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民生幸福理念源流探析*

      2015-03-20 06:58:02豆慶升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民生問題孫中山恩格斯

      豆慶升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社會科學部,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中國共產黨民生幸福理念源流探析*

      豆慶升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社會科學部,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之所以能夠始終堅持民生幸福的理念,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從誕生起就蘊含了民生幸福的基因。人民幸福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的應有之義,民生關懷則始終蘊含于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近現代革命先行者思想之中,作為扎根于中華民族之中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民生幸福必然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擔當。

      中國共產黨;民生幸福;源流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民生幸福的理念,并能在不同歷史時期一以貫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始終堅持民生幸福的理念,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從誕生起就蘊含了民生幸福的基因: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民生觀是中國共產黨民生幸福理念的理論源頭,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的民生關懷和孫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民生幸福理念的歷史淵源。

      一、理論源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民生觀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觀

      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觀主要包括民生的內涵、解決民生問題的最終目標、實現民生理想的根本途徑等內容。

      第一,民生的內涵。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是人的第一需要,是人類其他所有活動的前提,只有生活得到保障,人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放自己。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1](P79)“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盵2](P776)“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得到充分保證的時候,人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盵1](P74)民生的主體是人民大眾,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的使命就是解決絕大多數人即人民大眾的民生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盵1](P285)民生的內容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民有不同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的需要是從生存到享受到發(fā)展的一個過程,在每一個階段對該階段的需要都是正當的,“人類的生產在一定的階段上會達到這樣的高度:能夠不僅生產生活必需品,而且生產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為少數人生產。這樣,生存斗爭——我們暫時假定這個范疇在這里是有效的——就變成為享受而斗爭,不再是單純?yōu)樯尜Y料斗爭,而是為發(fā)展資料,為社會地生產出來的發(fā)展資料而斗爭?!盵3](P623)

      第二,民生的目標。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最終階段,共產主義社會將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將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最高境界。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的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盵1](P294)“根據共產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社會,將使自己的成員能夠全面發(fā)揮他們的得到全面發(fā)展的才能。”[1](P243)“這種制度將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盵4](P570)“使社會生產力及其所制成的產品增長到能夠保證每個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滿足的程度?!盵2](P336)

      第三,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途徑。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發(fā)展生產力和變革與完善社會關系的統(tǒng)一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途徑。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發(fā)展生產力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前提,不發(fā)展生產力,只能導致貧窮,而極端的貧窮只會導致動亂;社會主義發(fā)展生產力,不僅能保證人們豐富的物質生活,而且為全面發(fā)展提供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產力的這種發(fā)展之所以是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還因為如果沒有這種發(fā)展,那就只會有貧窮、極端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必須重新開始爭取必需品的斗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盵1](P86)“通過社會生產,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fā)展和運用?!盵2](P633)馬克思恩格斯在強調發(fā)展生產力的同時,也強調變革與完善社會關系對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作用。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關系實際上決定著一個人能夠發(fā)展到什么程度?!盵5](P295)馬克思恩格斯主張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以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

      (二)列寧的民生觀

      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變?yōu)楝F實,并初步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晚年他又對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做了深刻的思考和總結。列寧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思想中的民生觀對中國共產黨民生幸福理念更具借鑒意義。

      第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社會主義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過上好日子,列寧指出:“我們說:每個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大家都想過好日子,這是理所當然的,這正是社會主義?!盵6](P468)要消滅貧窮,消滅貧富差別,人們共同享有勞動成果,實現幸福生活,只能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改變全國的現存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盵7](P122—123)“我們要爭取新的、更好的社會制度:在這個新的、更好的社會里不應該有窮有富,大家都應該做工。共同勞動的成果不應該歸一小撮富人享受,應該歸全體勞動者享受……這個新的、更好的社會就叫社會主義社會?!盵7](P112)

      第二,民生問題關系到社會主義政權的生死存亡。列寧認為,社會主義政權建立后,必須改善工人和農民的生活,才能鞏固工農聯盟,才能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鞏固社會主義的政權。列寧指出:“必須把改善工農生活狀況的問題單獨提出來,以便密切注意這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盵8](P271)“如果我們不能使工人們活下去,不能供給他們糧食,不能準備好大量食鹽來正常地組織商品交換,而是給農民花花綠綠的票子作為補償(靠票子是不能長久維持的),那么,不管我們怎樣忠心耿耿,怎樣忘我犧牲,都救不了我們自己。這是整個工農政權、蘇維埃俄國生死存亡的問題?!盵9](P240—241)

      第三,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列寧認為,新社會制度取得勝利最主要還是要靠勞動生產率,只有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物質財富,才能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列寧反復強調:“在任何社會主義革命中,當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任務解決以后,隨著剝奪剝奪者及鎮(zhèn)壓他們反抗的任務大體上和基本解決,必然要把創(chuàng)造高于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的根本任務提到首要地位,這個根本任務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盵6](P168)“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之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產品數量,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盵8](P369)

      第四,必須采取符合實際的經濟政策以解決人民生活問題。列寧長于從實際出發(fā),而不是囿于教條來解決問題。為迅速恢復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列寧主張采用許多人反對的租讓制,他說:“只要能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我們不惜讓外國資本家拿走2000%的利潤,——而改善工農生活狀況這一點無論如何是應當實現的。”[8](P168)針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列寧提出了新經濟政策來發(fā)展生產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列寧指出:“所有黨的機關和蘇維埃機關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并且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竭力改善工人的生活狀況,減輕他們的困苦?!盵8](P76)“鑒于歉收使農民極端貧困,而軍隊復員又往往加劇了這種情況,第十次代表大會責成中央委員會通過人民委員會和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采取同上述措施類似的措施來改善貧苦農民的生活狀況。”[8](P77)“必須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堅決的、最緊急的方法來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況和提高他們的生產力?!盵10](P331)

      總之,列寧沒有囿于馬克思主義的教條,而是從俄國的實際國情出發(fā),來探索俄國革命和建設的道路,他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特別是他的新經濟政策思想,給中國共產黨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民生建設之路以深刻啟示。

      二、歷史淵源:中國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民生關懷和孫中山的民生主義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同時又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的深厚土壤之中,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民生關懷以及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民生幸福理念的歷史源流。

      (一)中國古代先賢的民生思想

      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有深厚的民生思想,從夏商周到清朝,歷朝歷代的先賢都提出了自己的民生思想。

      第一,描繪了民生幸福的理想社會?!抖Y記·禮運》中描述的民生幸福的理想社會是大同世界,在這個社會中,人們“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薄独献印分袠嬒氲拿裆腋5睦硐肷鐣?,人們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碧諟Y明的世外桃源則勾畫了一個人人平等、豐衣足食、生活安逸的理想社會。近代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其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提出的太平盛世,展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景象。先賢們描繪的理想社會雖然是一種空想,但寄托了對民生幸福的美好希望,中國共產黨吸取其積極因素,以實現民生幸福為己任,并找到了將空想變?yōu)楝F實的途徑。

      第二,主張富民??鬃又鲝垺罢谑姑窀弧?,《論語·子路》中記載,孔子與冉有游衛(wèi)國,冉有問衛(wèi)國人口眾多應該怎么辦,孔子說“富之”??鬃拥茏颖衅鋷熯@一思想,《論語·顏淵》中記載孔子弟子有若與魯哀公的談話:“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孟子主張百姓應該有充足的財產以保障生活,《孟子·梁惠王上》中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薄笆枪拭骶泼裰a,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薄睹献印けM心上》中總結到:“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西漢賈誼認為,積蓄財富是國家的根本,《新書·無蓄》中說:“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東漢王符認為國家的根本就是富民,他在《潛夫論·務本篇》中提出:“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泵髂┣宄醯奶普缰鲝埜幻窳?,他在《潛書·存言》中提到:“立國之道無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國貧而可以為國者。夫富在編戶,不在府庫?!敝袊伯a黨的富民思想繼承了傳統(tǒng)富民思想中的合理因素。

      第三,民生關系著國家政權的穩(wěn)固。中國古代典籍中論述民生與政權關系的思想非常豐富,闡述了人民是國家的根本,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才會興旺發(fā)達的思想?!渡袝の遄又琛诽岢觥懊駷榘畋?,本固邦寧”;《管子·霸言》提出“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保弧蹲髠鳌でf公三十三年》提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西漢賈誼的《新書·大政上》認為“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淮南子·主術訓》提出“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本也”;東漢王符《潛夫論·愛日篇》指出“國之所以為國,以有民也”;《貞觀政要·君臣鑒戒》認為“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載舟,水所以覆舟”;明朝張居正《張?zhí)兰诽岢觥爸叵裆?,保固邦本”?/p>

      第四,改善民生的途徑。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老子》五十七章中說:“我無事而民自富?!泵献又鲝垳p輕賦稅以富民,《孟子·盡心上》中指出:“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睎|漢王符認為,統(tǒng)治者要愛惜民時,讓百姓安心生產,《潛夫論·愛日篇》中提出:“谷之所以豐殖者,以有人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碧铺谥鲝垳p輕人民負擔,《資治通鑒》一九二卷記載:“去奢省費,輕役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北宋程頤在《二程集·文集》卷五中指出:“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蹦纤稳~適的《水心文集》中主張去除苛捐雜稅:“小民蒙自活之利,疲俗有寬息之實?!泵鞒瘡埦诱J為,應體察民情、整頓吏治,《張?zhí)兰分兄赋觯骸鞍裁裰?,在察其疾苦而已?!薄鞍裁裰?惟在于核吏治。”“拯罷困之民”,“誅貪賊之吏”。明末清初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主張寬以養(yǎng)民,“寬者,養(yǎng)民之緯也?!?/p>

      中國古代先賢的民生思想從根本上說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本質上是統(tǒng)治階級在等級差別上的憂民、愛民、養(yǎng)民、惠民、教民、恤民心態(tài)以及舉措。[11]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民生幸福理念具有中國傳統(tǒng)民生觀不可比擬的先進性,但中國古代先賢的民生思想蘊含的進步因素對中國共產黨的民生幸福理念是有積極影響的。

      (二)孫中山的民生主義

      孫中山作為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革命和建設理論里有豐富的民生思想。毛澤東指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國共產黨都應給以總結,繼承其珍貴遺產。[12](P534)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包括了他對民生內涵的理解,解決民生問題的理想社會,解決民生問題的辦法等。

      第一,民生的定義、內容和地位。孫中山給民生下的定義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盵13](P355)將民生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生的需求是衣、食、住、行,吃飯是第一個需要,穿衣是第二個重要問題,行也是很重要的需要。[13]P(411)民生在人類社會進化中起決定作用,孫中山認為民生問題就是人類求生存問題,是社會進化的原動力,[13](P371)歷史上的政治、社會、經濟種種的中心都是民生問題。[13](P377)

      第二,民生的理想社會。孫中山認為,衣、食、住、行是民生的四種需要,“我們要解決民生問題,不但是要把這四種需要弄到很便宜,并且要全國的人民都能夠享受。”[13](P411)孫中山認為解決中國的民生問題,目標“就是要全國人民都可以得安樂,都不致受財產分配不均的痛苦?!盵13](P394)三民主義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就是人民共有國家,共管政治,共享利益,所以民生主義和共產主義沒有什么不同,這是真正的民生主義,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13](P394)概括而言,孫中山的民生理想社會就是他一再強調的“天下為公”。

      第三,解決民生問題的辦法。孫中山認為,按照平均地權和節(jié)制資本這兩個辦法就可以解決民生問題。[13](P377)平均地權的具體辦法就是政府照地價收稅和照地價收買,土地價格漲高部分歸公。因為中國貧窮,解決民生問題,不單要節(jié)制私人資本,還要發(fā)達國家資本,振興實業(yè)。[13](P391)孫中山還探討了解決吃飯問題和穿衣問題。吃飯問題要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要實現耕者有其田,還要研究機器、肥料、換種、除害、制造、運輸、防災問題以增加生產。解決了生產問題,還要注重分配公平,目的是供公眾使用。解決穿衣問題就要解決農業(yè)和工業(yè)問題,就需要政治力量,打破一切不平等條約,收回海關,保護本國工業(yè)。孫中山敏銳地洞察到中國近代制約民生的問題主要是土地問題和貧窮問題。他主張發(fā)展實業(yè)來振興經濟,平均地權和節(jié)制資本來防止貧富分化,雖然他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的科學路徑,但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下許多有益的東西[14](P156),對于中國共產黨民生幸福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啟迪和借鑒。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0.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列寧全集(第三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列寧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列寧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列寧全集(第三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列寧全集(第三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黃義英.中國傳統(tǒng)民生理論的特點分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0,(8).

      [12]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孫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4]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劉祖鑫)

      On the Origin of the Notion of Happy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OU Qingsheng

      (SocialSciencesDept,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Xinxiang, 453003,HenanProvince)

      The objectiv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s the pursuit for happiness of the people. The reason why the CPC has been adhering to this goal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ts history is that this notion has been an inherent one ever since its birth in 1921. While the pursuit for happiness of the people is a necessary idea of the classic Marxist literature, it is also an idea inherent in the long Chinese tradition and upheld by the modern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The CPC, as a Marxist party deeply rooted in the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 necessarily assumes this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ppy livelihood, origin

      2014 - 11 - 02

      豆慶升(1977—),男,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社會科學部,博士,校聘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歷史經驗。

      D2

      A

      1671 - 7406(2015)01 - 0088 - 05

      猜你喜歡
      民生問題孫中山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chuàng)作再評價
      別開生面先行者——孫中山的哲學創(chuàng)意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少兒美術(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能源富集區(qū)資源紅利與民生問題——以晉、陜、蒙為例
      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8
      架起民生與日常生活的橋梁—— “中國史上的日常生活與民生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
      民國時期孫中山郵票賞析
      團結(2014年4期)2014-02-28 17:03:51
      馬克思主義人的主體思想對當前中國民生問題的啟示
      孫中山民生主義的現代啟示
      潞西市| 高雄县| 罗源县| 格尔木市| 梅州市| 阳原县| 邻水| 固始县| 卢氏县| 双城市| 南郑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沅陵县| 沐川县| 枣阳市| 婺源县| 玉林市| 海盐县| 修水县| 贵德县| 乌苏市| 巴彦淖尔市| 牡丹江市| 台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潮州市| 安达市| 苏尼特右旗| 盐边县| 新干县| 巴彦淖尔市| 巴彦县| 武平县| 安吉县| 陈巴尔虎旗| 宜黄县| 泸西县| 环江| 临洮县| 雷州市|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