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物波譜譜形和特征與地表物質成分、物理狀態(tài)(粗糙度、陰影等)、觀測幾何條件(光源—地物—探測器的相互幾何關系)等因素有關,人們對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地物波譜特征的知識是支撐遙感信息提取與各行業(yè)應用的基礎與支撐。長期以來,這些知識的獲取主要依靠大量的波譜測試以及歸納總結。然而,隨著遙感技術定量化、精細化的不斷發(fā)展,數值模擬技術逐漸成為人們深入了解光線與傳輸介質(陸地、水體、大氣等)相互作用機理的有力工具,發(fā)展了針對不同行業(yè)應用的多種模型,如大氣輻射傳輸模型、植被輻射傳輸模型、幾何光學模型等。
中國地質調查局航遙中心高光譜課題組依托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開展了巖礦光譜數值模擬技術開發(fā)工作,并成功應用于月壤光譜的模擬??蓪崿F對不同礦物組成、粒徑、觀測幾何條件下光譜的高精度模擬。對50余條Apollo月壤光譜模擬結果表明。模擬光譜與實測光譜吻合程度很高(相關系數均大于0.99),模擬的礦物含量與實測含量相關性較好(相關系數均大于0.89),模擬與實測的粒徑分布范圍一致。在光譜、礦物含量、粒徑3個方面同步達到高精度模擬,是檢驗模擬技術精度與可靠性的基本判據,表明技術的模擬精度達到了較高的程度。基于開發(fā)的模擬技術,對月球遙感探測領域廣泛應用的信息提取方法進行了分析,厘清了方法的機理、界定了方法的適用范圍、明確了方法的的誤差。
該技術在巖礦光譜機理分析、遙感巖礦信息提取精度評價及新技術開發(fā)、遙感器技術指標科學優(yōu)化設計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項目組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fā)復雜地形條件下輻射場與遙感數據模擬技術,支撐遙感技術在國土與礦產資源調查領域的深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