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路
春秋時候,楚國有個叫卞和的人,在荊山得到了一塊玉璞,玉璞里面蘊藏有美玉,不是普通的石頭。
卞和把它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加工玉石的匠人鑒別一下,匠人不識貨,認為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于是,楚厲王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卞和的左腳。
楚厲王死后,楚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玉璞,但鑒別的結(jié)果仍然說只是普通的石頭,卞和又被砍去了右腳。
后來楚文王繼位,卞和抱著玉璞在荊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淚都流干了,眼睛里哭出了血。文王派人問他為何哭得這樣悲痛,卞和說:“我所傷心的并不是被砍去了雙腳,而是這個世道是非不分、黑白顛倒。這明明是塊寶玉,卻被認為是石頭;我本來是一心為國的忠貞之士,卻被認為是欺君罔上的無知狂徒——這是最使我傷心的??!”
楚文王讓匠人剖開玉璞,果然得到一塊上等的美玉,為了表彰卞和獻玉的功績,就將這塊美玉命名為“和氏之璧”。
從此,和氏之璧成為稀世之寶。到了戰(zhàn)國時期,和氏之璧被趙惠文王得到了,秦昭王聽說之后非常想要,派人給趙惠文王送去一封信,信上說: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之璧”。因此,便有了“價值連城”這一條成語,形容物品十分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