講一講,可以追溯到十五年零一百六十三天前的那個上午。我沒有選擇,身不由己,打那一瞬遇見她,我這一生也只能跟定她了。
那年她也不小了,在別人眼中她只是個頻繁出入圖書館的沉默女孩,但我與她遇見了這些年,深知她不會一直默默。在看到她吃力背完了一篇演講,通紅著臉回到座位,我暗暗贊許,恭喜她終于敢邁出第一步,走出來。
自那次演講后,她也漸漸放得開了,一切開始走上正軌,然而我也時常恨鐵不成鋼地關(guān)注她。比如她明明可以更快地寫完作業(yè),卻一定會忍不住看會兒書,畫會兒畫;明明可以更認真地對待考試,卻潦草地一筆而過;明明可以再自制一點,再醒目一點,就能避免很多過錯。但她哪個都沒躲過,在這十五年又一百六十三天中在每一個如果里都淪陷了幾遍。
我見證她在辦公室門口膽戰(zhàn)心驚不敢見老師的懦弱;見證她在友誼還是正義之間舉棋不定的優(yōu)柔寡斷;見證她蹲在病死的寵物面前的多愁善感,還有跟同學做小買賣耍的小聰明。
我與她的相遇與其說是緣分,不如道是天意。我眼中的她不時犯傻還有點二,她不是最優(yōu)秀的,這我一直知道??晌覠o法離開。曾經(jīng)幻想過,如能換一個人該多好。一個比她更果斷,更勇敢,更無所畏懼,更自律的人,會不會比她更好。我沒試過,自然無法下結(jié)論。
有時我會聽到她的聲音,訴說對未來的渴望。我聽到她要去干一件大事,成功了,便能實現(xiàn)許多的夢想,衣錦還鄉(xiāng),風光無限。我沒聽到她描述失敗,或許會比失望更絕望。為了這件事她與父母產(chǎn)生了不少分歧,也對自己和社會生出些許猶豫。不過她堅定地繼續(xù)走著,朝向心中的那片天空。
我已經(jīng)有幾年沒有看到她這么有目標了。我還以為她被這個世界的坎坷磨圓了性格,又上了一層漆,把真心密封,然后渾渾噩噩滾上旁人早挖好的坑道……我看著現(xiàn)在的她,微微笑了。我早該認識到她不再是我初見她時的那般無助,在無數(shù)挫折打擊過后,她終于認準了方向,對以后有了構(gòu)思,有了憧憬,有了自己美麗的期待。
當初我沒有選擇,只能夠遇見她,與她相伴一生。若是可以選擇,她還將是我托付的伙伴。無論怎樣,我都不放棄她。永不。
這回,我看到她在鏡子前,對我鄭重點頭,允諾成為一個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