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是華南地區(qū)重要蔬菜種類,由于其營養(yǎng)價值高,且近年的研究表明,苦瓜果實提取液在預防治療多種疾病上有明顯療效,因此,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市場需求量大。近年來,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地開展了苦瓜雜交育種工作,選育出不少雜交一代新品種。根據我們多年的苦瓜人工雜交制種實踐,現將制種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制種基地選擇。實踐表明,選擇好制種基地是苦瓜雜交制種成功的保證。優(yōu)良的苦瓜制種基地應設在最適合苦瓜生長發(fā)育的生態(tài)區(qū)內。
苦瓜喜溫,較耐熱,不耐寒,在夏季較高的溫度下,仍能正常開花結果,對土壤和空氣溫度要求較高,不耐澇,忌積水。在陰雨連綿天氣里易導致生長不良和病蟲害發(fā)生。因此,苦瓜制種地應選擇光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變、氣溫適宜,且勞動力充足的地區(qū)為好。南方地區(qū)應盡量避免選擇開花授粉期間陰雨連綿的地區(qū)。制種地周圍100米以內不得種苦瓜的其他品種。
2.制種田栽培管理。①催芽播種。在福建苦瓜雜交制種可選擇春植或秋植。春植播期為2~3月,采用保護地營養(yǎng)袋育苗。秋植播期為7月,直播或營養(yǎng)袋育苗均可。父本應比母本提前7~10天播種。
苦瓜種子種皮較厚,應先行浸種催芽。種子在清水中浸泡12小時后置于30度恒溫箱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將種子漂洗一次,以防長霉。經3~4天種子露芽時即可播種。
②整地作畦。定植苦瓜的地塊要選擇前作為水稻田、近三年未種植過苦瓜的地塊,定植前畝施人腐熟有機肥1500千克作基肥、過磷酸鈣50千克作基肥。南方地區(qū)作畦要求深溝高畦,按寬1.8~2.米(包溝)、高50厘米起畦,于畦中間開1條深溝施基肥。
③定植。春植苦瓜在苗具2~3片真葉時、秋植在一片葉時定植。定植株行距為50厘米,每畝約栽1200株。春植采用地膜覆蓋栽培,以提高地溫,減少雜草從生。父母本種植比例為1:10。
④追肥及搭架。定植緩苗后,及時用人畜糞尿追肥一次。在苦瓜開花前及結果后一般用改良型人字架或水平架。主蔓長50厘米時搭架,及時引蔓上架,使蔓葉均勻分布,摘除1米以下的側蔓。1米以上的主蔓其側蔓留3條,其余側蔓一律減去;及時除去下部老葉及過多的芽和雄花蕾。追肥約2~3周施一次,共施8~10次。整個生育期追肥每畝共施人畜糞尿4000千克純氮25千克及磷鉀各12.5千克。
⑤病蟲害防治。南方苦瓜制種地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可分別用粉銹寧、多菌靈及西瓜重茬劑防治。害蟲主要有蚜蟲、瓜實蠅,尤以瓜實蠅為害為重。蚜蟲可用吡蟲啉,瓜實蠅可輪流選用樂斯本、溴氰菊酯、抑太保等農藥隔7天噴一次,共噴3~4次,亦可采用紙袋套果防蟲。
3.雜交制種技術。①父母本檢驗。在雜交工作開始前,必須對父母本尤其是父本進行檢查,拔除與親本品種特性不符的植株,千萬不能漏拔以保證雜交制種純度。
②選花套袋。于受粉前一天下午,選取父本田中翌日將開放的雄花花蕾和母本田中翌日將開放的雌花蕾用舊報紙做的小紙袋進行套袋,也可將父本雄花蕾取回室內用濕毛巾包住置于溫暖處保濕,以備次日授粉用。
③人工授粉。開花當天下午,取出前一天置于室內的父本雄花或將田間套的父本紙袋取下采取雄花,取下母本雌花紙袋,將雄花瓣反卷或去除,使花藥與柱頭輕輕接觸,一般每朵雄花可授3朵雌花,授粉結束后隨手清除未經授粉的雌花或小瓜。授粉后4~5天及時拆除紙袋,以免小瓜變形。主蔓上第一朵雌花因坐瓜節(jié)位低,生長發(fā)育不良,一般予以摘除。授粉從第二朵雌花開始,每株母本一般雜交授粉8~10個雌花,留瓜8個左右。
4.種瓜采購。苦瓜花后20天左右成熟,待種瓜瓜皮由本色轉為黃紅色時即可收,采收要勤,成熟一個,采收一個,以防瓜皮裂開種子落地。將種瓜放到通風處,堆放后熟2天。無標記的瓜堅決不收。將后熟種瓜剖開,取出種子,裝入紗布袋后于清水中搓洗,即可將種子與瓜囊分開。種子應置于竹席上在通風處晾干,切忌在水泥及金屬器皿上于烈日下暴曬,以免影響發(fā)芽率。
350003 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良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