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所膨脹波紋管護壁技術成功完成超深孔護壁
[本刊訊]不久前,中國地質調(diào)查局勘探技術研究所(勘探所)膨脹管項目組在廣西南丹馬鞍山孔明銀鉛鋅礦區(qū)ZK703孔Φ76mm孔段內(nèi),采用膨脹波紋管技術在1035m深處護壁成功。這是膨脹波紋管護壁技術首次應用于超深孔,為膨脹波紋管超深孔護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膨脹波紋管護壁技術是由勘探所研發(fā)的解決各類鉆探事故的一項護壁技術。該技術于2014年9月首次在四川宣漢地下100 余米漏失段完成護壁堵漏任務。2014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球物理勘察院承擔施工的南丹馬鞍山孔明銀鉛鋅礦區(qū)ZK703孔鉆至孔深1035m處發(fā)生嚴重孔內(nèi)坍塌,導致該孔無法正常鉆進取心作業(yè),施工方連續(xù)5個月采取泥漿調(diào)配、人造水泥孔壁等多種事故處理措施后仍未取得較好效果,施工工期受到嚴重影響,若再無有效護壁措施,該孔即將報廢,施工單位面臨巨大經(jīng)濟損失。由于膨脹波紋管護壁技術已擁有成功案例,廣西地球物理勘察院于2015年3月向勘探所求助。經(jīng)過技術人員近2個月的艱苦奮戰(zhàn),解決了超深孔孔斜、抬頭石、孔壓及懸掛等技術難題,最終經(jīng)2次分段護壁成功解決了孔內(nèi)坍塌事故。護壁完成后繼續(xù)鉆進直至終孔(終孔深度1200.27m)并已通過驗收。
膨脹波紋管護壁技術經(jīng)過淺孔堵漏和超深孔坍塌護壁的成功應用,使膨脹波紋管技術工藝逐漸完善,為該技術走向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