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術(shù)期DC-CIK生物治療食管癌的護理
秦愛華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yī)院 心胸外科, 江蘇 泰興, 225400)
關(guān)鍵詞:DC-CIK; 生物治療; 食管癌護理
DC-CIK生物治療是一種自體免疫細胞回輸療法[1-4],主要是通過DC與CIK免疫細胞的體外誘導擴增培養(yǎng)及人為加入多種細胞因子,使免疫殺傷功能得到擴增活化,使患者恢復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達到腫瘤臨床治愈或腫瘤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的目的[5-7]。本研究探討圍術(shù)期DC-CIK生物治療食管癌的護理方法,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1年5月—2014年11月本科收治的28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齡49~67歲,平均年齡60歲,以上患者均經(jīng)病理證實的食管癌術(shù)后2~5周的住院患者,在接受治療后1個月進行卡氏評分,所有患者或法定代理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28例患者術(shù)后第2周無菌采取外周血100~150 mL, 采用DC-CIK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和擴增后回輸患者體內(nèi),按每次6×108~8×108的標準溶于100 mL的生理鹽水中。1~2 h內(nèi)輸至患者體內(nèi),每天回輸1次,連續(xù)5次為1個療程。
采用Karnofsky 功能狀態(tài)評分標準(KPS百分法),總分為100分,每10分為1個等級。根據(jù)患者治療前后的卡氏評分的變化,分值提高>20為顯效,提高10~20分為有效,提高10分以下,不變或者減低為無效。
2結(jié)果
28例接受治療的患者中,采血過程順利,患者無不適。DC-CIK細胞懸液回輸時及回輸后,3例出現(xiàn)發(fā)熱,但體溫均未超過39 ℃,對癥處理后好轉(zhuǎn),無嚴重過敏反應患者。本組KPS評分較治療前提高10分者9例,提高20分者13例,提高率76.90%。
3護理
心理護理:良好的心理護理是保證治療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8]。DC-CIK生物治療是食管癌除手術(shù)、放化療以外的又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在圍術(shù)期 DC-CIK生物治療食管癌尚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案,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手段往往存在懷疑和恐懼的心理,可采取以下措施:① 通過向患者及家屬發(fā)放宣傳資料、開座談會,看操作視頻等,詳細講解DC-CIK細胞治療的目的、必要性、療效、風險性、優(yōu)越性及操作程序;② 介紹其他經(jīng)治療后成功的病例,可組織他們在一起討論,以增加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最好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 ③ 告知患者采血針尖較粗,與獻血時血站的采集針尖一樣,是可以耐受的; ④ 采血量為100~150 mL,對人體無太大影響,采血后臥床休息30 min,適當補充營養(yǎng)和水份,機體無明顯不適感; ⑤ 治療后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發(fā)熱反應,但使用退熱藥或適量飲水后,可完全緩解; ⑥ 采血后等待細胞回輸期間,患者一方面擔心培養(yǎng)的細胞的質(zhì)量,另一方面擔心治療后的療效。因此,護士特別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囑患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注意休息,增加營養(yǎng)攝入,告知患者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培養(yǎng)所需時間以及療效,增強患者的信心[9]。
飲食護理:患者為食管癌術(shù)后2周,囑患者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zhì),鼓勵多飲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進食油膩飲食和雞蛋、牛奶、海鮮等易致敏食物[10]。如果進食量不夠,可通過靜脈補充營養(yǎng)。
采血時的護理: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使用Ficoll公司的細胞分離機采集PBMC。與患者充分溝通后,經(jīng)雙人核對治療同意書,采集申請單,采集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選擇粗大彈性好的靜脈,保證采血通暢,但避免速度過快,以防血管負壓過大,血流不暢,避免中途停止采集導致采血量不足,總采血量在100~150 mL。同時注意觀察并詢問患者情況,若患者出現(xiàn)乏力、頭暈、心悸、胸悶等不適,應暫停抽血,臥床休息,必要時給予吸氧、輸液等[11-12]。采血后囑患者加強營養(yǎng),注意休息,預防感冒,耐心等待治療。本組患者采血過程中均無不適。
DC-CIK細胞回輸?shù)淖o理:28例患者在術(shù)后第2周采集外周血100~150 mL用于DC-CIK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和擴增,1~2周后回輸患者體內(nèi),按每次6×108~8×108的量溶于100 mL生理鹽水中,2 h內(nèi)回輸至患者體內(nèi),每天回輸1次,連續(xù)5次為1個療程: ① 回輸前護理:向患者講解回輸?shù)倪^程、方法及有關(guān)注意事項。選擇大血管,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選用20G的外周靜脈留置針,開放靜脈通路,先靜滴生理鹽水[13-14]; ② 回輸時護理:回輸時必須保證針尖完全在血管內(nèi),使用輸血器輸入,患者首次回輸過程中護士全程陪護,使用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生命體征,注意觀察穿刺點有無外滲,患者有無寒戰(zhàn)、發(fā)熱、心悸、胸悶、氣急、惡心、嘔吐、全身疼痛等現(xiàn)象發(fā)生,皮膚黏膜有無瘙癢、皮疹等。回輸過程中要每隔10 min輕輕搖勻細胞懸液,確保細胞均勻分布,避免形成細胞團塊?;剌斔俣瓤刂圃? h之內(nèi)。初次治療輸入的速度應盡量緩慢,一般20~30滴/min,前10 min慢滴, 10 min后患者無不適,生命體征平穩(wěn),則將輸液速度調(diào)制80滴/min,0.5~1 h結(jié)束,如果不出現(xiàn)不良反應,以后的輸血時間可控制在1 h內(nèi),以保證細胞活性。每袋輸畢后,用5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50 mL沖入空細胞懸液袋內(nèi),搖勻液體袋,使附壁細胞充分與生理鹽水混合后繼續(xù)輸入,使袋內(nèi)剩余的DC-CIK細胞完全輸入,最后用生理鹽水沖管,以確保細胞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整個治療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保證管路通暢,輸血過程中如患者出現(xiàn)高熱、寒戰(zhàn),應立即停止輸血,采取對癥處理,并留取標本,以查找原因; ③ 回輸后護理:回輸結(jié)束后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以及有無不良反應。告知患者下次治療時間,輸注前要辦理住院手續(xù),做好治療前的各種檢查工作,如血常規(guī)、心電圖、肝功能等,確保治療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黃孫卉, 張崇友, 王志華. DC與CIK細胞共培養(yǎng)在腫瘤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 實用腫瘤雜志, 2011, 25(1): 14.
[2]陳進. DC、CIK生物聯(lián)合治療晚期腫瘤56例護理與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1): 59.
[3]應敏剛, 魏植強, 楊建偉, 等. 結(jié)直腸術(shù)后放化療聯(lián)合DC-CIK的療效分析[J]. 實用癌癥雜志, 2010, 25(3): 274.
[4]Wang QJ, Wang H, Pan K,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of autologous 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cells, dendritic cells-CIK(DC-CIK), and semi-allogeneic DC-CIK[J]. Chin J Cancer, 2010, 29(7): 641.
[5]Thanendrarajan S, Nowak M, Abken H, et al.Combining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with vaccination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more than one plus one [J].Leuk Res, 2011, 35(9): 1136.
[6]Zhong R, Teng J, Han B, et al.Dendritic cells combining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synergize chemotherapy in patinents with late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1, 60(10): 1497.
[7]李菁媛, 陳智超. DC-CIK細胞治療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 2008, 21(2): 168.
[8]蔡正莉, 邱長宜.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7, 7(20): 4747.
[9]吳杏堯, 陳英梅, 伍麗虹, 等. CIK細胞肝動脈回輸治療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患者的護理[J].護理研究, 2007, 21(4B): 972.
[10]鐘嵐嵐, 吳云娣. CIK細胞治療老年癌癥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0, 17(8): 1689.
[11]何曉英. 食管癌術(shù)后化療患者癥狀困擾對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8): 34.
[12]劉慧, 葉劍. 食管癌術(shù)后早期腸內(nèi)營養(yǎng)的護理研究[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8): 137.
[13]趙華, 賈詠梅. 術(shù)前DC-CIK聯(lián)合化療對食管癌患者血清指標及腫瘤組織中惡性生物學分子表達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5, 21(6): 798.
[14]曾錦丹, 王瑤, 王素梅. 家庭支持干預對食管癌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6): 132.
[15]劉曉, 王貴齊.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內(nèi)鏡下治療進展[J].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15, 35(3): 196.
[16]周鳳梅, 蔡園春, 陳小紅. 健康教育路徑在食管癌圍術(shù)期患者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 18(20): 140.
收稿日期:2015-08-28
中圖分類號:R 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24-198-02
DOI:10.7619/jcmp.20152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