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高效的課堂”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我在課堂上始終堅持以提升學生的素質為根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探究,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在我看來,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就是要讓每個學生樂在其中。
為了上好美術課,我在課前總是仔細地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聯(lián)系實際設計教案,并經常預設一些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得到更直觀的視覺感受,每次課前我都是根據教材內容準備好教具,如果沒有現成的,我就自己親手制作。我在上課的時候一直力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經常運用電影、錄像、范畫、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強大,我有時會把校外的田野、村莊、趕集的熱鬧場面等學生比較熟悉的場景用手機拍下來,然后做成課件作為美術的教學資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美、感受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我在教學《凝練的視覺符號》一課時,采用了同步觀察演示法,用設計軟件為班級設計標志,讓學生看到設計的全過程,覺得有趣,自然就樂意去學了,然后再進行互動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設計,營造了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激發(fā)了他們設計的欲望。
課堂上每個學生都非常珍惜這45分鐘的時間,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現出來,雖然他們繪畫基礎有限,不可能那么完美呈現,但在我看來,每一個作品都是那么優(yōu)秀。因此,我在批改作業(yè)時,只要學生繪制了,成績都是優(yōu)秀,然后再從構圖、色彩、造型等方面分別進行建議性、充滿期待和人文關懷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表示贊賞并做出合理的評價。除了口頭贊美、大膽鼓勵的基本方式外,我還會將優(yōu)秀的作業(yè)用手機相機拍照,然后上傳到空間,讓學生既體會到了被認可的樂趣,又分享到了學習成果的快樂,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我們學校比較重視文化建設這一塊,每次我都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學校舉行的繪畫、書法、黑板報比賽,讓學生在參與中享受樂趣,獲得肯定和提高。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體現美術教學成果,我們還充分利用學校的宣傳欄、黑板,甚至專門開辟一至三樓文化墻來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讓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都能感受到美育的成果。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我還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美的理想,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