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嘉
最近,炙手可熱的各種跑步App大為風行,而跑步這項運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每天早上的朋友圈里,都會看到他們前一天下班后打卡和奔跑的軌跡。有人說,這是因為在社交媒體時代,人類內(nèi)心深處的炫耀沖動能夠得體而盡情地釋放。當然,跑步仍然是一項孤獨的運動,但是我們需要別人知道:我在孤獨。
“每天清晨,羚羊都知道,它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快;獅子知道,它必須跑得比最慢的羚羊快。不管是獅子還是羚羊,太陽升起時,都要開始奔跑。地球上的其他哺乳動物都在自由奔跑,難道只有人類是例外?”在《天生就會跑》一書中,美國作者克里斯托弗 ·麥克杜格爾探訪到隱居在墨西哥銅峽谷里的塔拉烏馬拉族人。他們能活下來,是因為父輩跑得比鹿快,而父輩能活下來,是因為祖父輩跑得比阿帕奇人的戰(zhàn)馬快。幾個世紀以來,他們就在崎嶇的山中奔跑,隨時調(diào)整姿勢、方向和速度,敏捷地在石塊和溝壑間蹦跳,跑過錯綜的山路,爬上陡峭的巖壁。而他們跑步的“圣經(jīng)”就是回歸本真,不為財富、勝利或名聲而跑,單純是為了追求“使用身體的暢快感覺”,與自然無限親近。
而在這部書里,作者提到一個觀點:每當一個國家發(fā)生劇變時,跑步就會在此時興盛起來,因為人普遍會有一種“危機感”,人的基因會驅動人喚醒自己應對劇變,方法之一就是行動起來,跑步就是一種表象。或許這種關于社會因素的說法有點虛,但可能也有它的道理。
在上世紀70年代,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涌入跑步大潮。《阿甘正傳》里阿甘玩命跑步,一大堆人跟隨的橋段反映的就是當年這一潮流。而今天的紐約中央公園,早已是全球聞名的跑步圣地,在那里,各種時間,你都可以看到穿各種衣服跑步的人。冬天里,有人穿羽絨服,跑步的人卻穿著背心。
為什么跑步成了一項很流行的運動?美國人常說:“清醒時做事,糊涂時跑步,大怒時睡覺,獨處時思考?!?村上春樹說,因為痛苦,正因為刻意經(jīng)歷這痛苦,我才從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活著的感覺。
跑步是面對內(nèi)心的最好方式,就像生活一樣,當你感覺痛苦的時候,正是你成長的時候;跑步是挑戰(zhàn)自我的最好方式,在想要放棄的時候,也會咬緊牙關,繼續(xù)邁出下一步;跑步是為自己樹立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因為它可以幫助你專注于內(nèi)在,開始反省并學習如何料理自己的人生。
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跉赓|(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那些跑過的步也一樣,會在你的骨骼里、胸腔里、大腦里,留下跑過的激情和對內(nèi)心的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