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香
摘 要:初中階段是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這一時期的教學改革一直是教育界爭論的焦點。尤其是針對語文學科的教學改革,更是層出不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教育的不斷創(chuàng)新,如何建立有效的課堂越來越成為教學研究的重點方向。針對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技巧與教學有效性之間的關系談一談想法。
關鍵詞:語文;課堂;技巧
傳統(tǒng)教學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所有的知識內容都是圍繞著如何能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課堂的有效性遲遲得不到本質的提高。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從教師講課中的提問過程開始說起。本文就針對初中語文課堂的提問技巧展開說明。
一、創(chuàng)新意識型提問
素質教育的提出,除了對教學的基礎知識要求有了深層次的追求,更是將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納入了教育教學活動的目標。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之中,還要考慮到多方面的綜合性提升因素。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能夠提出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給予學生思維發(fā)散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將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理論要求和實際教學相結合,將傳統(tǒng)教學中諸如“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的問題,轉變?yōu)椤拔恼轮羞@一段的內容有什么作用?”這樣就能很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課堂效率。
二、總結歸納式提問
新形勢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將不再單純地局限于基礎知識和考試內容的講解和消化,而是更加注重實際操作層面上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換句話說,課堂教學過程中,涉及要求學生理解的這一部分,必須讓學生明確文章內涵,體會文章意蘊,用自己的語言形象生動地表達文章主旨。這樣的總結歸納式提問形式,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在提問的時候,就要注意,盡量使用鼓勵式歸納提問形式,例如“看一看哪一位同學理解得最好,能用最簡練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內容和主旨情感?”這樣的鼓勵教學就十分具有啟發(fā)誘導性,這樣的問題也十分有利于學生進行綜合思考。
變換初中語文課堂的提問技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絕不僅僅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更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得到提高。只有善于提問的語文教學,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達到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的目的,讓教學活動真正做到“師生共贏”。
參考文獻:
王艷.淺論中學語文有效課堂的提問技巧[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1(19).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