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靜 1顏丹紅 1顏日紅 2袁 斌 3
( 1浙江省玉環(huán)縣蔬菜辦公室 317600; 2玉環(huán)縣農業(yè)局植檢站; 3玉環(huán)縣農業(yè)局土肥站)
聯系電話:0576-87220074。
近年來,玉環(huán)縣菜農采用越冬蒲瓜套種絲瓜立體栽培模式,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該模式采用設施栽培,充分利用大棚的立體空間,蒲瓜生長在地面、絲瓜攀沿在棚架上,通過采取綜合配套措施,提早了絲瓜上市時間,不但提高了蔬菜大棚的利用率和土地復種指數,而且增加了菜農收入,實現了增產增收。據調查,蒲瓜平均667m 2產量3500kg,絲瓜667m 2產量2500kg,兩項合計667m 2產量6000kg,667m 2平均收入11500元,純利潤7500元。
1 培育壯苗
蒲瓜在11月中旬播種,絲瓜較蒲瓜晚播5~7d。播種前進行浸種催芽,用55~60℃熱水燙種15min,殺死附在種子表面及部分潛伏在種子內部的病菌。待水溫降至室溫后繼續(xù)浸泡24h,搓洗干凈后進行催芽。蒲瓜、絲瓜種子發(fā)芽力好,在胚根長0.5cm時播種,播種后輕壓播種土,使種子和土壤結合緊密,隨即澆水并覆蓋薄膜。播種后2~3d幼苗陸續(xù)出土,去除戴帽苗的種殼,加強通風預防徒長。一般播種后25~30d即可定植。
2 定植
定植前深翻土壤,筑畦寬1.8~1.9m,溝寬0.3m。蒲瓜、絲瓜根系發(fā)達,生長迅速,需肥量大,一般667m 2施腐熟欄肥1500~2000kg、氮磷鉀復合肥(15∶15∶15)20kg、尿素10kg作基肥。蒲瓜在12月初定植,每畦種1行,株距90~100cm,每667m 2栽300株左右;絲瓜較蒲瓜推遲3~5d定植,在畦邊種1行,株距160~180cm,667m 2栽150~160株。
3 田間管理
3.1加強溫濕度管理,確保安全過冬
溫濕度管理是大棚蒲瓜、絲瓜立體栽培的關鍵,1~2月是全年最寒冷的時期,因此大棚應采用三膜覆蓋,即大棚模、二道膜(離地面0.7m小弓覆蓋)和地膜,以保證蒲瓜、絲瓜安全越冬。蒲瓜、絲瓜定植后覆蓋大棚薄膜,保持白天溫度20~26℃、夜間在10℃以上。晴天棚內氣溫超過28℃,揭腰膜通風換氣,下午氣溫降至20℃時,開始拉膜保濕,閉棚前拉上二道內膜保溫防凍。多云和陰雨天氣,一般在上午棚內氣溫穩(wěn)定在25℃時揭內膜,以增加光照,中午揭腰膜通風2~3h降溫。后期絲瓜共生期同蒲瓜管理基本一致,但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盡量早揭晚蓋棚膜,促進棚內空氣流通。大棚頂膜可一直蓋到蒲瓜采收結束。
3.2 肥水管理
大棚立體栽培植株生長勢強,在蒲瓜、絲瓜果實發(fā)育和枝葉生長盛期肥水需求量大。定植后澆施20%人糞尿作點根肥;坐果前控制追肥,以免植株徒長,影響坐果;蒲瓜第1個果坐牢并開始膨大時進行追肥。如瓜藤走勢強,控制肥水,反之施少量肥料。在2~3個果迅速膨大時,每667m 2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5∶15∶15)15~20kg,隔15d再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5∶15∶15)20kg。進入采收期后,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加0.3%尿素混合液2~3次,隔7~10d再噴1次。絲瓜采收后,為保證植株正常開花結果,應堅持追肥,每10d左右追施1次,每次每667m 2澆施氮磷鉀復合肥(15∶15∶15)15kg,加水750~800kg。水分管理上,植株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旺果期適當加大灌水量,保證水分需求。
3.3 整枝修剪
整枝修剪是防止養(yǎng)分浪費,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手段。整枝宜在晴天進行,有利于傷口愈合,減少病菌侵入。蒲瓜采用雙蔓整枝,植株長有5~6片葉時留4片真葉摘心,使基部各節(jié)發(fā)生側蔓,選留2條粗壯側蔓向左右兩側生長,剪去多余側蔓,避免植株消耗養(yǎng)分。生長前期及時整枝,第1個瓜坐穩(wěn)后,如枝葉茂盛過密,去除部分側蔓,一般留4~5條蔓。
3.4 輔助授粉
冬季大棚內無昆蟲活動,蒲瓜應采取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間在下午5時以后或清晨8時以前,摘取當天開放的新鮮雄花,去掉花瓣,將花粉均勻涂抹在雌花柱頭上。
4 病蟲害防治
早春保護地栽培應注意經常通風換氣,防止棚內濕度過大導致發(fā)病。蒲瓜、絲瓜病害主要有霜霉
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