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婧
當前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面臨的主要困惑及模式完善對策
葛 婧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的發(fā)達和網絡的全面覆蓋,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數字圖書館打破了傳統(tǒng)圖書館的時空概念,將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應用到圖書館來管理圖書資源。本文從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面臨的困惑及模式出發(fā),重點闡述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的完善對策。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版權;對策
[作 者]葛婧,湖北大學圖書館。
當前數字圖書館發(fā)展迅猛,在出版權授權問題是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關于數字圖書館的版權問題我國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法律方面發(fā)展不夠完善,導致出現(xiàn)了大量的侵權問題和糾紛,作者的權益也沒有受到保護。因版權問題導致的糾紛不僅僅給當事人帶來了損失,對于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也非常不利,所以完善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迫在眉睫。
(一)數字圖書館版權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的范圍受限
數字圖書館版權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范圍受到限制。隨著網絡的發(fā)展,國家法律針對數字圖書館的使用進行了規(guī)定,在未經著作人同意的情況下,不得通過網絡、現(xiàn)實等手段對書中信息進行傳播、復制和使用。如已經使用需要向著作者支付一定的報酬。規(guī)定限制了合理使用范圍,阻礙了圖書的發(fā)展和信息的傳播,雖然保護了著作者的利益,但是卻大大減少了數字圖書館的優(yōu)勢和使用空間,嚴重影響了信息的共享和傳播。
(二)版權授權成本高效率低,“海量”授權短期難以實現(xiàn)
版權授權成本高效率低下是數字圖書館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信息網絡的發(fā)展,作品大量涌現(xiàn),數字圖書館面臨著海量授權許可,如果一一進行授權無疑是不現(xiàn)實的,而且將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授權效率也會非常低。而如果不進行授權又侵害了版權人的利益。我國集中管理組織發(fā)展的不成熟也導致了授權渠道少、成本高的問題。
(三)現(xiàn)有的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模式單一,尤其是強制許可制度缺乏
我國現(xiàn)存的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模式單一,主要有三種:直接授權模式、授權要約模式和代理授權模式。這三種模式都屬于傳統(tǒng)圖書館授權模式。對于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海量授權的特點,這三種模式并不是特別契合,具有針對性的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模式單一,尤其是缺乏強制許可制度。強制許可制度起源于英國。這種方式平衡了版權人和使用人之間的利益,同時促進了知識的共享和傳播,可謂一舉兩得。同時強制許可制度相較于傳統(tǒng)授權模式更加適用于數字圖書館的海量授權模式,而我國當前數字圖書館缺乏強制許可制度。
(四)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建設發(fā)展緩慢
首先,著作權管理體制官本位思想嚴重。悠久的歷史文化決定了我國官本位思想的嚴重,盡管民間集體組織不屬于政府管理機構,但是傳統(tǒng)思想導致我國大多數民間團體機構都在政府的支持之下或者是直接統(tǒng)治之下建立。機構的管理與政府有著非常大的相似之處。著作權管理組織同樣難以擺脫官本位思想,缺乏獨立的堅實的力量,自我意識相對薄弱,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團體。其次,著作權管理運行機制不成熟。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著作人和使用人之間發(fā)揮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缺乏市場運行機制,大部分情況下由政府進行通知管理,缺乏公開性和透明性。最后,組織覆蓋面較窄。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起步較晚,覆蓋面較窄,需要進行擴張,否則難以發(fā)揮其作用。
(一)適當擴大作品合理使用以及法定許可范圍
教育與科研目的使用作品是大多數國家版權法規(guī)定的合理范圍。我國版權法規(guī)定:供教學和科學研究使用的作品為合理適用范圍,不得以個人學習、出版發(fā)行為目的。
隨著網絡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合理適用范圍與現(xiàn)代的需求逐漸脫節(jié),適當擴大作品的合理使用對于數字化圖書館的發(fā)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數字圖書館面臨著海量的版權人和使用人,擴大作用合理適用范圍,規(guī)定以盈利為目的的范圍為不合理適用范圍能夠更簡單直接地達到管理的目的。數字化網絡圖書館可以放寬下載范圍,將公益性圖書設定為合理使用范圍,對特定的對象進行開放。
法定許可制度是著作權法為平衡著作權人和公共
利益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對著作權人的權利限制的主要手段。2012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法律規(guī)定不經過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需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在使用前要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二是要在使用的過程中注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和作品出處;三是要在使用一個月之后向相關部門支付費用。而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網絡社會的發(fā)展,適當擴大法定許可制度顯然更適合數字化圖書館的發(fā)展。
首先,法定許可制度維護了著作權人和社會的意義,而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法定許可范圍適當擴大能夠在保護作者權益的同時節(jié)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次,擴大法定許可范圍并未違反法律規(guī)定。最后,擴大法定許可范圍既滿足了學習者的求知欲、達到了資源的共享和知識的普及,又擴大了學者的知名度,實現(xiàn)了作品的價值。
(二)引入版權補償金制度,逐步減輕“海量授權”的壓力
1965年,德國提出版權補償金概念,是指作品因被版權之外的使用而造成了權益受到侵害,這時候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支付給版權人一部分補償費用,這就是版權補償金制度。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面臨著嚴重的侵害和威脅,網絡下載復制傳播作品給版權人的權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如果不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這種壓力,對于數字圖書館行業(yè)的發(fā)展將會有很大的影響。而版權補償金制度作為一種補償制度能夠給版權人提供一定的保障。引入版權補償金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海量授權”的壓力,保護版權人的權益。
隨著“海量授權”的壓力和數字圖書館復制的趨勢日益嚴重,我國引入版權補償金制度勢在必行。然而在引入版權補償金制度的時候不能照搬其他國家,應該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改善。學習德國全面征收私人復制補償金顯然在我國是不現(xiàn)實的。在我國版權補償金制度的建立需要根據作品使用次數來決定,而補償金如何分配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建立版權的默示許可制度,增加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的模式
傳統(tǒng)版權基本上是“許可權+禁止權”的結構,這種結構對于版權進行了很好的保護,能夠保護版權人的利益不受侵害,然而網絡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版權平衡結構不利于信息的交流溝通和共享,對于社會資源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如果將此種方式應用到數字圖書館中非常不現(xiàn)實,例如:如果每個掃描和復制數字圖書館作品的人都要通知版權人,那么是非常不現(xiàn)實的,不僅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聯(lián)系到版權人也具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建立版權默示許可制度非常重要。
數字版權默示許可制度之下,版權人有權申請報酬,當版權人向使用人提出報酬申請時,使用人需要向其支付一定的報酬,否則就視為侵犯版權。版權人也有權要求禁止作品被復制和傳播。實行版權默示許可制度能夠增加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模式,減少對版權人權益的侵犯,同時也符合網絡的傳播特點和方式。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默示許可制度能夠節(jié)約時間和成本,實現(xiàn)了信息共享,給廣大網民提供了學習的平臺,達到利益的雙贏。
(四)構建版權權利信息的集中管理系統(tǒng),加快著作權管理組織建設
我國數字圖書館發(fā)展較晚,沒有堅實的基礎和集中的管理系統(tǒng),發(fā)展不夠完善,所以數字圖書館的版權授權問題更加凸顯。我國的數字圖書館缺乏集中的管理和運營,完善當前的管理方式,加強集中管理對于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問題的解決有很大的意義。
早在19世紀,著作權管理就已經出現(xiàn),并且在國外發(fā)展兩百多年,已經形成成熟高效的運行機制,著作權管理維護了著作人的合法權益,保障了出版行業(yè)的正常運行。而在我國,著作權管理制度出現(xiàn)較晚,發(fā)展不完善,所以積極引入成熟的著作權管理對于版權問題的解決有重要作用。
構建版權權利信息的集中管理系統(tǒng),加快著作權管理組織建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成立正式的管理機構。對著作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集中管理,這樣做能夠大大改善數字圖書館版權海量授權的情況。其次,借助國際成熟的經驗建立作品信息管理系統(tǒng)。標準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不僅能夠集中管理數字圖書館,減少版權授權糾紛,凈化數字圖書館行業(yè),而且能夠準確有效地查找管理數字圖書館,提高管理的效率,節(jié)約人力物力,促進行業(yè)更好更快的發(fā)展。再次,減少集中管理組織與政府部門的關系。著作權集中管理組織的建設初期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但是當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應盡量減少與政府機構的來往。因為著作權管理組織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機構,其運營管理需要經過出版管理機構的批準,減少與政府部門的聯(lián)系和政府的干預有利于機構的發(fā)展。最后,不斷加強著作權集中管理組織的社會影響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和氛圍,加強著作權和法律知識的宣傳,定期開展著作權管理機構普及工作。同時,可以開展一些公益活動,例如:幫助經濟困難的作者,幫助山區(qū)孩子讀更多的書等來提高著作權管理組織的影響力。
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可以有效加強數字圖書館的集中管理,建設有效的著作權管理組織,解決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問題,為數字圖書館行業(yè)的發(fā)展掃清障礙。
綜上所述,網絡時代發(fā)展迅速的今天,數字化圖書館必然取代傳統(tǒng)圖書館,成為未來圖書館的主流趨勢,解決版權授權問題迫在眉睫。針對我國當前的數字圖書館管理方式和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完善的集中管理組織,完善當前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建立健全版權法法律法規(guī)。在網絡環(huán)境下,使版權問題規(guī)范合法化,在結合網絡時代和數字圖書館的
特點之下,建立適宜發(fā)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和管理組織,不斷使我國的數字圖書館與國家接軌,促進行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慧娟.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模式研究[D].河南大學,2012.
[2]王丹陽.國外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對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啟示[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3).
[3]王斌.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情報探索,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