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梁山的“秀才寨主”王倫——兼及梁山寨主變動與“山寨政治”轉(zhuǎn)向*

      2015-03-28 18:36:14林榕杰
      菏澤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寨主王倫吳用

      林榕杰

      (太原理工大學(xué)政法學(xué)院,山西太原030024)

      王倫是梁山首位寨主,梁山山寨在其坐頭把交椅時得到初步發(fā)展。他先是不愿接納林沖上梁山,后又想將晁蓋、吳用、劉唐等人拒之門外,但最終反被林沖與晁蓋等聯(lián)手除去。自古以來,秀才(或類似讀書人)落草者代不乏人,但成為寨主者很少。研究這位秀才寨主王倫,不僅可以使我們更深入地掌握梁山頭把交椅的歷史以及“山寨政治”的形成、發(fā)展,還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小說中各種不同類型的寨主。王倫被殺,并不僅僅意味寨主之位的變動,此后“山寨政治”在諸多方面出現(xiàn)變革,包括確立對江湖好漢開放的進人原則以及“以忠義為主”的價值原則。

      當前學(xué)界對王倫研究較少,一是因為重視程度不夠,二是因為《水滸傳》中有關(guān)王倫的篇幅本來就比較小。①本文將結(jié)合對梁山寨主變動與“山寨政治”轉(zhuǎn)向的研究,對王倫做出比前人更為詳盡的論述。

      舊語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應(yīng)是指秀才領(lǐng)頭造反,難以成事。《水滸傳》中先后有幾位秀才(或落科舉子)出場,包括王倫、吳用、蔣敬、蕭讓等。王倫綽號“白衣秀士”,所謂“白衣”是指他未曾及第——小說作者以此作為其綽號還是有深意的,可以認為“白衣”與“秀士”是把握其個性的兩個關(guān)鍵詞。與眾多秀才不同,王倫的特殊性在于他原本習(xí)文,不過“胸中又沒文學(xué)”(按照林沖后來的說法),后棄文就武,并到東京應(yīng)過武舉,但未通過,可見他武藝一般。他或可稱為“文不成武不就”。

      王倫這種人做過科舉夢,但這種夢想終于破滅。后來他較為落魄,要靠柴進接濟。他為落第而生“鳥氣”,加上沒有其他合適的出路,于是選擇在梁山落草為寇。他并非如林沖那樣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其落草帶有相當大主動性。一般而言,落草越主動者,也就越早走上“梁山之路”。

      王倫并無大志,上山不過是為占塊好地方安身,充當打家劫舍的“小盜”,而非攻城略地乃至改朝換代的“大盜”。他選擇梁山這個地方,說明他有一定眼光,因為此處易于防守且適合于攔路搶劫。②但是從另一角度看,如果他占據(jù)的是不重要的小山頭,或許就不會被晁蓋等人奪去了——不過可能易于被官府剿滅(或被其它山寨兼并)。

      應(yīng)該說王倫并非一無是處者,否則也不會成為梁山山寨之主。林沖上梁山前,他手下三位好漢是摸著天杜遷、云里金剛宋萬以及旱地忽律朱貴。前兩人本領(lǐng)平平,尤其是“武藝也只平?!?按林沖的說法,王倫能得梁山也是杜遷的功勞,他論武藝或還不如后者),而朱貴在這方面也不會比他們強。在王倫被殺、晁蓋成為寨主后,梁山好漢共有十一位,而杜遷、宋萬、朱貴則坐最后三把交椅。后來梁山一百〇八位頭領(lǐng)排座次時,這三位盡管上山相當早,但位次都相當靠后。

      在江湖上,王倫等人的名聲并不算大。在“風(fēng)雪山神廟”后當柴進向林沖提出可以舉薦他投靠占據(jù)梁山的王倫等人時,從林沖的回答看他似乎以前未聽說過他們(至少未留下深刻印象)。王倫以前應(yīng)該也未留意過林沖包括后者高強的武藝,后來在與林沖飲酒過程中方想到“他是京師禁軍教頭,必然好武藝”。因此,王倫與江湖似乎有些“隔膜”。

      盡管如此,在水滸好漢中,王倫屬于落草最早者之一,也是梁山“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后來宋江也指出他“上山開創(chuàng)”、“創(chuàng)立山寨”)。他與杜遷占據(jù)此山后,宋萬來投奔。在他們以及朱貴等人的經(jīng)營下,梁山山寨(及附屬設(shè)施)初具規(guī)模。林沖上梁山時已經(jīng)見到斷金亭、數(shù)座關(guān)隘以及聚義廳等。那時王倫屬下嘍羅并不算很多,且缺乏能人,能在梁山上建成如此規(guī)模,當非易事。

      林沖初上梁山時,并無人出來迎接。他來到聚義廳上,向王倫行禮,卻不見后者答禮(真正講義氣的人一般不會對其他好漢明顯失禮)。后來王倫也僅向他詢問柴進情況(或許想進一步摸清柴進與林沖的關(guān)系),并未問及林沖在東京或滄州的遭遇,這些都表現(xiàn)出他對林沖相當冷淡。[1]186

      王倫肯收留宋萬,卻不愿收納武藝高強的林沖,不但不顧及后者當時的困境——幾乎已走投無路,而且不顧及有恩于他的柴進的臉面——他“當初不得地之時,與杜遷投奔柴進,多得柴進留在莊子上住了幾時,臨起身又賚發(fā)盤纏銀兩”。他甚至也不顧及他在江湖上的名聲——當時宋萬勸王倫說如果不收林沖會“使江湖上好漢見笑”。在此附帶一提的是,王倫見到柴進書信后,本已接納林沖入伙坐第四把交椅,但后來轉(zhuǎn)念又欲將他趕走,明顯屬于出爾反爾。

      在王倫時代,梁山上已經(jīng)有“聚義廳”,似乎要吸引好漢們來聚義。按照柴進的說法,在林沖上梁山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里躲災(zāi)避難”,可見王倫并非完全不能容人。但他不愿收留林沖的原因,是因為“倘若被他識破我們手段,他須占強,我們?nèi)绾斡瓟场???梢娝皇菍⑽渌嚫邚姷暮脻h視為重要幫手,卻將其視為潛在威脅——深入分析這一點有助于把握王倫的為人:首先,這反映他心胸狹小,按照林沖后來的說法則是“嫉賢妒能”,而這應(yīng)與他內(nèi)心的自卑感有關(guān)——此種自卑感與他科舉失敗以及文不成武不就都有關(guān)系,并因為此自卑感而排斥真正的好漢;另外,薩孟武認為可由“秀才”二字,斷定王倫的胸襟——王倫屬于“士大夫的秀才”,胸襟不廣。[2]73其次,這還說明他缺乏安全感,而這應(yīng)與他“多疑”有關(guān),并且說明他將寨主之位看得過重——他過于自私,并且或還擔心居于人下又會受“鳥氣”。再次,這也表明王倫并無大幅度擴充山寨乃至與官府進行大規(guī)模對抗(比如攻城奪地)的志向③,維持梁山山寨現(xiàn)狀對他而言大致可以滿足,因此他也無需林沖這樣的良將。

      如果換作宋江,在當時的情境下他應(yīng)該會主動表示謙讓寨主之位,盡管在很大程度上這不過是擺出一種姿態(tài)。④而王倫根本不會擺出這種姿態(tài)。他也能用人,只不過用的是少數(shù)下等好漢,上等好漢他不愿用也用不了——而梁山不可能僅是下等好漢的梁山,所謂“聚義”不可能只是(少數(shù))下等好漢的“聚義”。在這方面,他與宋江形成鮮明對比,后者“但聽得好漢,便千計萬較,勾引上山入伙”。[3]135宋江并不擔心好漢們上山后會對他的地位構(gòu)成威脅。

      王倫主要是從弱肉強食的角度來看江湖以及江湖好漢的,忽略了好漢也是講義氣的——包括林沖在內(nèi)。而王倫本身不講義氣(或不夠講義氣),這與他過于自私有關(guān),因此他也很少從義氣的角度看江湖。林沖殺王倫后說:“我今日只為眾豪杰義氣為重上頭,火并了這不仁之賊”。與晁蓋等人比起來,王倫可說是“不仁”、“不義”——下文中還會進一步闡述這一點。僅軟弱或平庸并不會導(dǎo)致其被好漢們除掉,如果講義氣的話,而王倫則是不強且不義。

      白衣秀士王倫之所以能占據(jù)梁山成為寨主,主要是因為他屬于最早上梁山者。然而,此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漢出于種種原因要上梁山,這或許是王倫未充分預(yù)料到的。梁山要成為好漢大聚義的所在,而王倫這種人據(jù)此,顯然成為好漢大聚義的障礙,因此他肯定會被除掉,除非他自己離開梁山,或者甘愿在梁山作一“配角”。林沖殺王倫前說:“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他根本反對王倫一手把持梁山,排斥真正的好漢。在他心目中,梁山應(yīng)屬于江湖眾好漢——好漢們上梁山,都應(yīng)得到歡迎。然而,白衣秀士王倫做不到這一點。作為《水滸傳》中梁山最早的寨主,他會以為梁山僅屬于他以及他愿接納的少數(shù)好漢。王倫與林沖的沖突,從某一方面看也反映了“我的梁山”與“好漢們的梁山”的觀念沖突。

      林沖屬于被髙太尉、高衙內(nèi)等人逼上梁山者,而他后來又被王倫逼而幾乎不得上梁山。好在其后楊志的出現(xiàn),使事情發(fā)生轉(zhuǎn)折。欲取“投名狀”的林沖,與楊志搏斗起來,后被王倫等勸止。王倫想同時邀請楊志上山,如此可以與林沖相互牽制,而這可說是秀才寨主的“小權(quán)術(shù)”,但被那時尚想“封妻蔭子”而不欲落草的楊志拒絕(另外楊志當時應(yīng)已意識到“王倫見了俺兩個本事一般,因此都留在山寨里相會”)。不過從某一方面說,林沖是被楊志“送”上梁山的,后來楊志還伴魯智深上二龍山。

      盡管王倫最終接納了林沖,但他對林沖所作所為——本想“禮送”,經(jīng)過一番“為難”后勉強容留——還是在江湖上傳開⑤。后來林沖的徒弟曹正就對楊志說:“王倫那廝心地匾窄,安不得人;說我?guī)煾噶纸填^上山時,受盡他的氣。以此多人傳說將來,方才知道?!笨梢娡鮽愒诮弦呀?jīng)壞了名聲。取生辰綱前阮小二也曾對吳用提到他聽王倫手下人都說“他心地窄狹,安不得人。前番那個東京林沖上山,嘔盡他的氣”,這樣阮氏兄弟三人那時也未上梁山。王倫的所作所為不但其手下人不滿意,而且阻礙了部分好漢上梁山。在林沖入伙后、晁蓋等上山前,梁山上頭領(lǐng)數(shù)并未增加,當與王倫有關(guān)。

      在王倫知悉林沖武藝前,他曾讓林沖坐第四把交椅;而他目睹林沖與楊志比拼后,仍讓林沖坐第四把交椅??梢娡鮽惏才抛危渌嚨炔⒎瞧渲饕紤]的因素。他將林沖座次排后,或意在降低后者挑戰(zhàn)寨主之位的可能性——這不是從山寨總體利益出發(fā),而是從其個人利益出發(fā)。王倫收留林沖后,也不想拉攏對方,這是不應(yīng)該的。他當時所想的應(yīng)該還是防備林沖,而非解開對方心中芥蒂。林沖盡管在梁山留下來,但每日并不暢懷。

      上面說到,水滸好漢中也有其他秀才,比如吳用。他長得就是秀才模樣,且足智多謀,而王倫與他比起來,只能說缺智少謀。吳用“萬卷經(jīng)書曾讀過”,但又“六韜三略究來精”(林沖罵王倫“腐儒”,而吳用則可稱“謀儒”)。王倫固然倒于林沖刀下,但也可以說亡于吳用之謀。還有必要提及的是,吳用與王倫不同,他是講義氣的。所謂聚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講義氣者的聚集、聚會。吳用是聚義的參與者,乃至促進者,而王倫則成為聚義的障礙。吳用從未想過為首,他先是輔佐晁蓋,后又輔佐宋江。而王倫則是自己為首,并且力圖一直占據(jù)此位。實際上,即便吳用這樣的秀才當梁山首領(lǐng)也不太合適,盡管他比王倫要好。薩孟武指出秀才“只配幫別人成大事,不配自己獨立做大事”[2]73——打天下如此,落草為寇也如此。

      晁蓋上梁山前,為取生辰綱,在其東溪村晁家莊中已搞七人聚義(書中又稱為“七星聚義”)——好漢數(shù)已經(jīng)超過梁山,后者當時只有五位頭領(lǐng)(其中林沖還心懷不滿)。七位好漢在智取生辰綱并打敗何濤所率官軍后,一齊上梁山。

      王倫最初表現(xiàn)尚不失禮,領(lǐng)著一班頭領(lǐng),出關(guān)迎接晁蓋等人,并擺筵席款待。席間晁蓋說起“殺了許多官兵捕盜巡檢,放了何濤,阮氏三雄如此豪杰”,王倫臉色就有些變了,“駭然了半晌,心內(nèi)躊躇,做聲不得”。這些都被吳用看在眼里,而王倫又如何知道吳用的心思。

      連林沖一人都不愿收留的王倫,更不會接納這七位好漢(他們中論聲望有晁蓋,論謀術(shù)有吳用、公孫勝,論武藝有劉唐、三阮),因此他企圖將晁蓋等人趕走并不出人意外。可以認為這與他過去欲拒林沖入伙基于同一心態(tài),而他在林沖入伙后這段時間內(nèi)心態(tài)并未改變。次日他又舉行筵會,這次不是歡迎而是“歡送”了。然而,一直在梁山立足未穩(wěn)的林沖,當王倫表示不能接納晁蓋等人后掣出了刀。

      在關(guān)鍵時候,就看出王倫手下缺乏能人的問題來。那時“阮小二便去幫住杜遷,阮小五幫住宋萬,阮小七幫住朱貴”,杜、宋、朱三人都不敢動,而小嘍羅們更是嚇得目瞪口呆。王倫則被晁蓋、劉唐攔住,脫身不得,最后被林沖除掉。他當時曾絕望地喊:“我的心腹都在那里?”可見在最后關(guān)頭他既未討?zhàn)?,又未抵抗,而只是向其心腹呼救——這還反映了其秀才的一面。然而,能成為他心腹的都非能人,又怎會是林沖的對手,那時他們都不敢上前。王倫此語或加速了他的滅亡,因為這或會使林沖等人感受到潛在的危險。最終,王倫沒能送走七位好漢,倒是他自己被“送走”了。王倫曾想逼林沖取他人首級為投名狀給他,但林沖后來卻以其首級為投名狀獻給了晁蓋。

      晁蓋、吳用等人本可以勸阻林沖殺王倫,僅逼迫王倫交出寨主之位就可以。但他們想更穩(wěn)固地控制梁山,因此沒有這樣做。他們(尤其吳用)事先就預(yù)計到王倫被殺,并可說愿意看到此結(jié)局。

      《水滸傳》在寫王倫之死時,引用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王倫肯定屬于“量小福也小”者,不過他也非“機深”之輩,但可以說“機過其量”,導(dǎo)致“禍過于福”。王倫之敗,其實是以其“小量”敗于晁蓋的“大量”,以其“小智”敗于吳用的“大智”,以其“小勇”敗于林沖的“大勇”——但還不僅于此。

      王倫坐梁山頭把交椅時,山寨殺人較多,小說中有如下描述:“濠邊鹿角,俱將骸骨攢成;寨內(nèi)碗瓢,盡使骷髏做就。剝下人皮蒙戰(zhàn)鼓,截來頭發(fā)做韁繩?!睂Υ祟^領(lǐng)王倫要負主要責(zé)任。他還在梁山設(shè)立投名狀(也就是“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并曾逼林沖納此投名狀方能入伙。而王倫的被殺應(yīng)可說是一種報應(yīng)。晁蓋成為寨主后,改弦更張,比如三阮、劉唐去打劫客商時,晁蓋特地吩咐:“只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痹诘弥願Z取金銀財物并驢騾頭口后,晁蓋又問:“不曾殺人么?”得到肯定答復(fù)后,他大喜:“我等初到山寨,不可傷害于人?!贝蚣医偕嵋膊粦?yīng)害人性命,這樣山寨的“事業(yè)”才能做得更久遠些。而這從另一方面說明王倫理應(yīng)被晁蓋所取代——他以“不仁”敗于晁蓋的“有仁”(盡管后者也不過是“小仁”)。后來晁蓋也說過:“俺梁山泊好漢,自從火并王倫之后,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于民?!?/p>

      其實,王倫如果最初就拒絕晁蓋等人進梁山,或者不讓林沖參加“歡送”晁蓋等人的筵會,或都不會如此迅速被殺。從這個角度看,他屬于謀而不周者,雖有小謀卻也有大疏漏。他給林沖的印象是“心術(shù)不定”,而這除與他性格有關(guān)外,也與他無大謀略不無關(guān)系。

      秀才王倫,本非好漢,而他也見不到其后好漢們在梁山大聚義了。沒有了王倫,梁山更迅速地發(fā)展、興旺起來,好漢上山者越來越多。此后的梁山,實際上是對眾多江湖好漢開放的梁山,無論他們是否有人舉薦,無論他們落草動機如何。王倫被殺,實際上確立了梁山對江湖好漢開放的原則(而這一點以前的研究者尚未注意到)。這樣,梁山就超越了當時的其他山寨迅速發(fā)展壯大起來。梁山山寨如果仍由王倫作寨主,其發(fā)展不會比二龍山等山寨更快。

      不過,在晁蓋心目中,對江湖好漢的這種開放并非毫無“底線”。后來他不愿接納上梁山的楊雄、石秀,是因為他們“把梁山泊好漢的名目去偷雞吃”。可見,晁蓋愿接納的,是有道德的好漢,至于雞鳴狗盜之徒,他要拒之門外。那時宋江、吳用都明確表示反對晁蓋的立場,戴宗則說:“寧可斬了小弟,不可絕了賢路?!边@里所謂“賢路”,就是好漢上山之路。宋江等人主張但凡好漢都可以上梁山,即便他們存在一些問題,梁山山寨也不應(yīng)拒絕。最后,晁蓋還是對宋江等人做了讓步。

      盡管王倫作為秀才,算是有文化者,但他落草后未有長遠考慮,也未想到“替天行道”之類。他滿足于占有一山寨,打家劫舍、攔路搶奪而已。后來的晁蓋、宋江都與他有較大不同,他們都考慮梁山的發(fā)展,顧惜山寨的聲譽。而宋江還會想到梁山的出路問題,也就是好漢如何“下山”的問題。

      落第秀才為保正取代,保正又為押司取代,這概括了梁山頭把交椅的歷史。落第秀才王倫有小謀,而無有大謀者為輔,終被人除掉。保正晁蓋雖無大謀,但有另一秀才、足智多謀的吳用為輔,不過他在攻打曾頭市時失此輔佐,故遭敗亡。押司宋江之謀,超過落第秀才,也勝過保正,并得到吳用輔助,故坐穩(wěn)頭把交椅。從另一方面來說,宋江在江湖好漢中的口碑超過晁蓋,而晁蓋的口碑又遠超過王倫,這樣寨主之位終歸于宋江也并非出人意外。口碑其實反映了人格魅力,在這方面王倫也是最差的。⑥

      無論王倫還是晁蓋,都未列入梁山一百〇八位好漢中。晁蓋為梁山以外人所害(也有人持“宋江弒晁蓋”的觀點,但論據(jù)不足),而王倫卻被梁山好漢除掉。晁蓋仍可以說是好漢,其品行也確實如好漢一般;而王倫品行并不像好漢,他被林沖除掉其實正說明他不屬于好漢群體?!端疂G傳》作者稱王倫“奸詐”,而對好漢們不會用這一貶義詞。

      王倫被殺之后,江湖好漢無人表示同情,這也就說明他們對王倫都不認可。在好漢們紛紛上梁山的時代,他們肯定反感使他們受逼而不得上梁山的寨主。王倫成為江湖中的反面人物,作為先上梁山者,卻不愿接納林沖等后上梁山者。

      或許有人會說,最后王倫為林沖所殺,起初他拒絕林沖入伙可謂有“先見之明”。其實,如果王倫在初見林沖時能像江湖好漢相遇一般坦誠相待,且能真心接納后者,何嘗會有后來的殺身之禍?;蛟S也有人認為,王倫既然拒絕林沖上山就該堅持到底,這樣可避免后來的殺身之禍。此言看似有道理,然而王倫即便能阻止林沖上梁山,也難以阻止其后還有好漢會上梁山甚至奪梁山。

      在《水滸傳》中,還有與王倫有些相似之處的寨主,那就是二龍山寶珠寺的金眼虎鄧龍。近乎走投無路的魯智深特地投他入伙,他卻不肯接納。于是魯智深轉(zhuǎn)而攻打該山,后來在楊志、曹正等人的幫助下殺鄧龍,并奪取二龍山寶珠寺。王倫、鄧龍這樣的人本不適合作寨主,并最終因此遇害。在小說中,鄧龍遇害還先于王倫被殺,而這兩件事給出了山寨第一把交椅暴力交接的兩個不同案例:前者屬于外人攻打,后者則帶有“政變”色彩。

      其實在《水滸傳》中,也有好漢主動讓出寨主之位的,比如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因敗于李忠,就讓出第一把交椅。飲馬川鄧飛與孟康在搭救鐵面孔目裴宣后讓他為山寨之主。如果王倫有此心胸,當能在梁山坐穩(wěn)其中一把交椅。對好漢而言,謙讓有時也是一種必要的品質(zhì),林沖在殺王倫后就表現(xiàn)出這種品質(zhì)。

      有人提出王倫拒絕接納晁蓋等人反映了他的“山頭主義”,此說可為參考。當時的江湖上確實存在“山頭”,后來有眾多好漢的梁山山寨中也有隱性的“山頭”。王倫被殺意味著他這一“山頭”被并入晁蓋“山頭”中。在中國歷史上,后入伙者反客為主,除去早前的頭領(lǐng)之事并非鮮見。小說《水滸傳》中則給出一鮮明生動的例子,有助于我們理解此類歷史。

      結(jié)語

      作為寨主,王倫與晁蓋、宋江不同,屬于嫉賢妒能、欲逼他人不得上梁山的反面角色;作為秀才,王倫與吳用不同,屬于文不成武不就、雖奸詐而無大謀略的反面角色。在王倫時期,梁山上已出現(xiàn)某種“權(quán)術(shù)政治”,但與宋江時期的“權(quán)術(shù)政治”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王倫是梁山山寨的開創(chuàng)者,但在山寨繼續(xù)發(fā)展過程中被無情淘汰,而他那一時期的“山寨政治”也被晁蓋時期新的“山寨政治”所替代。以后梁山還會出現(xiàn)第一把交椅的接替與“山寨政治”的轉(zhuǎn)向,但那是在晁蓋遇害后。從梁山的“歷史”可見,對山寨能否以及如何發(fā)展壯大而言,寨主確實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

      與王倫同時或比他稍晚上梁山的杜遷、宋萬、朱貴,以后在梁山的“好漢社會”中大致處于“與世無爭”的狀態(tài),并在相當靠后的座次上低調(diào)度日。至于王倫,他未能給山寨留下任何真正的精神遺產(chǎn),其“印記”也很快被抹去。

      注釋:

      ①此前學(xué)界已有人為王倫做了辯護,比如叢遠東在《王倫形象面面觀及其美學(xué)價值》(《南京師大學(xué)報》1992年第1期)中論述了王倫對梁山事業(yè)的貢獻,而李國文所寫《話說王倫》(《文學(xué)自由談》1998年第4期)一文中也有對王倫肯定之語。楊俊才在《試論王倫和王倫的梁山泊》(《麗水師專學(xué)報》1998年第4期)中則分析了王倫的內(nèi)心世界以及王倫時期的梁山泊。

      ②有人稱王倫有“相當了不起的戰(zhàn)略眼光”,此種評價有不當之處。參見李國文:《話說王倫》,《文學(xué)自由談》1998年第4期,第35頁。

      ③薩孟武認為象王倫這樣的秀才“舒則茍安”。參見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75-76頁。

      ④比如,呼延灼被宋江手下抓獲后,宋江就曾聲稱情愿讓位于前者(第五十八回)。

      ⑤李國文認為:“先禮送,后考驗,再留用,作為王倫對入伙人的例行考察手段,和關(guān)門主義是兩回事?!眳⒁娎顕?《話說王倫》,《文學(xué)自由談》1998年第4期,第35頁。此說不確。對林沖,王倫本意想“禮送”,但因其他三位頭領(lǐng)反對,才改為“考驗”,不過以三日為限。后來林沖如果不是遇到楊志并展開一番搏斗,恐怕真要離開梁山。

      ⑥可以說王倫不但缺乏能力,而且缺乏人格魅力,在遇到內(nèi)外挑戰(zhàn)的情況下,難以久占寨主之位。

      [1]曹方人,周錫山.金圣嘆全集(第二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2]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賀圣遂等.李卓吾批評忠義水滸全傳[M]:合肥:黃山書社,1991.

      猜你喜歡
      寨主王倫吳用
      Two-color laser PEEM imaging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s of femtosecond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白衣秀士冤不冤
      雜文月刊(2022年4期)2022-04-22 20:28:21
      “痞子大使”王倫
      人頭地圖
      《水滸傳》之吳用形象研究
      牡丹(2018年3期)2018-02-05 22:19:04
      吳用和時遷比輕功
      吳用和時遷比“輕功”
      吳用蓋房
      章回小說(2016年11期)2016-12-02 18:03:39
      穿藕荷色旗袍的女人
      章回小說(2016年9期)2016-05-14 13:57:28
      兄弟(短篇小說)
      拉萨市| 溧水县| 中牟县| 陇西县| 莫力| 毕节市| 遂溪县| 台州市| 浑源县| 京山县| 景谷| 象州县| 成武县| 鄂托克旗| 米易县| 漳浦县| 攀枝花市| 淮南市| 美姑县| 哈尔滨市| 鄂州市| 花莲市| 彭泽县| 遂溪县| 阿巴嘎旗| 灵宝市| 车致| 长宁区| 漳浦县| 镇坪县| 专栏| 长顺县| 游戏| 黄冈市| 岫岩| 平湖市| 仪征市| 泰来县| 肃宁县| 泗阳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