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詠
有天早上我提了公事包坐上出租車,一上車,司機立刻開始橫沖直撞,穿梭在車陣之中游刃有余。當(dāng)時交通十分紊亂,我當(dāng)下坐得毛骨悚然,便問這位司機:“你沖這么快,不是很危險嗎?”
“沒辦法,我也是為了賺錢??!”司機回答我。
“交通這么亂,你就是快,也快不了多少吧?”
“這你就不懂了,你別看我只超過一輛車,碰到一個十字路口,我沖一個黃燈,把后面的車立刻拋遠遠的,那就差別很大了?!?/p>
果然他鉆來鉆去,一個紅綠燈,就把后面的車甩得好遠了。
“可是交通這么亂,你這樣闖,不是更糟糕嗎?”我問。
“咦,我倒要反問你,如果今天交通好的話,我必須開得這么辛苦嗎?”
我仔細觀察了一番,發(fā)現(xiàn)這個司機講的話很實在。因為所有的出租車、自用轎車幾乎都在沖鋒陷陣。沖來沖去,都為了賺錢。整個交通車水馬龍,塞得一塌糊涂,恍惚都在喊著,錢,錢,錢……這使我想起一個故事。
有只蝎子要過河,請青蛙背它。
青蛙十分猶豫,它問蝎子:“我很擔(dān)心,萬一你蜇我,怎么辦?”
“我不會蜇你,你放心好了。你想,我又不會游泳,我把你蜇死了,對我一點好處也沒有,不是嗎?”蝎子告訴它。
青蛙一想也有道理,就背著蝎子過河。
就在它們游到半途的時候,蝎子忽然瘋狂地蜇青蛙,蜇得青蛙一陣暈眩,臨死之前不甘心地問:“我死了,你也沉到水里去了,你為什么還蜇我呢?”
蝎子驚慌地說:“我知道,可是我無法控制自己?!?/p>
與蝎子這樣的朋友相處當(dāng)然是可怕的事,然而更可怕的是蝎子的非理性。蝎子無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騎在別人頭上,蜇人,是它自小以來的訓(xùn)練,它必須靠踩在別人頭上才能求得生存。這樣的生存情結(jié)到了必須以自身的利益,甚至是自身的性命來交換時亦在所不惜。
從小我們的教育就強調(diào)競爭,一個小孩必須在考試上獲得勝利,才會被認(rèn)定是一個好孩子。果然他長大了以后發(fā)現(xiàn)“愛拼才會贏”,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地“努力往上爬”。一個中國人,要不就被欺負,要不做一只蝎子。想要像青蛙一樣建立一個互助的社會,關(guān)懷的環(huán)境,這樣的想法在蝎子的世界里恐怕是無法立足的。
于是在這么混亂的環(huán)境里,蝎子文化形成了。我們有愈來愈多的蝎子,搶著咬噬別人以求得自身的自由與生存。于是不管政治、學(xué)術(shù)、醫(yī)療、藝術(shù)、商業(yè)……真正的努力與成就,反而不再是重要的事情,一切變成了從權(quán)力邊緣到中心的競爭與較勁,互助共存的重要性不再被強調(diào),只有爬到最高的權(quán)力位置,控制別人,才得到這種蝎子式的自由與快感。更可怕的是,非理性的蝎子必要時甚至不惜犧牲一切,只為了滿足這種勝利的沖動。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如果希望避免流于被蝎子文化吞噬,保有純真性情,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必須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環(huán)境,不要一味地要求環(huán)境配合你。從更全面的觀點看待一件事情,正確地估計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然后全力沖刺,完成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