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立 偉
(太原市建筑工程質(zhì)量檢測站,山西 太原 030002)
雁北地區(qū)村鎮(zhèn)房屋結構抗震加固技術方法
姚 立 偉
(太原市建筑工程質(zhì)量檢測站,山西 太原 030002)
對雁北地區(qū)近5 000戶民房進行了抗震鑒定,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描述了木結構房屋、生土結構房屋、磚砌體結構房屋在加固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部位的處理技術,為今后該地區(qū)危房改造及抗震加固工程提供參考。
結構,檢測,村鎮(zhèn)房屋,抗震加固
山西處于地震斷裂帶上,是一個地震頻發(fā)的省份。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作為國家能源大省,地下開采采空沉陷嚴重也日趨顯現(xiàn)。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后,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學統(tǒng)一安排,對全省中小學校建筑進行了抗震加固,學校建筑相對比較安全。但廣大農(nóng)村房屋仍存在很大危險,對此2013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在部分地區(qū)試點民房抗震改造工作,筆者有幸參與了此項技術工作。
根據(jù)相關文件,對試點地區(qū)房屋進行安全等級及抗震性能鑒定。工作人員針對房屋均為自建房,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由民間工匠施工這一特性。在國家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鑒定方法,解決了房屋鑒定的難題。經(jīng)大量摸牌分類檢測,在集中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的基礎上,依據(jù)現(xiàn)行國家和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對房屋結構進行驗算、分析,找出薄弱部位。評價房屋安全性以及抗震能力,同時提出改造加固建議。
根據(jù)檢測鑒定結果,由具備一定經(jīng)驗的設計單位進行加固改造設計。筆者根據(jù)本單位對雁北地區(qū)房屋鑒定情況,針對地基基礎狀況,墻體現(xiàn)狀,屋蓋形式等介紹了在加固過程中普遍采用的幾種經(jīng)濟可行的抗震加固技術和方法。
分述如下:
1)木結構房屋加固方法。
承載力不滿足要求的加固方法:磚、生土和石圍護墻的抗震承載力不滿足抗震鑒定要求;或墻體明顯開裂、存在嚴重質(zhì)量問題時,應按墻體類別,分別按有關規(guī)定選擇抗震加固辦法。當抗震墻不滿足要求,需要新增砌墻體時,新增抗震墻除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外,尚應在墻體兩端采用Φ6鋼筋或8號鐵絲木柱拉結牢固。
抗震構造措施不滿足要求的加固方法:木柱下未設柱腳石,或柱腳石與木柱無可靠連接時,可根據(jù)柱腳現(xiàn)狀分別采取更換柱腳、墩接、增強連接等方法進行加固。柱腳石埋深不滿足要求時,可在柱腳石周邊增砌或現(xiàn)澆混凝土圍護柱墩。更換和加固柱腳時,應采取支護措施。木柱接頭處不滿足要求時,應采用鐵件(扁鋼圍箍或?qū)覷形箍)加固。三角形木屋架未設置縱向水平系桿時應在屋檐高度、木屋架的跨中位置設置縱向水平系桿,系桿應采用螺栓與屋架下弦桿連接牢固。三角形木屋架或木柱木梁住房未設置斜撐時,應增設斜撐。穿斗木構架或三角形木屋架未設置豎向剪刀撐,且無可代替豎向剪刀撐的滿鋪木望板時,應增設剪刀撐或角部斜撐。穿斗木架構的穿枋在柱中不連續(xù)時,應采用鐵件和螺栓加固;當榫槽截面占柱截面大于1/3時,應采用鋼板條、扁鋼箍貼木板等措施加固。木樓、屋蓋節(jié)點間連接不符合抗震鑒定要求時,可根據(jù)不符合情況分別采取增設扒釘、鐵件、木夾板等措施加固。
木構件出現(xiàn)腐朽、疵病、嚴重開裂現(xiàn)象時,應及時更換或增設構件加固;更換構件的截面尺寸應不小于原構件的尺寸;增設的構件應與原構件可靠連接;木構件裂縫時可采用鐵箍或鐵絲綁扎加固。
2)生土結構房屋加固方法。
承重墻體明顯開裂、存在嚴重質(zhì)量問題時的加固方法:原墻體局部嚴重酥減、空鼓、歪閃時,應拆除重砌;橫墻間距超過規(guī)定限值時,宜增設橫墻。承重墻墻體厚度小于規(guī)定值或高厚比過大時,可采用貼砌墻體的方法進行加固。
抗震構造措施不滿足要求時的加固方法:縱橫墻連接較差時,可在墻體交接處增設豎向外加配筋砂漿帶加固。位于8度區(qū)住房的四角及縱橫墻交接處未設木構造柱時,可增設木構造柱加固,并與原有木圈梁或新增木圈梁連接。前后檐墻外閃或內(nèi)外墻連接不可靠時,可采用打摽法加固。當圈梁設置不符合評定要求時,應增設圈梁;外墻圈梁可采用外加配筋砂漿帶,內(nèi)墻圈梁可用鋼拉桿代替;當墻體采用雙面鋼絲網(wǎng)砂漿面層加固,且在上下兩端增設有加強筋砂漿帶時,不可另設圈梁。樓、屋蓋構件有位移或支承長度不滿足要求時,可增設砌體柱或采取增強樓、屋蓋整體性等的措施;對腐朽、蟻蝕或嚴重開裂的構件應更換;對無下弦的人字屋架應增設下弦拉桿。當生土墻體強度偏低、砌筑質(zhì)量差導致抗震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時,可在墻體的一側或兩側采用水泥砂漿面層、鋼絲網(wǎng)水泥砂漿面層加固。當屋蓋結構的整體性不足時,在端開間設置豎向剪刀撐進行加固。
3)磚(拱)結構房屋加固方法。
采取加大橫墻截面加固窯腿墻時,增砌墻體厚度不小于120 mm,且應設置間距不大于1 000 mm×1 000 mm的錨固筋,鋼筋直徑宜采用6 mm,錨入原墻體深度不小于240 mm;增設構造柱法進行加固窯腿時,構造柱截面不小于240 mm×240 mm,且宜設置2Φ6@500的拉結筋。
農(nóng)村住房結構分為木結構房屋、生土結構房屋、磚(石)拱結構房屋幾類,主要為自建房,均無設計圖。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進行抗震加固主要是為了提高結構整體抗震能力。所以加固前應摸清房屋基礎形式及上部結構構造形式。通過進行結構檢測及抗震鑒定,可針對性地選取對原結構損傷較小,施工便捷,工期短等易于實現(xiàn)的加固方法。由于此項工作開展點多面廣,且施工難度相對新建建筑較為復雜。由于加固施工單位技術力量很難保證,施工技術人員對此類項目的施工不甚清楚,因此筆者認為應加強監(jiān)督管理人員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同時施工與設計之間技術交底技術溝通要暢通。另要求監(jiān)管到位,一旦發(fā)現(xiàn)不符合標準的要求情況,立即整改,決不能敷衍了事,造成加固不當,影響整體效果。
[1] 王毅紅,高 翔,王新利,等.生土結構民居加固改造的經(jīng)濟造價分析[J].建筑科學,2011(S2):91-93.
[2] 王毅紅,王漢偉,高航宇,等.村鎮(zhèn)生土結構房屋墻體局部承壓試驗研究[J].建筑科學,2011(S2):97-99.
[3] 王毅紅,樊 琨,陳全杰,等.村鎮(zhèn)生土結構房屋抗震加固措施試驗研究[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1(6):8-9.
[4] 卜永紅,王毅紅,李 麗,等.不同夯筑方法的承重夯土墻體抗震性能試驗[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15-16.
[5] 唐方偉,胡冗冗,劉加平,等.四川傳統(tǒng)民居夏季室內(nèi)熱環(huán)境質(zhì)量測試分析——以彭州大坪村為實測對象[J].建筑科學,2011(6):85-87.
[6] 高炳鵬.房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技術分析[J].山西建筑,2014,40(13):41-43.
The seismic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method of 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Yanbei area
Yao Liwei
(TaiyuanBuildingEngineeringExampleMonitoringStation,Taiyuan030002,China)
This paper made seismic evaluation to nearly 5 000 homes in Yanbei area,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described the important link and key parts process technology of wooden structure housing, raw soil structure housing, brick structure housing in reinforcement process, 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ture dangerous building reconstruction and seismic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in this area.
structure, detection, rural housing, seismic reinforcement
2015-02-10
姚立偉(1979- ),男,工程師
1009-6825(2015)12-0039-02
TU35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