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湛溪(1882-1958),名立,字祖恩,號湛溪。貴州織金縣人,書香世家出身,10歲能詩,12歲中秀才,有“神童”之譽。后就讀貴陽貴山書院,成績優(yōu)異,由貴州學政呈文禮部,1904年被保送入京師大學堂深造,1908年畢業(yè)后任內閣中書科中書,司繕寫冊文、誥赦等文書之職。1910年考取第二批庚款留美學生資格,就讀于紐約哥倫比亞大學,1917年畢業(yè)并獲礦冶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關于磁性探礦公式的推演》在美報刊上發(fā)表,受到美、英學界的重視和贊賞,為此,被英國皇家學院評為世界探礦專家之一,并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在美國期間,諶湛溪曾參加了由中國留美學生自發(fā)組織的中國科學社的籌建。之后,該學社移回國內成為中國重要的民間學術社團。
1917年諶湛溪回國,除了在政府部門、礦務企業(yè)任職外,還在多所大學教授地學課程,并參與了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的籌建。
由蔡元培兼任研究院院長、隸屬中華民國大學院(大學院后改稱教育部)的中央研究院,是民國最高科學研究機關,1927年諶湛溪與翁文灝、李四光、朱家驊、李濟、徐淵摩一道被推定為地質研究所籌備委員。1933年,諶湛溪還與翁文灝、竺可楨等人一道發(fā)起成立了中國地理學會。
諶湛溪曾先后任湖南板溪銻礦工程師、山東中興煤礦煤師、唐山煤礦技正①、井徑煤礦局技正、萍鄉(xiāng)礦務局技正、鐵道部技正、焦作煤礦技正、煙筒山鐵礦技正、石景山鐵礦技正、貴州省建設廳長、云南個舊錫礦勘探隊技正和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北洋大學教授(天津大學前身)、廈門大學教授。
1939年,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遷到貴州福泉,校長茅以升聘請諶湛溪為該校教授。1945年,諶湛溪應丁道衡之邀到貴州大學任教,與樂森璕一起創(chuàng)辦了貴州大學地質系。1953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諶湛溪被調到昆明工學院任教。1956年秋退休回貴陽定居。1958年6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76歲。
諶湛溪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關于他頂撞蔣介石的龍門陣。
1935年,蔣介石為追剿紅軍到貴陽,離去時,貴州的軍政大員均到清鎮(zhèn)飛機場送行,時任建設廳廳長的諶湛溪也在其中。他坐在候機室中不多的幾張椅子上,正面對蔣介石,口含煙斗,腿翹二郎。蔣介石對其目中無人的神態(tài)感到不順眼,就問諶湛溪:“這條路修得太差,你坐車能感覺到吧!”諶湛溪回答說:“這條路是我親自督修的,一般的新路基就是這樣。歐美的鄉(xiāng)村公路也是如此。”蔣介石沒想到在窮鄉(xiāng)僻壤的貴陽竟有人敢于對他不恭,立馬挑剔地說:“貴陽的道路不行嘛!”哪知諶湛溪更火,反駁道:“貴陽不是上海,更不是倫敦、巴黎!”蔣介石在貴州武力圍追紅軍失敗,正焦頭爛額,想不到又遭到文人諶湛溪頂撞,在貴州所積受的怨氣一下爆發(fā)了,大聲斥責說:“你不懂!”諶湛溪不依不饒回答:“我不懂!我搞了二十多年,我不懂?!”候機室頓時沉默。最后是蔣介石怒氣沖沖地走出候機室登機離開貴陽。而諶湛溪沒有隨在場的軍政要員起身送行,仍然端坐椅子上抽煙,像沒事人一樣。事后,諶湛溪被免去建設廳廳長職務。人們見了登報的免職消息,皆稱贊諶湛溪敢捋“虎須”犯“龍顏”。
諶湛溪先生不但領軍地學領域,對“程朱理學”還有較深的研究,另外還著有《柏余集》和《大學補缺》等詩集。
注:①技正,國民政府部門中從事技術事務的公務員職務名稱,現(xiàn)臺灣仍延用此叫法。相當于內地政府部門中的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