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東
肺結核是慢性傳染性、消耗性疾病,由于該病病程一般較長,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下降,多數(shù)患者的X線及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臨床上采取經(jīng)驗性治療是預后較好,抗結核藥物、免疫抑制劑、廣譜抗生素應用等因素,造成肺結核患者極易并發(fā)真菌、細菌等病原體感染,而肺結核患者合并重癥肺炎時,臨床上治療困難,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1]。肺結核合并真菌性肺炎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嚴重者可影響生命,所以對肺結核合并真菌性肺炎應積極控制[2]。本研究選取肺結核合并肺炎患者臨床資料,探討莫西沙星用于治療肺結核合并肺炎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鞍山市千山醫(yī)院收治的肺結核合并肺炎患者54例,隨機均分成2組(n=27)。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54.3±3.5)歲。治療組男14例,女13例;對照組男13例,女14例。本研究中的病例均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咳嗽、發(fā)熱、氣喘、咳痰、胸痛、咯血,肺部聽診為干濕性啰音;X線表現(xiàn):呈廣泛斑點斑片模糊影,兩肺紋理增粗紊亂。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清晨常規(guī)進行漱口后,患者深呼吸后用力咯吐深部痰液,于無菌器皿內痰培養(yǎng);支氣管保護性刷檢涂片組織學或BALF檢查發(fā)現(xiàn)細菌、真菌或孢子,并且連續(xù)3次檢查得到同一病原微生物則可判為并發(fā)細菌或真菌性肺炎。
1.3 療效評價標準 停藥后記錄2組的治療前后細菌檢出率、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療效判定:(1)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緩解至全部消失;(2)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減輕;(3)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
1.4 治療方法 2組均在給予常規(guī)的吸氧、解痙祛痰等對癥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給予莫西沙星(Bayer Vital GmbH,國藥準字J 20100158)0.4 g/d,對照組給予阿奇霉素(PLIVA CROATIA Ltd.,H 20110244)0.5 g/d。2組均以 7 d作為 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進行檢測。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2組正態(tài)計量數(shù)據(jù)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14例(51.85%),有效12例(44.44%),無效1例(3.70%),總有效率為96.30%;對照組顯效11例(40.74%),有效 11例(40.74%),無效 5例(18.52%),總有效率為81.48%;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后,治療組的病原檢出率為0例(0.00%),對照組病原檢出率為5 例(18.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 不良反應結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有3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1.11%,治療組患者有1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3.7%,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莫西沙星(拜復樂,Moxifloxacin),化學式為C21H24FN3O4,屬于第四代氟喹諾酮類藥物[4],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廣譜的殺菌藥物。研究表明,莫西沙星殺菌效果相對較強,對于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厭氧菌、支原體、衣原體以及一些不常見的致病菌都具有較好的殺菌效果[5-6]。目前,由于臨床中第三代頭孢菌素大量使用,出現(xiàn)了許多含有超廣譜β-內酰胺酶主要成分的耐藥細菌,因此使抗生素耐藥性不斷提高。由于莫西沙星其氧基替換了C 8位,因此提高了殺滅β-內酰胺酶類耐藥菌的效果。并且莫西沙星生物利用性較好,到達峰值時間短,半衰期較長,藥物濃度在呼吸道組織中高于血漿中的濃度,因此非常適合用于肺結核合并肺炎感染。莫西沙星的主要特點是在體內代謝的半衰期相對較長可達12 h[5],這也保證了莫西沙星在體內的藥物作用效果比較持久,而且該藥物的脂溶性相對較高,口服后生物利用度可達90%,對于組織或細胞的穿透性均較好,故在患者的病灶周圍的藥物濃度一般較高,從而能起到較好的殺菌效果[6],并且該藥物的不良反應少,對患者的肝臟及腎臟功能影響較小。目前,莫西沙星在臨床上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藥,其治療效果已經(jīng)在國際上得到了臨床試驗的證實[7-9]。
綜上所述,臨床上將莫西沙星用于肺結核合并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該藥物無明顯不良反應,同時可以顯著提高這類患者治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陳妍,雷霆,繆李麗,等.莫西沙星聯(lián)合抗結核藥治療耐藥性結核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2):269-270.
[2] 李維芳,李鋒.莫西沙星治療干酪肺炎型肺結核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35):58-59.
[3] 何志宇,馬朝陽.左氧氟沙星與莫西沙星治療老年AECOPD的療效研究[J].臨床肺科,2013,18(10):1791-1792.
[4] 李忠梅,鄭昊,王玲,等.莫西沙星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31(6):351-353.
[5] 張玲莉,郭勝利,翟守恒.利福布汀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6):34-35.
[6] 岳華山,謝松梅.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研究[J].臨床肺科,2013,18(9):1664-1665.
[7] 吳志強,謝松梅.靜脈注射/口服莫西沙星和靜脈注射頭孢曲松/口服頭孢呋辛酯治療院內獲得性肺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3,18(4):424-426.
[8] 張恩花,劉玉峰,田紅,等.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社區(qū)獲得性肺炎95例對比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41(7):32.
[9] 黃志來.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臨床效果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4,20(2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