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重陽
摘 要:運用ELES模型,以2013年河南省統(tǒng)計年鑒數據為基礎,描述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現(xiàn)狀,對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食品基本需求、邊際消費傾向、需求收入彈性進行實證分析,并采用2008~2012年數據對全國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結構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對比。最后根據分析結果,對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結構優(yōu)化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ELES模型;消費結構;邊際消費傾向;彈性分析;河南省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7-0146-05
一、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現(xiàn)狀
2004年以來,隨著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對食品的絕對支出逐漸增加,從1 855.4元增加到4 607.47元。根據恩格爾定律,隨著人均收入增加,食品占消費支出的比例即恩格爾系數會有下降趨勢。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情況基本符合恩格爾定律,2004年恩格爾系數為35%,到2012年下降為33.6%(見圖1)。根據西方經濟學觀點,恩格爾系數為30%~40%時為相對富裕水平,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生活已經邁入相對富裕水平,消費由吃穿為主的生存模式變?yōu)榘l(fā)展模式。與2004—2012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恩格爾系數相比較,河南省恩格爾系數數值上平均低于全國恩格爾系數,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略高于全國城鎮(zhèn)居民平均水平。從食品消費的內容來看,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大米、小麥等糧食消費量下降明顯,由141.71k/人g下降至36.9kg/人;與此相反,豬肉、牛肉、羊肉等肉禽制品呈現(xiàn)遞增趨勢,由22.7kg/人上升至41.12kg/人。同時,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在蛋類、奶及奶制品和水產類等的消費量不斷上升。說明居民們的食品消費已經由數量向注重質量的方向發(fā)展,講究多元化均衡飲食。
二、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結構的ELES模型分析
(一)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模型(ELES)
ELES是經濟學家Luch在美國經濟計量經濟學家Stone的線性支出系統(tǒng)模型的基礎上于1973年推出的一種需求函數系統(tǒng),具體的函數模型為:
Vi=PiXi+βi(Y-PkXk)+ui i,k=1,2,3…n (1)
其中,Vi表示消費者對第i種商品的消費支出額,Pi表示第i種商品的價格,Xi表示消費者對第i種商品的基本需求量,PiXi表示對第i種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Y表示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βi表示消費者對第i種商品的邊際消費傾向,βi滿足條件:0<βi<1且βi<1。
對表達式(2.1.1)進行變換,得到以下模型:
Vi=αi+βiY+ui (2)
其中 αi=PiXi-βiPkXk (3)
如果采用的樣本數據為截面數據,則不同收入階層商品價格可以視為相同,因此上式(1)中價格P是一個已知常量,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出待估參數αi,βi的估計值。進而推導出第i種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PiXi:
PiXi=αi+βi i=1,2,3,…n (4)
(二)數據的選取與處理
根據《河南省統(tǒng)計年鑒》(2013年)提供的2012年城鎮(zhèn)居民七種收入等級(最低收入戶、低收入戶、較低收入戶、中間收入戶、較高收入戶、高收入戶、最高收入戶)分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統(tǒng)計截面數據建立五種主要食品(糧食、肉禽及制品、蛋類、水產品、奶及奶制品)的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模型。由于不同收入等級分組之間差距比較大,針對截面數據易存在異方差的問題,本文采取加權最小二乘法處理異方差的干擾。以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解釋變量、五種食品分別為被解釋變量,借助Eview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參數估計結果(如表1)。
進行檢驗:(1)經濟意義檢驗,各種食品i在0和1之間,且i=0.0276<1,符合經濟意義。(2)統(tǒng)計檢驗,各個回歸方程的擬合優(yōu)度都在0.97以上,說明各回歸方程擬合效果比較好;在檢驗水平α=0.05時,t檢驗臨界值t
0.0025=2.306,五種食品的t檢驗值均大于該值,都能通過t檢驗,認為各回歸系數顯著不為零。因此,這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結構適合用ELES模型進行分析。
(三)居民食品消費結構的靜態(tài)分析
采取同樣方法,運用《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3》提供的2012全國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情況進行分析,并與河南省進行比較。
1.基本消費支出分析
將估計值帶入到公式(4),可以計算得到各種食品的基本消費支出PiXi(如表2)。
從表2可以看出,五種主要食品的基本消費支出排在第一位的是肉禽及制品,其次為糧食、奶及奶制品,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對肉禽及制品支出最高,而糧食已經不是最首要的支出。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基本需求總支出1 187.3元,而最低收入戶實際總支出為1 233.8元,高于基本需求46.5元。其中肉禽及制品超出基本需求支出幅度最大,只有水產品未達到基本消費支出,低于基本需求支出為31.94元,這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已經解決溫飽問題,居民消費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
與全國相比較,河南省基本需求總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相差364.8元。五種食物的基本需求支出中,只有蛋類的基本需求支出高于全國水平,而與全國相差最大的是肉禽及制品和水產品,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在蛋白質食物(即肉禽、水產品)消費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提升空間比較大。
2.邊際消費傾向
邊際消費傾向含義為收入每增加一個單位,用于消費支出的數額,反映新增購買力投向的問題,由ELES模型估計參數表1中可得各食品的邊際消費傾向i(見表3)。
由上頁表3可得,河南省主要食品邊際消費傾向之和i=
0.0276,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新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將會有2.76%用于食品消費。上頁表3中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肉禽及制品,其邊際消費傾向為1.36%,說明居民新增購買力的投向重點是肉禽及制品。糧食、奶及奶制品的邊際消費傾向處于中等位置分別為0.39%和0.59%,而蛋類邊際消費傾向處于偏低的位置,僅為0.15%,說明城鎮(zhèn)居民對奶及奶制品的消費傾向明顯高于蛋類。endprint
相對于全國水平i=0.0346,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主要食物的邊際消費傾向之和更低。這說明,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滿足了主要食物基本需求之外,更傾向于在衣著、住房、交通等其他方面的精神消費。在各項食品中,河南省在水產類的邊際消費傾向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較大,說明河南省對高蛋白高營養(yǎng)的水產類的消費結構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
3.需求收入彈性
需求收入彈性含義是由于單位收入變化而引起的消費需求量的變化,設第i項消費需求的收入彈性為ηi,計算公式:ηi==βi,其中Qi為第i項商品消費需求量的平均值。計算結果(見表4)。
對于需求收入彈性:從表4可以看出,五種食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都是正值,說明隨著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對各種食品的需求量會隨之增加,但增加幅度有所不同。河南省各食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接近。需求收入彈性系數最高的是水產類,說明城鎮(zhèn)居民對水產品的重視程度比較高。肉禽及制品和奶及奶制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處于中等水平,說明城鎮(zhèn)居民收入提高時,會比較多的考慮購買肉禽及奶制品。而收需求入彈性比較低的是糧食,主要因為這些食品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四)居民食品消費結構的動態(tài)分析
運用相同方法,對2008—2012年河南省、全國的基本消費支出、邊際消費傾向、需求收入彈性進行比較分析。
1.基本消費支出趨勢分析
(1)2008年以來,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主要食物基本支出規(guī)模不斷地擴大。其中水產品從30.90元增加到94.44元(見表5),增加了205.6%,肉禽及制品和奶及奶制品的消費增加量也很大,這代表著城鎮(zhèn)居民的更加注重水產品、肉禽及制品的消費,而糧食、蛋類增加幅度比較緩慢,說明糧食屬于必須消費,而蛋類的消費已經基本穩(wěn)定。
(2)就增長速度而言,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對于糧食和蛋類的消費增長速度與全國大致相當,肉禽及制品、奶及奶制品的消費增長速度略高于全國水平。而水產品的消費增長速度為315%(見表5),幾乎達到全國平均增長速度168%的2倍。這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主要食物的消費水平提高速度大于全國水平。
(3)與全國相比較,蛋類的基本消費支出五年來平均高于全國消費水平,奶及奶制品消費支出與全國基本相當,但水產類和肉禽及制品一直低于全國水平,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的食品消費結構有優(yōu)化空間。
2.邊際消費傾向趨勢分析
(1)從下頁表6中可以看出,河南省與全國城鎮(zhèn)居民主要食品邊際消費傾向之和都有下降趨勢,說明居民收入增加時,對主要食品的消費比例逐漸下降,轉移到住房、交通、通信等其他生活方面,食品消費由注重數量到重視質量改變,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提高。
(2)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糧食邊際消費傾向在2011年不降反增,而2012年的數值也比2010年要高,全國糧食邊際消費傾向數值也出現(xiàn)這種特征,這可能是由于居民的消費觀念改變引起的。近年來,為了豐富營養(yǎng)、多元化飲食,人們對健康的粗雜糧需求不斷增加,這可以解釋糧食邊際消費傾向波動。
(3)2008年以來,河南省的各種食品的邊際消費傾向與全國相比較,水產類的邊際消費傾向相差最大。原因有如下兩點:一是河南省作為中部城市,一般居民沒有水產類的消費、飲食習慣;二是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對水產類的消費重視不及全國平均水平,水產品營養(yǎng)成分高,蛋白質含量豐富且脂肪含量較低,河南省居民需要合理的引導來增加水產類消費,優(yōu)化消費結構。
3.需求收入彈性趨勢分析
(1)2008—2012年間,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對肉禽及制品的需求收入彈性基本未發(fā)生改變(見表7),糧食的需求收入彈性先降后增,這可能是粗糧健康飲食觀念造成。蛋類、奶及奶制品的需求收入彈性逐漸增加,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對蛋類、奶及奶制品的消費需求增加。而水產品、奶及奶制品的需求收入彈性一直處于較高水平,說明居民對此類食品消費比較敏感。
(2)河南省和全國的主要食品需求收入彈性都小于1(見表7),屬于缺乏彈性商品。其中糧食、蛋類的需求收入彈性總體最低,說明二者符合城鎮(zhèn)居民的生活必需消費品的特性。在水產類和奶及奶制品的消費上,全國需求收入彈性五年來一致高于河南省,說明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對水產類、奶及奶制品的消費敏感程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對策與建議
(一)加快河南省經濟發(fā)展,提高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
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的主要食物基本需求支出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支出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而顯著增加,食品消費結構的增加和優(yōu)化則能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河南省經濟水平可以提高消費水平,進而優(yōu)化城鎮(zhèn)居民對食品的消費結構。并且,要重視城鎮(zhèn)居民的收入差距問題,現(xiàn)在城鎮(zhèn)低收入戶消費水平基本高于溫飽水平,但食品消費支出的大部分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這部分家庭收入增加,將會釋放出不容小覷的消費潛能,從而促進食品消費的增長,向食品產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鞏固肉禽、蛋奶的供給,著力發(fā)展水產品相關行業(yè)
在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營養(yǎng)飲食的需要。水產品營養(yǎng)豐富、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居民對水產品的需求相對旺盛且增長空間大,所以應加強水產品的養(yǎng)殖。對于肉禽制品、奶制品,則應完善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對豬、家禽的規(guī)?;B(yǎng)殖的產量和質量加以提高,引導居民優(yōu)化消費結構,使居民飲食豐富多元化。
(三)加強食品營養(yǎng)知識宣傳,倡導綠色消費觀念
引導居民走向合理消費,增加居民對奶及奶制品、水產類等優(yōu)質食品的消費,對于新興的健康粗糧飲食方式加以倡導,提高消費層次,使居民食品的消費更為合(下轉197頁)(上接149頁)理、健康。綠色消費則是勤儉節(jié)約、珍惜一米一粟來之不易,拋棄奢侈浪費的消費習慣,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四)加強對食品的安全監(jiān)管,發(fā)展高質量的食品
近幾年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引起廣泛關注,對食品安全問題不能掉以輕心。對于居民日益增長的水產品、肉禽制品需求,保證安全養(yǎng)殖、衛(wèi)生生產,提高肉質質量。積極發(fā)展無公害蔬菜種植,倡導天然有機食品產業(yè)發(fā)展,讓優(yōu)良健康的食品安全到達每個家庭的餐桌。
參考文獻:
[1] 龐浩.計量經濟學(第3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 孫貴珍,王栓軍,馬麗巖,馬越.中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ELES模型分析[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8).
[3] 陳非.河南省城鎮(zhèn)居民主要食物消費結構的ELES模型分析[J].經濟師,2002,(8).
[4] 孫赫任,金政.基于ELES模型的中國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結構實證分析[J].農業(yè)展望,2014,(7).
[5] 鄧雋.武漢市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結構實證分析[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