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花
夏玉米種植六項關鍵技術
張艷花
貼茬播種,盡量做到當天收麥當天播、上午收麥下午播。
應選擇已通過國家審定、適宜我縣種植、高產潛力大、抗逆性強的玉米種子如鄭單958、華農138、美豫5號、洰豐339、肅研480等玉米新品種。播種前搞好種子包衣或拌種工作,保證出苗質量、預防苗期病蟲害。
玉米黑粉病和根腐病防治:用2.5%適樂時種衣劑10克兌適量水拌玉米種10公斤;或用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每公斤種子用量為1—2毫升。
地下害蟲防治:50%辛硫磷乳油用藥量為種子量的0.2%;或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13克拌玉米種1.5—2公斤,拌勻后晾干播種。
以上殺蟲劑和殺菌劑可以混合拌種,達到防病治蟲的目的。拌種要先拌殺蟲劑,等晾干后再拌殺菌劑,要現(xiàn)拌現(xiàn)用。
選擇耐密型品種,適當擴大行距、縮小株距、增加密度。一般大穗型稀植品種播種密度在3500—4000株/畝,大穗型密植品種播種密度在4000—4500株/畝,超高產地塊可增加到4500—5000株/畝,甚至達到5000株/畝以上。種植形式以60厘米等行距為主。
大力推廣種肥、苗肥施用技術,促使玉米形成壯苗。按照畝用4—6公斤純氮、3—5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鉀并配施硫酸鋅1公斤左右做種肥或苗肥施用,生育期內分別在大喇叭口期、灌漿期追施純氮6—8公斤及2—3公斤。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施肥要點: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在喇叭口期、吐穗期、灌漿期分三次追施含大量元素水溶肥,每次隨水追施量10公斤。
貼茬播種玉米,播種后要及時澆、噴好蒙頭水,補充土壤水分,保證種子正常發(fā)芽出苗。玉米出苗后如遇干旱天氣,要及時澆水或噴水,保證充足墑情,確保玉米苗期正常生長發(fā)育。
1、蟲害
粘蟲、棉鈴蟲、灰飛虱、薊馬、瑞典蠅、耕葵粉蚧等是常年發(fā)生的苗期害蟲。防治粘蟲、棉鈴蟲可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2.5%氯氟氰菊酯50—75克/畝,兌水30—50公斤噴霧防治。針對瑞典蠅的發(fā)生危害特點,強調在玉米剛出苗(即一葉一心)時,畝用15%高氯·毒死蜱乳油50毫升或1.8%阿維·高氯乳油100毫升噴霧防治,如果田間出現(xiàn)被害株,危害嚴重的要及時拔除,危害輕的環(huán)狀株要將株尖剪斷。玉米耕葵粉蚧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及時進行灌根。
二點委夜蛾是近幾年新發(fā)生的、部分地塊危害較重的玉米苗期害蟲,應作為查治重點,防治方法:
(1)農業(yè)措施。麥收后及時清理麥秸或粉碎秸稈,破壞二點委夜蛾幼蟲的適生環(huán)境。也可在玉米出苗后及時將麥秸清理到大壟間,玉米苗周圍要清潔干凈。
(2)化學防治。提倡早期噴霧防治田間成蟲和低齡幼蟲,即在成蟲高峰期發(fā)現(xiàn)田間蛾量突增時,及時噴施殺蟲劑進行防治,蛾量大時隔5—6天再噴一次。用48%毒死蜱1500倍液,可結合封地面的除草劑噴施。田間發(fā)現(xiàn)危害且蟲齡較大時,采取毒餌誘殺法:畝用48%毒死蜱乳油200毫升+敵敵畏250毫升+碎青菜葉4—5斤(或雜草)+15斤炒香的麥麩,兌水到可握成團,順壟撒小堆,不要撒到玉米上。在大齡幼蟲危害嚴重時采取應急防治措施藥劑噴淋法:用48%毒死蜱乳油1斤加辛硫磷6兩,隨澆水灌入田中;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用直噴頭順壟噴根莖部,每株50毫升藥液。注意噴施苗后除草劑前后7天不能使用有機磷農藥,應改用菊酯類農藥1500倍噴淋。
2、病害
苗期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根腐病。病毒病由灰飛虱和蚜蟲傳播,應注意除蟲防病。預防病毒病可在玉米一葉一心期,用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或寧南霉素600倍液加殺蟲劑噴霧,7—10天噴一次,連噴2次;在病毒病發(fā)生初期,除蟲治病的同時,加入適量葉面肥,可提高防治效果;此外,還可在間苗定苗時采取拔除病株、保留健株的農業(yè)措施。防治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毫升藥液。
3、雜草防除
(1)對于播種前雜草已出土長大并且密度大的地邊、壟溝等處,可用克蕪蹤(百草枯)或草甘磷等滅生性除草劑噴霧挑治,也可與封地面除草劑同時使用。
(2)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處理,可畝用40%乙·莠合劑200—250克或42%異丙草·莠250—300克等,兌水40—50公斤噴霧。
(3)玉米2—5葉期,雜草2—5葉期,畝用25%硝磺·莠去津200克或畝用15%硝磺草酮80克+38%莠去津160克,兌水30—50公斤莖葉噴霧。
特別注意:噴施玉米苗后除草劑時,嚴禁隨意加大用藥量,嚴禁加入殺蟲劑混噴,且噴藥前后7天內也不能使用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以免出現(xiàn)藥害。
(作者單位:正定縣農業(yè)畜牧局技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