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華 沈陽林
(沅江市安沅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 益陽市 413100)
沅江市地處洞庭湖腹地,是血吸蟲病流行重點疫區(qū)之一,為實現(xiàn)基本控制血吸蟲病流行的目標,在國家及有關(guān)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歷經(jīng)60 多年的水利及血防綜合治理,沅江市8 大堤垸堤防的防洪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重點垸、蓄洪垸防洪標準基本達到了20年一遇,一般垸防洪標準基本達到了10年一遇;血吸蟲病的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垸內(nèi)釘螺已逐步消滅,湖洲釘螺面積逐年縮小,人蓄易感地帶的疫情等得到有效控制,人蓄感染率明顯下降,居民血吸蟲病糞便陽性率由27.5%下降至2.95%,急性血吸蟲病發(fā)病基本控制流行,晚期血吸蟲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療?;仡欉^去的水利建設歷史,可以認為是一部治水與治蟲相結(jié)合的歷史,消滅或基本消滅血吸蟲病的每一個流行區(qū),都是水利與血防結(jié)合的成果。從國內(nèi)外的實踐證明,只有結(jié)合水利建設,從根本上改變釘螺滋生環(huán)境,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阻斷血吸蟲病流行,治水是治蟲的基礎(chǔ)。
水利工程結(jié)合滅螺措施的演變經(jīng)歷了從20 世紀50年代開展的圍垸整修、合垸并流,到60年代開始的湖洲圍墾、湖汊封堵,再到80年代因洞庭湖環(huán)境的變化而開展的改造環(huán)境進行滅螺的一個過程,從時段上大體可劃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洞庭湖的圍垸整修、合垸并流階段。時間從解放初期到1985年洞庭湖一期治理開始,這階段所進行的水利工程建設并無結(jié)合滅螺的意識。
第二階段:洞庭湖一期治理階段,時間從1985~1995年,這階段所進行的水利工程建設開始融入工程結(jié)合滅螺意識。
第三階段:洞庭湖二期治理工程階段至今,時間從1996年起,這時段所進行的水利工程建設不僅從規(guī)劃上把水利工程建設與滅螺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而且在工程實施上有了明確的血防滅螺目標,因而此階段的血防效益就更明顯,更有效。
水利工程建設從無意識結(jié)合滅螺,到水利工程建設與滅螺有機的結(jié)合,隨著時間推移、社會發(fā)展以及環(huán)境的變化,水利滅螺措施也隨之演變、發(fā)展與完善,水利工程滅螺措施從原則和方法上可分為兩個方面。
它以改造垸外沿堤易感地帶環(huán)境為主,針對不同的水情、地形和流行特點,采取各有側(cè)重的綜合水利工程治理措施,它包括:
(1)結(jié)合湖區(qū)防洪大堤建設,改造垸外易感地帶環(huán)境。
●大堤加高培厚工程。沅江市是一個以堤垸為主體的圩垸地區(qū),堤防是沅江人民的命根子,為抵御洪水的侵襲,近幾十年以來湖區(qū)人民一直在為大堤加高培厚而奮斗。在堤防加固的過程中,一方面通過人力和機械從外洲取土,使堤身加高,斷面培厚增大,內(nèi)外坡比放緩;另一方面通過機械從外洲取土吹填內(nèi)塘,使水面變?yōu)楹档亍?/p>
●合垸并流工程。過去的堤垸都是由眾多小堤垸分散組成,經(jīng)過1954年以來開始合垸并流工程而形成目前的大通湖垸、長春垸、共雙茶垸。通過截流堵壩使小垸合并成大垸,從而使原來垸與垸之間的河汊、灘地并入到了垸內(nèi)。
●湖洲圍墾及堵湖汊工程。沅江市是一個人多地少的農(nóng)業(yè)大市,20 世紀60~70年代為解決人民的生計問題,增加糧食產(chǎn)量,開展了大規(guī)模向湖洲、湖汊要耕地的墾荒運動,其方法是在緊臨大垸外洲或丘陵區(qū)邊緣湖汊,用土堤或攔洪壩將一定面積的湖洲或湖汊挽圍起來,用于耕作和漁業(yè)生產(chǎn)。1956年冬挽圍了永勝垸,1958年冬挽圍了凈下洲、茶盤洲,1959年冬挽圍了畔山洲,1960年冬挽圍了紅旗垸,1968年挽圍了護華洲,1970年冬挽圍了漉湖蘆葦場,1971年冬挽圍了新勝垸,1975年元月開始挽圍目平湖,1978年冬挽圍了附山洲,1983年冬挽圍了石磯湖。修建大小攔洪壩214 處。
(2)結(jié)合大堤混凝土護坡、防浪墻、亂石護坡改造工程建設,以凈化堤坡和降低垸外感染性釘螺密度。
(3)結(jié)合洪道整治、疏浚、掃障等工程項目,進行抬洲、降洲、翻耕。
(4)結(jié)合蓄洪安全建設,修筑順堤安全臺,建成血防隔離溝。
它以改變垸內(nèi)地理環(huán)境,使水流暢通,水位穩(wěn)定,地形地貌規(guī)則化,從而鏟除釘螺賴以生存的雜草,它包括:
(1)結(jié)合垸內(nèi)溝渠疏浚、溝渠硬化等水利工程建設,改變釘螺慈生環(huán)境。
(2)溝渠開新填舊工程建設,改變釘螺慈生環(huán)境。
(3)興建滅螺池,防止釘螺向垸內(nèi)擴散。
水利工程的實施,不僅加固了堤防,整治了險工險段,提高了堤防的防汛能力,而且結(jié)合滅螺消滅了釘螺,改善了人居環(huán)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綜合過去我們所實施的水利工程結(jié)合滅螺措施,其形式多樣,滅螺效果各異。
(1)大堤加高培厚工程滅螺效果評價。通過堤外取土,挖掉垸外釘螺外洲。從解放后至目前沅江市共加固防洪大堤295 km,治理有螺堤長295 km,有效地改造垸外血吸蟲病易感地帶外洲面積885 萬m2。
通過堤外取土,形成隔離溝,保持平順通暢,常年水淹,并結(jié)合平整洼地,使洲灘不再漬水,有效地阻隔了人群和牲畜入湖,疫情明顯下降。沅江市堤外隔離溝總長約65 km,水淹滅螺面積650 萬m2,通過填塘使堤內(nèi)腳水塘變?yōu)楹档?,填埋滅螺面積201.5萬m2。
(2)合垸并流工程滅螺效果評價。通過合垸并流工程,使原來垸與垸之間的河汊、灘地并入到了垸內(nèi),一方面并入垸內(nèi)的洲灘通過多年翻耕種植,釘螺密度及感染率逐年降低,直到全部消滅;另一方面內(nèi)河因水位穩(wěn)定,因長期水淹不利于釘螺繁殖而達到消滅釘螺的目的。大通湖垸合垸并入垸內(nèi)的塞陽河,共雙茶垸合垸并入的八形汊河、北港長河等,共治理有螺面積達0.17 萬hm2(2.6 萬畝)。
(3)湖洲圍墾及堵湖汊工程滅螺效果評價。湖洲圍墾工程滅螺是洞庭湖行之有效的辦法,以往滅螺面積的90%以上都是靠湖洲圍墾來完成的。有螺外洲經(jīng)圍墾后并入垸內(nèi),釘螺的生存環(huán)境得到改變,經(jīng)翻耕種植,將釘螺深埋土中,并結(jié)合對不能進行翻耕的區(qū)域采取一些如挖新填舊,藥物滅螺等綜合措施,幾年后釘螺密度及感染率逐年降低,直至全部死亡。據(jù)統(tǒng)計沅江市從解放以來湖洲圍墾滅螺面積為8 508 hm2(127 623 畝)。
堵湖汊工程通過堵壩使湖汊水位穩(wěn)定在較低水平,水位線以上的釘螺因干旱和土地墾種得到消滅,水位線以下的釘螺因湖汊內(nèi)水位穩(wěn)定,且長期被水淹不利于繁殖而達到消滅的目標的。沅江市丘陵區(qū)共修攔洪壩214 處(不包括一線大堤大壩),堵湖汊工程滅螺面積約為0.1 萬hm2(1.5 萬畝)。
(4)結(jié)合大堤混凝土護坡、防浪墻、亂石護坡改造建設工程滅螺效果評價。大堤混凝土護坡通過硬化,堤外坡面泥沙淤積少,長草面積少,徹底改變釘螺滋生環(huán)境,從而達到滅螺的目的。沅江市共有一線大堤314 km,已混凝土護坡109.424 km,滅螺面積1 901 547 m2。
對于防浪墻,沅江市建設長度共30 km,位于大通湖垸南大北堤,大堤樁號為129+478-159+478,防浪墻墻體高2.0 m,底部高程35.5 m,頂部高程37.5 m,一方面通過防浪墻的建設,為人蓄下湖設置了一道障礙,從而減少人畜入湖數(shù)量和人畜血吸蟲感染率,據(jù)統(tǒng)計南大北堤自從興建了防浪墻以后居民入湖數(shù)量及血吸蟲感染率下降了90%,牲畜入湖數(shù)量及血吸蟲感染率下降了80%多;另一方面結(jié)合對南大北堤亂石護坡的改造,使釘螺賴以滋生的縫隙封閉,堤外坡易感地帶感染性釘螺密度減少了70%。因而南大北堤防浪被業(yè)界譽為“一墻三益”,即防洪、血防、滅鼠三效益。
(5)洪道整治、順堤安全臺工程滅螺效果評價。洪道疏浚工程:通過對草尾河,黃土包的疏浚,使堤外洲護堤地吹筑至最高有螺線高程以上。一方面使堤外洲護堤地內(nèi)釘螺得到深埋,達到滅螺目的;另一方面堤外洲護堤平臺高程超過最高有螺線高程,釘螺無法生存;第三通過對草尾河,黃土包的疏浚,使河岸邊灘高程降低,達到水淹滅螺的目的,沅江市洪道疏浚工程滅螺面積約為86.67 hm2(1 300 畝)。
洪道掃障工程:主要是外洲蘆葦掃障工程,外洲蘆葦掃障后通過對洲灘進行逐年翻耕,使釘螺埋入土層中,從而達到滅螺的目的,沅江市洪道掃障工程滅螺面積約為566.67 hm2(8 500 畝)。
順堤安全臺工程:通過從外洲取土,使堤內(nèi)或堤外形成一個寬(50~100)m,高程達到保證水位線以上的安全平臺。這些年來沅江市共雙茶垸興建了白沙臺、坪塘嶺臺、泗湖山臺、新華臺及幸福二臺,保民垸興建了保民一臺、保民二臺。順堤安全臺工程一方面通過挖泥船使外洲有螺土吹填至安全臺,釘螺深埋安全臺頂面以下,從而達到滅螺的目的;另一方面外安全臺臺底洲灘釘螺深埋安全臺下,釘螺得以消滅;再一方面挖泥船吹填,在外洲形成一定寬度、長度的隔離溝,既提高了洪道的過洪能力,又能阻隔人畜上洲,達到水淹滅螺和減少人畜血吸蟲感染率的血防目的。順堤安全臺工程滅螺面積約為83.33 hm2(1 250 畝)。
(1)垸內(nèi)溝渠疏浚、溝渠硬化等水利工程滅螺措施效果評價。垸內(nèi)溝渠疏浚工程通過鏟草,清淤、坡面整理,加快水流速度,消除釘螺慈生的環(huán)境,并將有螺土進行深埋,從而達到滅螺的目的,沅江市近些年來每年都會保持對110 km 以上的溝渠進行疏浚,為垸內(nèi)滅螺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溝渠硬化工程通過硬化改變釘螺慈生的環(huán)境,加快水流速度,從而達到滅螺的目的,沅江市溝渠硬化不足10 km,目前仍處于開始階段。為鞏固溝渠硬化工程滅螺成果必須注意兩個方面:一個方面要定期對硬化溝渠進行清淤,除草,修補裂縫和崩塌;另一個方面溝渠硬化的高度必須覆蓋釘螺滋生的范圍,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滅螺效果。
(2)溝渠開新填舊工程滅螺措施效果評價。溝渠開新填舊工程是將有螺溝渠廢除,然后將新開溝渠的無螺土填入舊溝渠中,使舊溝渠中的釘螺深埋土中,從而達到滅螺的目的。從實踐的效果來看,溝渠開新填舊工程滅螺措施效果最佳。沅江市近幾年來實施的小農(nóng)水工程、農(nóng)開工程以及國土復墾工程,都為垸內(nèi)滅螺作出了貢獻。
(3)滅螺池工程滅螺措施效果評價。沅江市從20 世紀20年代初開始滅螺池工程建設,到目前共建設滅螺池48 處,其中大通湖垸22 處,共雙茶垸19 處,長春垸、永新垸各2 處,凈下洲垸、畔山洲垸、保民垸各1 處。滅螺池分為兩種形式,閘后沉淀式及深層取水式。40 處滅螺池有38 處為閘后沉淀式,2處為深層取水式(大通湖垸的三碼頭閘及向陽閘)。
閘后沉淀式滅螺池工程滅螺原理是通過在閘后設置沉淀池,擴大閘后過水斷面,降低過水流速,并在沉淀池后設置攔螺墻,布置好攔螺網(wǎng),使入垸釘螺沉于沉淀池內(nèi),待枯水季節(jié)時再采取藥物對釘螺進行查殺,從而達到滅螺的目的。
閘前深層取水滅螺池工程滅螺原理是通過從外閘門口向前按一定坡比延伸管身至河中深水處,取水口處高程低于當?shù)刈畹凸浪唬l取水時因釘螺飄浮于水面之上而杜絕入垸,從而達到防螺的目的。為保證深層取水滅螺池工程的功效,在取水口處設有防水流旋渦裝置,在外閘門處設有減壓井設施。
據(jù)現(xiàn)場觀測,閘后沉淀式滅螺池工程均發(fā)揮了沉螺作用,在沉螺池出口查不到釘螺,沉螺池內(nèi)釘螺回收率大于70%。閘前深層取水滅螺池工程防螺效果最佳,垸外釘螺入垸率為零。
經(jīng)過多年來水利結(jié)合血防的工程實施,有效地攔截了釘螺的流動,抑制了釘螺在垸內(nèi)繁衍生長,減少了與人體接觸的機率。實施的專項工程對控制釘螺的滋生、繁衍更是功效獨具,但由于血防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反復性特點,我們必須思想不松、工作不停,為早日實現(xiàn)血吸蟲傳播控制達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