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guī)熀喗閉
董新明,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職稱。1991年榮獲湖北省優(yōu)秀教師稱號,2010年8月經(jīng)省人民政府批準評選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1983年8月發(fā)表處女作,已在《語文報》《語文教學通訊》《語文學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世界》等70多家刊物上發(fā)表教研著述900余篇,發(fā)表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100余篇。教研論文獲省、國家級一等獎10余項,參與或主持省、國家級三項科研課題實驗工作。指導學生發(fā)表習作800余篇。主編、出版語文教學用書10余部。現(xiàn)任松滋市第三高級中學校報《開拓》主編、語文教研組長,兼任荊州市中語會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
[創(chuàng)作感言]
寫作很苦,但苦中有樂。只有把寫作當作一種責任,才能擯棄濃厚的功利色彩,懷揣一顆寧靜的心去寫高尚,去贊真愛,從而進入一種“綠色寫作”的最佳狀態(tài),收獲人生的快樂,提升生命的質(zhì)量。
[我話我?guī)焆
與董老師一起走過的日子,我收獲的不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我感謝他——我的“大朋友”,為我的人生之路點亮一盞語文之燈。
——2013級10班 劉 穎
董老師雖年過半百,但依舊擁有一顆青春涌動的心。課堂上,他引領(lǐng)我們在語文的河川上漂流。師生的真情融合在一起,師生的成就之花燦然奪目。
——2013級10班 張 航
風景在哪里?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告訴我們,“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而在我看來,心到的地方總有風景。
我的頓悟緣于一次洈水之行。
那次洈水之行,是在我應邀參加市雜文學會創(chuàng)建8周年座談會之際,會后,主辦方安排與會者泛舟游洈水,且景點自選。我和諶毅幾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桃花島。桃花島是洈水風景區(qū)開發(fā)較早的一個景點,島上植有大片大片的桃樹,還建有表演歌舞的禮堂,其建筑幾乎全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氤氳出一片古典氣息。我們幾個上了一條游艇,在清風和暖陽的簇擁下向桃花島進發(fā)。
游艇犁開萬頃綠波,飛瓊濺玉,水花撲面,讓我們的心似乎都濕潤潤、涼爽爽的。游艇靠近桃花島了,島壁上碩大的“桃花島”三個字赫然闖入視線?!昂冒。一◢u,我來了!”諶毅伸開雙臂興奮地說。
游艇減速了,朝前方一個簡易碼頭徐徐靠近。停穩(wěn)了,諶毅和同伴下了游艇,拔腿朝近在咫尺的桃花島奔去。見我遲疑著,他催促c我趕緊上岸。我搖搖頭。時值秋天,島上桃花早已開敗,或許只零零星星地點綴著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搖曳在瑟瑟的秋風里,有什么美景可言呢?
船主人熱情地問我打算。我告訴他,想繞島游一圈兒,遠距離地觀賞桃花島。“也行。你們來得不是時候,早些年,島上游客多,還有表演豬八戒背媳婦的節(jié)目哩。”船主人津津樂道地講解著,隨即開足馬力。游艇疾馳,先把桃花島遠遠地拋在后面,讓它在我的視線里變成一個墨黑的鍋蓋,再變成一痕長線;片刻工夫,游艇在湖心畫出一個銀色的圓弧,又朝向桃花島興奮地奔來。
游艇繞島而行,浪濤拍打著島壁,如鐘,似磬,激蕩出洪大的聲響。我思想的水鳥突然“撲棱棱”騰起,時而飛上被層層濃綠包裹著的桃花島,時而徜徉在一樹樹、一片片恣意綻放的桃花叢中,時而沉浸于民俗表演“豬八戒背媳婦”的喧鬧場景中……洈水煙波浩渺,蒼茫天地間,仿佛只有我一人“獨對桃花島”。直到諶毅疲疲沓沓地從島上下來登上游艇時,我才倏地回過神來。
“怎么樣?看了不少風景吧?”我沖諶毅呵呵一笑。他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長嘆了一口氣:“早知如此,何必近觀,像你一樣遠望就夠了?!蓖橐脖г股蠉u后只是白跑了一趟,啥也沒看到。我告訴諶毅,自己執(zhí)意不上桃花島,似乎是受了著名詩人雷抒雁《星星》一詩的啟迪:“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跟地球上一樣復雜?!敝R毅接上話茬兒:“你是說距離產(chǎn)生美?可你隔得老遠的,能欣賞什么風景?”我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看見了桃花的綻放,聞見了陣陣芬芳;聽見了豬八戒背媳婦的喧鬧,還有島上清風的歌唱……”“這些不都是你想象的?”諶毅反問了一句。是的,其實自然也好,藝術(shù)也罷,它們的美往往在于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實相生。末了,我意味深長地說:“山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是實景,美;山頂云霧繚繞,群山綽約,雖為虛景,也美。只要心到的地方,總有風景??!”
游艇載著一串爽朗的笑聲,旋即融入夕陽的余暉中。好一幅旖旎的洈水晚秋圖!
奇觀盡在險遠處,這話不假;但心到之處有風景,此言也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