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時夏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無錫市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江蘇 無錫 214000)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困擾,特別是惡性腫瘤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往往因擔心疾病預后、經(jīng)濟問題、腫瘤疼痛、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等導致失眠。長期失眠導致多臟器功能紊亂及免疫功能低下,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康復及生活質(zhì)量,病困交加,形成惡性循環(huán),甚至使患者心理處于崩潰狀態(tài)。西醫(yī)臨床一般采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但用藥時間過長可引起頭暈、嗜睡、戒斷反應等不良反應,長期應用易形成耐藥,療效不理想。2012-04—2014-10,筆者采用扶正和胃合劑治療惡性腫瘤患者失眠30例,并與艾司唑侖片治療30例對照觀察,結(jié)果如下。
1.1 病例選擇
1.1.1 納入標準 ①確診為惡性腫瘤患者,預期生存期≥3個月;②患者已獲知患惡性腫瘤;③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1]中失眠的診斷標準;④匹茲堡睡眠質(zhì)指數(shù)量表(PSQI)總分值[2]>7分。
1.1.2 排除標準 排除嚴重心、肺、腎等臟器功能不全及其他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疾病者;既往有精神疾病、濫用藥物、酒精中毒史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等。
1.2 一般資料 全部60例均為我院腫瘤科失眠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齡45~75歲,平均(60.03±9.02)歲;胃癌9例,大腸癌6例,食管癌5例,肺癌4例,乳腺癌4例,肝癌2例。對照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 46~74歲,平均(61.07±8.94)歲;胃癌10例,大腸癌7例,食管癌4例,肺癌3例,乳腺癌3例,肝癌2例,鼻咽癌1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艾司唑侖片(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699)1 mg,每晚睡前服用,若7 d后睡眠改善則繼續(xù)保持劑量不變,若睡眠無改善則加量至2 mg。服用30 d。
1.3.2 治療組 予扶正和胃合劑(江蘇省無錫市中醫(yī)醫(yī)院制劑室備,蘇藥制字Z04002112,主要由潞黨參、豬苓、炒白術、谷麥芽、茯苓、茯神、薏苡仁、制半夏、陳皮、炙枇杷葉、炙甘草等組成)30 mL,每日3次口服。
1.3.3 療程 2組均連續(xù)服用30 d。囑患者治療期間禁止使用可能引起失眠或具有催眠作用的藥物、食品及飲料,作息有節(jié)。
1.4 觀察指標 采用PSQI量表對2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zhì)量改善情況進行評價。該量表共18個計分條,7個成分,包括睡眠質(zhì)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等,每個成分按0~3等級計分,累積各成分得分為PSQI總分,總分范圍為0 ~21分,總分越高,表明睡眠質(zhì)量越差[2]。
1.5 療效標準 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蛞归g睡眠時間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zhuǎn),睡眠時間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臨床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治療前增加不足3 h;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3]。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ˉ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30例,痊愈5例,顯效12例,有效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3.33%;對照組30例,痊愈2例,顯效8例,有效7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56.67%。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2 2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 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30 12.00 ±2.83 8.77 ±3.20*△對照組 30 12.30 ±2.96 10.67 ±3.02*
由表1可見,2組治療后PSQI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
惡性腫瘤患者,無論手術治療,還是化療、放療或是中藥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療,都會不同程度地使局部或全身氣血受損,臟腑功能失調(diào),傷及脾胃?!秲?nèi)經(jīng)》有云“胃不和則臥不安”,且中醫(yī)有關失眠的諸學說如“陰陽說”、“營衛(wèi)說”、“氣血說”等均與“脾胃”有一定聯(lián)系。脾胃運化失健,生化乏源,陰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則夜寐不寧。脾胃同居中焦,又為升降之樞紐,心腎相交、水火交濟必經(jīng)之所,有斡旋上下的作用。若心腎之氣不得中焦相助,使水火既濟功能受阻,升降失序,陰陽不交,陽不入陰,是以失眠而不寐?,F(xiàn)代有研究證實,人體消化功能紊亂,即“脾胃不和”狀態(tài)時,從胃腸道發(fā)出的沖動能興奮腦干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進而興奮大腦皮層,使人難以入睡[4];人體消化功能正常,即“脾胃相和”時,副交感神經(jīng)興奮,相應的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降低,人體易進入睡眠狀態(tài)[5-6]。
中藥扶正和胃合劑為著名中醫(yī)腫瘤專家趙景芳主任醫(yī)師微調(diào)平衡法抗癌的基本方[7],方中黨參益氣固本;豬苓育陰利濕,激發(fā)潛能;茯神寧心養(yǎng)神,以主調(diào)控;薏苡仁、谷芽、麥芽養(yǎng)胃醒中;炒白術、茯苓、制半夏健脾化濕;陳皮理氣健脾化濕;枇杷葉降氣暢中;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健脾和胃,理氣化濕,益氣扶正,脾胃相和,升降相因,氣血得以化生,精神得以安順?,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半夏、薏苡仁等有效成分具有安神、鎮(zhèn)靜的功效[8-9]。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采用扶正合胃合劑治療惡性腫瘤患者失眠效果明顯,能顯著改善其睡眠質(zhì)量,且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1]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S].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18-119.
[2]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75-378.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 輯[S].北京,1993:186.
[4] Nakae Y,Kagaya M,Takagi R,et al.Cold pain prolongs gastric emptyins of liquid but nat solid meal:an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study[J].J Gastroenterol,2000,35(8):593-597.
[5] Maes M,Lin AH,Bonaccorso S,et al.Higher scrum prolye endopetid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J Affect Disord,1999,53(1):27-34.
[6] Hallgren A,F(xiàn)lenstrom G,Nylander O.Interaction between neurokinin A,VIP,prostanoids,and enteric nerves in regulation of duodenal function [J].Am J Phsio1,1998,275(1pt 1):G95-103.
[7] 尤建良,趙景芳,周留勇.扶正和胃合劑治療四期胃癌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05,26(11):11-13.
[8] 張艷.論半夏安神治失眠[J].西部中醫(yī)藥,2012,25(11):43-45.
[9] 韓旭,高潔,韓冰冰.中藥薏苡仁現(xiàn)代臨床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yī),2014,35(9):127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