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光鋒
酸梅湯是一道頗受人們喜愛的飲品。最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一些罐裝或瓶裝的酸梅湯飲料,它在標簽上聲稱以烏梅、山楂等純天然原料熬制而成,不含有化學制劑,具有解油膩、降血脂的功效,還能幫助減肥。酸梅湯真的有這種效果嗎?
真相:
偶爾喝點酸梅湯,作為平衡飲食的一部分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依賴喝酸梅湯來降血脂,因為有關這方面的人體研究的證據還很少。至于那些保健功能,還是不要太迷信的好。
喝酸梅湯的歷史由來已久。古書中記載的“土貢梅煎”,其實就是一種比較古老的酸梅湯。在清朝的時候,酸梅湯是皇宮御膳房里專門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后來流傳到民間。在很多餐館,酸梅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飯前飲料。
減肥依據不靠譜
傳統(tǒng)的酸梅湯主要以烏梅、山楂加水加糖煮制而成。認為酸梅湯能夠解油膩的理由是:烏梅、山楂均是堿性食品,能調節(jié)體內酸堿度,去除腸胃中積存的油膩。
其實,食物的酸堿性并不能影響人體的酸堿性。雖然有個別研究表明,如日常攝入大量酸性食物,酸性代謝物增多,會影響到人體的酸堿平衡。但是實際上,我們的身體是不會因為某天多吃了一斤堿性食品(如烏梅)就輕易變堿的。人體自身有很強大的調節(jié)系統(tǒng)保持酸堿平衡,使體液處于一個很精確的弱堿性范圍。對于正常人來說,一般飲食很難改變身體的酸堿性。因而,想通過喝酸梅湯來改變人體的酸堿度是很不靠譜的。
有說法認為,烏梅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這些物質有利于清除脂肪代謝的過氧化產物,還能加速脂質代謝,有助于清除血液內多余的脂肪,進而有利于控制體重(體脂)。
烏梅的顏色接近黑色,這個顏色主要來自多酚類抗氧化物質,一般來說,水果的顏色深一些,抗氧化物質會更多一些。研究發(fā)現,新鮮烏梅的多酚類物質豐富,100克中的抗氧化物總含量大約是175~345毫克左右。但目前的研究證據并不能證明這些抗氧化成分可以幫助減肥。而且,制作酸梅湯時用的烏梅很少,湯里的抗氧化物質其實很少。想要獲得更多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還不如多吃點蔬菜和水果,直接吃烏梅也比喝酸梅湯好一些。
勿迷信降血脂
還有研究發(fā)現,多吃富含多酚類抗氧化物質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血脂,緩解高血壓,有利心血管健康。但這并不是吃單一的某種水果或者蔬菜就能達到的效果。多吃蔬菜和水果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健康飲食習慣,除了有利于控制血脂、血壓外,還有均衡營養(yǎng)、攝入足夠膳食纖維、避免多吃動物性食物等好處。偶爾喝點酸梅湯,作為平衡飲食的一部分還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依賴喝酸梅湯來降血脂。
那么,酸梅湯中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降血脂成分呢?有研究發(fā)現,用烏梅的提取物熊果酸喂養(yǎng)大鼠后能降低老鼠的血脂含量。不過,人體研究的證據卻還很少。日本有關這方面的人體研究結果認為烏梅提取物并不能降血脂。這是由于動物實驗中使用的烏梅提取物量很大,而喝酸梅湯獲得的烏梅要少得多。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對一組輕度高膽固醇血癥的人進行研究發(fā)現,每天吃100克梅子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不過研究者認為是因為梅子中膳食纖維的作用。但是,酸梅湯卻幾乎不含膳食纖維。事實上,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的膳食纖維,應該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粗糧谷物等。
酸梅湯只是一種普通的飲料,在煮制的時候,用的烏梅也很少,由于烏梅本身的味道很酸,還有點苦澀味,所以單獨食用口感并不會很好。在做酸梅湯的時候,為了口感好,一般的做法是多加糖。通常情況,自己在家煮酸梅湯的時候會加很多冰糖,而市場上這類酸梅湯飲料往往糖含量也不低,一瓶500毫升的飲料中大約有白糖50克左右。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的建議是每人每天攝入的添加糖不超過約25克,各國也都在限制飲料中的糖。攝入過多的糖會增加能量攝入,從而增加肥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人體并沒有好處。所以,過多地喝酸梅湯也并不健康。把酸梅湯當作解暑飲料,偶爾喝喝還是可以的,至于那些保健功能,還是不要太迷信的好。
(本文轉自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