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歆 陳亞英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玩玩、比比等活動,初步了解噴泉形成的簡單原理。
2.能細心觀察,大膽操作,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現象。
3.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盆、水、可樂瓶(頂部鉆孔)、每人兩根吸管(一根直,一根彎)、毛巾。
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趣,引出課題
師:瞧!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瓶子里裝著水,除了水,上面還有什么?有了洞洞,瓶子里的水會怎么樣呢?
師:老師有個本領,能讓這個瓶子變成一個噴泉,你能嗎?想不想試試?
(評析:活動一開始,開門見山、設疑激趣,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又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自主探索,領悟新知
1.徒手制作噴泉。
師:孩子們成功了嗎?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把瓶子里的水噴出來的?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并演示玩法。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都想出了好辦法,用力擠瓶子、砸瓶子做出了噴泉。
師:除了這樣做,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來制作噴泉呢?
2.借助材料制作噴泉。
師:老師這兒有兩根吸管,你能用它幫忙做出噴泉來嗎?動手試試看。
師:孩子們成功了嗎?你是怎么做的?
請個別幼兒演示操作自己的方法。
師:同樣用了兩根吸管,為什么有的孩子成功,而有的卻不成功呢?問題在哪里呢?請小朋友們兩兩合作,玩一玩,找一找,成功的秘訣在哪兒呢?
師:誰來說一說,你發(fā)現了嗎?
師小結:原來,要想把噴泉做成功,是有秘訣的,首先把直的吸管放在水里,彎的吸管呢?插入瓶內,但是不能碰到水,然后對著彎的吸管吹氣,就能做出噴泉來啦。
師:小朋友們真棒!很快就找到了制作噴泉的方法和技巧了,想不想再來試一試?
幼兒再次操作。
3.開展噴泉比賽。
師:這次噴泉都成功了吧,為什么水能從吸管里噴出來,變成噴泉呢?
師小結:是的,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但是它會占地方,而且它很有力氣,我們對著吸管吹氣,空氣就跑到了瓶子里,把水擠了出來!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噴泉。
師:我們會做噴泉了,想不想來個比賽?比一比,看誰的噴泉噴得高,噴得遠?
請幼兒自由組合,兩人一組進行噴泉比賽。
師: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比賽結果及噴泉噴高的原因。
結論:對著吸管用力地吹氣,就能讓噴泉噴得高、噴得遠。
(評析:從徒手制作噴泉、借助材料制作噴泉到開展噴泉比賽,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相輔相成。自主操作貫穿始終,讓孩子們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去發(fā)現、去分析、去思考,從而找到答案。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既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希望嘗試的欲望,又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還培養(yǎng)了他們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方法和技巧。)
三、活動延伸,拓展提高
師:剛才我們對著吸管吹氣,就做成了噴泉,那如果我們對這吸管吸氣呢?又會有什么奇妙的事情發(fā)生呢?
師:如果兩根吸管都伸進水里,能不能做出噴泉來呢?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一玩、試一試,下次我們一起討論,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