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民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意大利充滿了藝術氣息,從法拉利到咖啡杯,樣樣講求美感,人人對生活都有看法,也都身體力行。美國作者不遠千里,跑到意大利鄉(xiāng)間住段時間,寫一本有關意大利山居生活的小書,立刻洛陽紙貴,就連萬里之外的國人都心向往之。
最近許多美食節(jié)目流行,意大利飲食、酒品、奶酪的介紹算是重點。意大利人討論美食時,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不過人家東西吸引觀眾也是實情。
20世紀80年代,美國快餐業(yè)者計劃到意大利推展業(yè)務,販賣美式漢堡、薯條,就碰了個大釘子。有些意大利人要維護意大利美食傳統(tǒng),認為快餐影響文化至巨,堅決反對,還特別成立“慢食(Slow Food)”組織,以為對抗。幾年來,“慢食運動”發(fā)展甚快,十多萬人響應,傳播到150個國家。他們宣揚“永續(xù)、享受”的目標,不僅希望保持生物多樣,也提倡味覺教育。言下之意,快餐業(yè)者販賣的商品,毫無味覺享受可言,甚至會讓許多物種消滅,尤其是“美食家”這種新興物種最受威脅。說起話來雖是振振有詞,但他們卻忘了意大利人才是快餐的始作俑者。
兩千年前,羅馬帝國曾經(jīng)叱咤風云,帝國首都羅馬是當時歐洲地區(qū)空前的大都會,史家估計,當時羅馬城的人口約有一百萬人。這個數(shù)字,在21世紀不當回事,兩千年前,可了不得了。羅馬城如何能容納這么許多人口?建筑業(yè)建造許多類似今日大樓公寓的集合式住宅,統(tǒng)稱“島嶼公寓”(insula)。房屋多為八九層高,下寬上窄格局以求根基穩(wěn)固,用石塊、泥磚、木材搭建,才能向上發(fā)展。有錢人住在寬敞的下層;能力較次的,就住高些,空間也窄。到了頂樓,就像是難民營。但城內(nèi)空間有限,寸土寸金,想幫全家人找個住處,就夠當家理戶的人費上許多腦筋,一般人也就別指望什么客廳、臥室外加書房。要想埋鍋造飯,恐怕得把灶臺搭在床底下才成,不過可千萬別嘗試這么做。島嶼公寓并不安全,或者因為偷工減料,有傾圮之虞,或者因天干物燥,經(jīng)?;馉T不慎,招來祝融。一般島嶼公寓業(yè)主不讓住戶升火,可以理解。
羅馬人以面包為主食,皇帝為了安撫百姓,經(jīng)常發(fā)放免費面包,招待市民們觀賞競技場中的格斗?!懊姘c格斗”成了羅馬社會和平安定的重要力量。
有了面包,沒有廚房也不打緊,有店家供應,解決民生問題,羅馬城中,這類快餐業(yè)十分發(fā)達??觳偷甑淖詈梦恢米匀灰詬u嶼公寓下層為宜,客源不斷;如果付不起店租,就在路邊搭個棚子,也是個快餐店。這種快餐店販賣的飲食簡單,不外乎蔬菜燉鍋。一樣是熱湯熱菜,價錢便宜,東西不算太難吃,不愁沒有生意??腿速I了帶走,回家搭上面包、橄欖,將就一頓,飲食問題迎刃而解。也有人弄點絞肉,摻和各種香料,揉成餅狀,油鍋里一煎,夾上面包,跟今日的麥當勞漢堡大同小異。
想想現(xiàn)代大城市的居民,與古代羅馬城有何大差別?大學畢業(yè),留在大都市中,剛起薪,繳完房租、繳完手機與交通費用之后,還能剩下多少?朝九晚五,來回交通還得花一兩個小時,回到住處,還有多少精力可以整頓飯吃。能跟朋友下個館子,算是犒勞。經(jīng)常到快餐店,買個漢堡、點一份套餐,經(jīng)濟實惠,有啥可以抱怨?人家店小,房租貴,東西又不能太貴,只好指望您快點吃完,接待下一位顧客。您要把快餐店當成慢食,豈不讓人翻白眼?
總而言之,羅馬是現(xiàn)代快餐店的發(fā)源地,羅馬人當初面臨的問題,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有地方做飯。現(xiàn)代人設備齊全,可是誰又愿意在累了一天后,回家整飯?懷抱不同,可對快餐的依賴是一致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