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Windows 8家族

      2015-04-13 11:49:10阿里
      個人電腦 2015年3期
      關鍵詞:英特爾顯示器平板

      阿里

      Windows 8家族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考驗,事實上增加一種使用模式或者說界面的話并不會出什么太大問題,畢竟“加法”還是可以接受的,微軟最大的問題在于他悄無聲息地單方面改變了使用習慣,并且耀武揚威地告訴大家“這是為你們好”。

      在Windows 8系統(tǒng)推出之后,微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按照這家行業(yè)巨頭已經(jīng)習慣的節(jié)奏發(fā)展的話,集華麗無比且令人“沉浸”的全新Windows UI,以及改善了效率且提升了性能的Desktop UI于一身的Windows 8應該可以迅速獲得好評,并以出色的市場表現(xiàn)為當時已經(jīng)沉默許久的微軟公司贏得廣泛贊美。無奈理想美麗、現(xiàn)實殘酷,Windows 8以及稍后推出的Windows 8.1整體增長勢頭相當緩慢,兩者的市場占有率遠低于Windows 7系統(tǒng)的同期表現(xiàn)。

      起初微軟一直認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之前的Windows XP和Windows 7系統(tǒng)太成功了,以至于掩蓋了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最新美味,直到從開發(fā)者到媒體,從行業(yè)用戶到個人消費者齊聲抱怨,老大似乎才意識到哪里出了問題—微軟與下一位即將亮相我們榜單的領頭羊選手一樣,已經(jīng)適應了自我欣賞、為人追捧的節(jié)奏,早就忘記了市場應該是有來有往的,那種“我出什么你用什么,我改什么你學什么”的時代過去了,現(xiàn)在是消費者做主。

      Windows 8家族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考驗,事實上增加一種使用模式或者說界面的話并不會出什么太大問題,畢竟“加法”還是可以接受的,微軟最大的問題在于他悄無聲息地單方面改變了使用習慣,并且耀武揚威地告訴大家“這是為你們好”:開始按鈕消失、程序列表變樣、兩種界面下應用不互通……如此之處數(shù)不勝數(shù),以至于用戶連如何關機都不知道,那在他們看來相當了不起的“沉浸式體驗”更是讓人哭笑不得。看來長期居高不下的地位讓微軟只記得“我的產(chǎn)品我做主”,早就把消費者也同樣有權(quán)力決定自己的選擇拋在了腦后。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Windows 8家族作為生產(chǎn)力平臺其實還是不錯的,只是微軟根本不知道告訴消費者它們到底好在哪里:使用Windows + Q按鍵即可展開全局搜索,定位應用程序、文件、頁面再也不是問題;讀取移動存儲設備可以暫停,避免了中途臨時使用帶來的麻煩;提供了更強的安全性,甚至內(nèi)置了改進過的Windows Defender……如果你真的愿意付出一定的學習成本,那升級到Windows 8之后肯定會更開心。但問題來了:我憑什么為你學習?你為什么不告訴我?讓我們看看微軟到底在宣傳什么……那應用數(shù)量乏善可陳的Windows UI,那一致性體驗慘絕人寰的跨平臺特性嗎?要是這么說,這位行業(yè)老大倒真的是一個實心眼,他總把最差的部分赤裸裸呈現(xiàn)在眾人面前,而把所有優(yōu)勢化為濃濃的愛意深藏不露。

      最后,也許不少朋友會說:看最近的數(shù)據(jù),Windows 8家族的市占率已經(jīng)大幅提升了,Windows 10也已經(jīng)把開始菜單帶回來了。是的,這些都沒錯,如果從腹黑的角度看,Windows 10是微軟面對如此尷尬境地而不得不作出的妥協(xié);當然我們更愿意從積極的角度看——聽取消費者建議從而及時作出改變的態(tài)度還是蠻好的。至于市場占有率嘛……如果你以前所未有的極低價格提供給OEM,或是停止其他同類產(chǎn)品的預裝授權(quán)的話,呵呵……

      2-in-1 二合一

      在說二合一設備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其前身—超極本。

      超極本誕生于2011年,從那時起它就備受爭議:始作俑者英特爾公司宣稱這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卓越的極致體驗,從而定義的全新一類設備;媒體則根本搞不懂怎么就憑空出來了一個看似超便攜筆記本,但不是超便攜筆記本的新類別;消費者更是連“超極本”和“超級本”都分不清楚,即便是3年后的現(xiàn)在,你提起這三個字怕是還有很多朋友表示不知道吧?

      英特爾曾提到MacBook Air可以被看作是超極本的代表,蘋果公司則對此不置可否,加之英特爾高管公開承認上網(wǎng)本在和iPad的競爭中一敗涂地,由此我們沒辦法不猜想到超極本實為英特爾公司的一種緩兵之計—沒有更加創(chuàng)新的產(chǎn)品,但面對已經(jīng)變化的市場又不得不作出一些改變,超極本的推出是否有些倉促?現(xiàn)在這個問題已經(jīng)不重要了,由超極本演變而來的二合一設備才是英特爾的宣傳重點。

      二合一設備屬于典型的“看上去很美”:一種設備兩種體驗,既能夠得到平板電腦的便利和觸控,又可以獲得PC的性能和功能。實現(xiàn)這種兩全其美的方式是變形,也就是說二合一設備均具備變形能力,無論翻轉(zhuǎn)式(Yoga系列)、折疊式(SONY Duo13)、插拔式(TOSHIBA Z15t)、旋轉(zhuǎn)式(DELL XPS 12)還是分離式(SONY Tap 11),二合一設備終究是要通過變形的方式完成PC to Pad的轉(zhuǎn)換。

      但是問題來了:首先,除去插拔式之外的變形方式都不能做到屏幕與機身分離,且大多數(shù)這種設計的產(chǎn)品,其計算零部件都在機身部分。這就意味著當處于平板使用模式時,你不得不同時承受機身的附加重量—也許短時間沒問題,置于桌面看電影也沒問題,但拿在手中15分鐘試試看是什么感覺?就算插拔式,當你作為筆記本使用時,分離的設計真的方便嗎?

      其次,基于Windows 8家族的設備一旦轉(zhuǎn)變成消費類使用模式,即非生產(chǎn)力應用的平板應用,那么Windows UI下那可憐的應用數(shù)量和質(zhì)量能夠給你帶來多好的體驗?這個答案恐怕只能“呵呵”了吧。

      再次,無論Android平板還是iPad,它們在便于攜帶的同時還有更長的電池續(xù)航時間和更冷靜的運行狀態(tài)。而目前的二合一設備基本都使用了Intel Core Y/U系列處理器,其TDP功耗無法滿足無風扇設計(不可超過6W)的需求。那么你拿著一個發(fā)熱嚴重或是噪音較大的“平板”會做何感想?

      最后,由于必須兼顧平板模式的體驗,因此二合一設備只能使用低電壓或是超低電壓處理器。沒錯,其性能表現(xiàn)和幾年前的產(chǎn)品相比那肯定是提升的,但和同時期的標準電壓處理器相比可就占不到任何便宜了。也就是說,當作生產(chǎn)力工具時你不得不為上述那些并不怎么樣的平板體驗買單—犧牲性能。

      由此看來,二合一設備變成了“二不像”設備,既沒有平板電腦那純粹的更貼近原始的使用體驗,又沒有筆記本那可應萬變的性能表現(xiàn),其價格還要高于兩者。當然,某些二合一設備在設計上真的值得稱贊。諸如Surface、Tap11、Yoga系列等等,但設計并非決定使用體驗的全部因素,我們可以說超極本和二合一讓廠商有機會制造出更加炫目的產(chǎn)品,但卓越的使用體驗和極致的響應速度就真的要打個問號了—是處理器的功勞?是制造工藝的功勞?是設計研發(fā)的功勞?恐怕只是固態(tài)硬盤的功勞而已。

      平板電腦

      作為業(yè)界的領導廠商,微軟和英特爾要對目前的PC大環(huán)境負責,它們共同存在的問題是:由于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和“一言堂”的運營模式,主動改變對它們來說是不愿意看到的,或者說根本沒有動力去作出改變——微軟Windows和Office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PC設備和應用的基礎,Intel處理器則涵蓋了從嵌入式、入門計算、主流到高端的各個層面,Intel Base似乎成了衡量PC優(yōu)劣的標準。對無憂無慮的人來說,又為什么要改變呢?蘋果改變了這一模式,這也正是這家公司了不起的地方。iPhone升級到什么樣子,iPad用了什么處理器這些都不是重要的,真正重要之處在于蘋果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模式—重體驗、輕配置。

      我們在上文中提到的兩位選手如果放到本文中的話,那么它們就變成了參與者而非決定因素。平板電腦被作為PC類別“黑三類”的最后代表,并不是因為這種設備像二合一那樣本身有什么問題,更多的原因是平板已經(jīng)不是剛需的設備了,因此在購買上我們建議朋友們慎重。

      據(jù)最新的數(shù)據(jù)資料表明(http://tech.ifeng.com/a/20141126/40880930_0.shtml):2014年平板電腦的增速大幅度放緩,iPad出貨量持續(xù)滑坡。全球PC出貨量的跌幅大致在2.7%至3.7%,而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增速預期也由之前相當樂觀的52.5%銳減至7.2%。當然,這一報告中同時提及了Windows平板的出貨量逆勢增長,但就我們的推測看來,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二合一設備中的部分產(chǎn)品被加入計數(shù),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很多行業(yè)用戶在選擇平板電腦時,考慮到其后臺和應用的同步性和數(shù)據(jù)兼容性,他們不得不選擇基于Windows系統(tǒng)的設備:某銀行便是典型代表,他們想為一些門店的大廳配置平板電腦來提供更好的服務,但Android設備鮮有設計時尚、氣質(zhì)不凡的選手,iPad則無法保證數(shù)據(jù)同步,只有Windows平板可符合要求,且微軟公司還提供全套技術(shù)支持—最后,他們購買了數(shù)量可觀的Surface。

      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以iPad為首的平板電腦為現(xiàn)在我們可得到的計算體驗立下了汗馬功勞:更接近原始動作的觸控操作,更輕盈便于攜帶的身型,更時尚靚麗的外觀,更持續(xù)耐久的續(xù)航,更簡單實用的應用都是讓消費者通過平板電腦認識到,原來除了傳統(tǒng)PC之外我們還可以這樣使用設備。毫不夸張的說,平板電腦直接影響了PC產(chǎn)業(yè),不僅僅在于徹底擊潰了上網(wǎng)本—現(xiàn)在,有多少人回家還有立刻打開電腦的需求?

      不過現(xiàn)實的問題也難以規(guī)避:平板電腦用戶的設備使用周期,或者說一臺平板電腦的生命周期遠遠超過一部手機,事實上手機已經(jīng)超出了溝通設備本身的涵義,你可以將其理解為快消品,它們在完成溝通功能之余還能實現(xiàn)平板的功能,在提供良好使用體驗的同時還可充當個人品味和氣質(zhì)的代言。顯然這一角色平板電腦是無法擔任的,你可能會見到朋友時刻握著貼了膜、套了殼、粘了鉆、蓋了戳的手機,但要是有誰有事兒沒事兒就捏著個平板在你面前晃悠,那是不是有點嚇人了?所以頻繁更換手機可以獲得的并非體驗上的改變,更多的則是在于表達自己對時尚潮流的跟隨,對新產(chǎn)品新技術(shù)的把握,而平板電腦在這一點上只能靠邊站了。

      二合一設備雖然不盡人意,手機雖然沒有7或者10英寸屏幕,但前者在提供了同樣使用模式的前提下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多功能,后者則在提供了相同功能和性能的同時能滿足更多心理需求,因此平板電腦現(xiàn)在正面臨著來自PC和手機的兩面夾擊。

      在應用方面,專為平板開發(fā)的應用無論在質(zhì)量和數(shù)量上都無法與手機相提并論,況且同樣的應用,HD版本也并不比普通版本多了什么值得傾心的功能。致命的一點在于,也許PC對平板的影響還沒有那么大,畢竟Windows陣營還是小眾,但手機對平板的沖擊可謂“招招見血”,現(xiàn)如今5.5英寸、6英寸的手機比比皆是,硬件性能、軟件系統(tǒng)和應用體驗都與平板沒有什么本質(zhì)差異,即便是當年宣稱大屏幕不是技術(shù)問題,而是使用常識問題的蘋果,其iPhone 6 Plus也……

      從iPad的更新情況,尤其是iPad mini 3來看,即便是平板電腦市場中最大的贏家在這條產(chǎn)品線上也面臨著尷尬境地,除了堆砌硬件之外還有什么能讓平板電腦表達出差異化呢?也許e人e本的手寫和易學派的教育行業(yè)倒是一條路,但它們還是太窄了不是么。再看看小米平板,除了“快”之外,恐怕“抄”就是唯一一個形容詞了。

      平板電腦中有一類產(chǎn)品可被看作是“黑中之紅”,那就是以7英寸產(chǎn)品為主的通話平板。通話平板兼具了平板電腦的大屏幕特性和手機的溝通功能,且拿著一個7英寸的設備打電話本身也是一種另類的行為,雖然談不上高雅美觀,但起碼占了與眾不同。因此平板電腦并非全盤皆輸,通話平板在這類設備中可謂異軍突起。

      21:9顯示器

      自兩年前首次面市至今,21:9顯示器就一直備受爭議:支持者認為這種比例的顯示器更接近電影屏幕,觀看大片無疑會有更好的體驗,同時利用多窗口功能還可并列開啟兩個窗口,辦公應用也著實方便;反對者則認為首先這些產(chǎn)品看上去實在是太怪異了,其次要真的說雙屏顯示的話,那么買兩臺普通顯示器不是更好?況且價格還更便宜。由此看來,正反雙方似乎都很占理,這也正是我們將21:9顯示器提取出來加以評論的原因所在。

      通過實際的測試和使用,我們不得不承認21:9顯示器的確有它的優(yōu)勢,就像支持者們說的那樣,使用Windows左右拖拽到邊框即可自動分屏的功能,開啟雙窗口之后使用者可以得到不錯的視覺體驗,即便是那些較寬的頁面也不需要橫向滾動即可完整顯示;對很多游戲來說,21:9顯示器能讓你看到其他玩家看不到的場景,如果真的是那種即時戰(zhàn)略游戲的話,想要搶占先機變得異常輕松,就算是網(wǎng)絡游戲也能讓你提早發(fā)現(xiàn)地圖上例如礦產(chǎn)、草藥等更多資源;至于電影么,本身電影的比例就是2.35:1,而21:9則是2.33:1,幾乎可以認為是對等的,因此大多數(shù)電影類視頻都能夠在這種顯示器上有更好的顯示效果,不過不用指望完全消除黑邊,這基本上也不太可能。

      但反對者們同樣有自己的道理: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來看,目前一臺29英寸的21:9顯示器售價往往在3000元之上,接口類型和數(shù)量、品牌和外觀稍微看得上眼一些的產(chǎn)品就要接近4000元甚至更多,加上29英寸21:9顯示器的高度相當于23英寸顯示器,那么換算過來的話,兩臺還算不錯的23英寸顯示器也不用花費到4000元,加上專用雙顯示器支架之后都要比單獨買一臺21:9的顯示器便宜不少。

      此外,就看電影和玩游戲的體驗來講,反對者也有自己的說法:普通23英寸顯示器的確沒法獲得更寬的視野,但對很多游戲來講,雙顯示器的配置卻能夠讓你得到另外一種體驗,即一部顯示器以全屏模式玩游戲,另一部顯示器開啟如YY之類的軟件和隊友進行溝通,或是打開網(wǎng)頁查看攻略,登陸論壇實時討論;如果談到看電影,他們則認為反正也有字幕,黑邊正好留給字幕顯示,而雙顯示器還能夠邊看電影邊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和朋友溝通,或是做些別的什么事情,何樂不為呢?

      也許正是考慮到這種爭議,目前21:9顯示器出現(xiàn)了更為“奇葩”的設計——名為“雙屏合一”的飛利浦19DP6QJNS,它將兩臺窄邊1280×1024的19英寸顯示器對接成一臺32英寸寬屏幕顯示器,使用者可以根據(jù)需要讓左右兩側(cè)的顯示器以“各自獨立”或是“合二為一”的模式使用,且兩個顯示屏幕均可以進行22.5度的微調(diào)。這款產(chǎn)品獲得了2014年COMPUTEX創(chuàng)新設計金獎,但就是這樣一款產(chǎn)品也有糾結(jié)之處:如果作為統(tǒng)一分辨率的寬屏幕顯示器,那么就算是3.5mm邊框已經(jīng)到了極致,由于拼接的原因屏幕中間也會有7mm的間隙,這意味著分辨率為2560×1024的寬屏幕中間被生生切出來一道縫隙,毋庸置疑會影響使用體驗,無論看電影還是別的什么,哪怕是普通桌面顯示都會覺得別扭,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則會更痛苦。此外,如果想調(diào)整顯示器的相關參數(shù),你不得不為左右兩個顯示器單獨開啟OSD菜單進行詳細設置,這也增加了操作難度。

      不過,21:9顯示器在今年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我們也能看到從尺寸到外觀,從設計到定位都有明顯區(qū)隔的此類產(chǎn)品。最后要說明的一點是,考慮到外觀設計、應用模式、使用體驗、銷售價格等因素的話,根本沒有什么產(chǎn)品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只要想清楚自己的“剛需”并據(jù)此作出選擇都可稱為明智之選。就拿21:9顯示器來說,就算你真的質(zhì)疑其實際應用價值,那么單單看外觀,它就比雙顯示器要Fashion得多。

      游戲PC

      雖然PC環(huán)境整體狀況堪憂,但我們還是能夠看到一絲曙光,各個廠商都表明自己的PC銷售量在今年已經(jīng)停止下滑,有了幅度不等的增幅。以DELL為例,第三季度全球同比增長10%、美國市場同比增長19.7%的數(shù)字五一讓人振奮。而在這其中貢獻值最高的恐怕非游戲PC莫屬——我們在這里提及的游戲PC涵蓋了游戲筆記本和游戲臺式機。

      我們先來看一些相關數(shù)據(jù):

      據(jù)美國電玩市場調(diào)查機構(gòu)DFC Intelligence的預期顯示,2014年全球游戲市場總額將達到250億美元,全球?qū)⒂?.85億名使用高端游戲PC的玩家,而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更多來自于PC玩家比以往更舍得花錢,以及新型的免費游戲吸引了更多其他玩家。

      市場研究公司Newzoo與營銷機構(gòu)Ad2Games聯(lián)合發(fā)表了一份報告,稱到2017年全球MMO和PC游戲市場的收入規(guī)模將從現(xiàn)在的244億美元增長至307億美元,并認為電腦游戲?qū)⑹冀K引領游戲市場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而其他任何平臺都沒法做到這一點。

      聯(lián)想在與暴雪娛樂聯(lián)合宣布結(jié)成產(chǎn)品授權(quán)和市場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發(fā)布會上稱:中國有接近3.2億網(wǎng)游玩家,有40%的消費者在購買PC產(chǎn)品時會提出有游戲使用的需求,這些一年前的數(shù)據(jù)都能表明游戲已經(jīng)成為主流的PC應用,在PC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游戲PC產(chǎn)品線由于定位清晰,需求旺盛而表現(xiàn)出高速增長的趨勢。

      也許不少消費者會質(zhì)疑如上說法,認為手游會對PC游戲造成致命沖擊,能夠重現(xiàn)移動互聯(lián)終端對PC造成的“傷害”,但請不要忘記,諸如平板、手機之類的設備由于自身硬件和軟件應用的限制,在游戲效果和體驗上根本不可能與PC游戲相提并論,更何況手游的用戶忠誠度極低,很少有產(chǎn)品能夠形成自己的忠實擁躉。

      縱觀國內(nèi)游戲PC市場,聯(lián)想將其大獲成功的“彪悍小Y”筆記本以旗艦的身份劃歸至游戲PC產(chǎn)品線Erazer之中,同時增加了X系列臺式機;華碩在持續(xù)更新ROG玩家國度游戲筆記本的基礎上,更是增加了臺式機產(chǎn)品;DELL的AlienWare自然不必多說,這一品牌似乎成了游戲PC業(yè)界的蘭博基尼,令一眾游戲發(fā)燒友仰慕不已;HP新近以Omen游戲筆記本進軍這一市場,并取了一個相當響亮的名字——傲慢,好吧是不是下一個游戲臺式機該叫做偏見了……

      中低端市場的情況同樣喜人:海爾一口氣推出了去品牌化的三大游戲PC系列,分別是雷神筆記本、機械師筆記本,以及極限矩陣臺式機;清華同方以“機械革命”來命名其游戲筆記本產(chǎn)品線;神舟戰(zhàn)神、未來人類、微星、雷蛇……游戲PC的選擇不勝枚舉。

      像DELL Alienware Area-51這種有著頗具攻擊性的外形,極致性能表現(xiàn)的怪獸,以及ASUS ROG G20AJ這種將電源適配器特殊化,從而為空間有限的玩家提供選擇的產(chǎn)品都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因為游戲PC對整個PC產(chǎn)業(yè)的回暖作出了極大貢獻,加之在游戲領域不可取代的地位以及廣泛的用戶群體,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游戲PC在2014年登上“光榮榜”堪稱實至名歸。

      蘋果家族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有這種感覺,即身邊的朋友咨詢應該買什么筆記本或是臺式機時提及蘋果的幾率遠遠大于之前,很難說是不是因為iPhone和iPad直接推動了消費者對蘋果的認識,反正Windows陣營的表現(xiàn)在這幾年萎靡不振,蘋果陣營卻穩(wěn)中有升。

      既然談論的是PC領域,因此iPhone并不在我們本文的討論范圍之內(nèi),但它同樣隸屬于新一代蘋果家族,同樣提供了卓越的使用體驗。此外,像iPad mini 3這種略顯“坑爹”的新品讓不少消費者感到失望,但瑕不掩瑜,這并不能代表其他產(chǎn)品不會為我們帶來驚喜。說到iPad mini 3,我們真的很難抑制吐槽的沖動——連三圍都保持不變這個玩意和上一代產(chǎn)品相比有什么值得購買的地方嗎?蘋果一直在高喊的創(chuàng)新難道就體現(xiàn)在出了土豪金版本以及增加了Tuch ID?

      還是看看其他產(chǎn)品吧:

      iPad Air 2,加入了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升級了處理器、攝像頭和無線網(wǎng)卡,同時比上一代產(chǎn)品更輕?。?/p>

      Mac mini,硬件升級至第四代智能酷睿處理器,提供了Thunderblot 2接口和USB 3.0接口,顯卡也升級至核芯顯卡5000或是銳炬顯卡,F(xiàn)usion Drive混合硬盤技術(shù)可兼顧速度與容量;

      iMac,27英寸的新iMac配備了Retina 5K分辨率屏幕,視覺效果相當驚人。入門級iMac的起始售價更低,且依舊是第四代智能酷睿處理器,并沒有采用將上一代產(chǎn)品直接降價銷售的方式,很有誠意;

      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盡管發(fā)布時間比較靠前,但依舊于2014年度推出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是大多數(shù)消費者心目中最理想的移動計算設備之一。蘋果在這兩條產(chǎn)品線上一向想的十分明白——Air再輕再小也是生產(chǎn)力設備,觸摸屏幕并非剛需,與其徒加成本還不如做的更實在點;Pro在于提供更高的生產(chǎn)效率,因此在便攜和性能的天枰中毫不猶豫地偏向了后者,最新的硬件哪怕是有著銳炬Pro顯卡的第四代酷睿i7處理器都可供選擇;

      Mac Pro,世界上最貴的“垃圾桶”。如果你拆卸過這款產(chǎn)品的話,你一定會被蘋果的設計師所折服,在它之前有誰會想到一部PC能夠做成這個樣子?不僅如此,其零部件的設計和布局堪稱巧奪天工,性能更是不必多說,Mac Pro 2014推出之后甚至引發(fā)了一輪改造垃圾桶的熱潮,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Yosemite,代號為“優(yōu)勝美地”的最新版本Mac OS大幅強化了與iOS設備的互動功能,讓蘋果的一致性體驗進一步增強。Yosemite對界面進行了徹底改造,更加接近iOS的扁平化風格;通知中心除了能夠顯示信息、電子郵件、微博、QQ、微信之外,還提供了日程、時間、天氣和股市的消息,且支持第三方插件并允許用戶自行編輯;Spotlight搜索功能支持更多資源,例如應用程序、聯(lián)系人、地圖、字典等;iCloud Drive有些類似網(wǎng)盤,只不過其中的資料可用其他的蘋果設備,甚至Windows PC去訪問,同時還結(jié)合了Mail Drop功能,支持最大5GB的電子郵件附件;Handoff徹底打通了蘋果設備之間的溝通,如果升級到Y(jié)osemite和iOS 8.1的話,那么使用者在手機中瀏覽、處理到一半的任務可出現(xiàn)在MAC中,反之亦然,且在MAC中可以直接開啟iPhone的無線熱點功能。此外,MAC連接iPhone打電話、Air Drop分享和同步等也都有著不錯的體驗。

      處于風口浪尖的品牌總會招來各方面的議論,蘋果就是這樣:擁護者認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體驗,用起來簡直棒極了,在這個網(wǎng)銀可以用手機,游戲可以虛擬機的時代,沒什么理由再使用Windows 了;反對者的出發(fā)點則基本有兩個方面——價格和差異化,他們認為蘋果的產(chǎn)品太貴了,且使用的人也太多了,而鮮有人從體驗的角度挑戰(zhàn)蘋果的地位——這正是蘋果家族令人欽佩之處,也就是說,客觀上無論設計還是體驗都無可挑剔,能夠詬病的全都是主觀意愿方面的差異。

      第五代智能酷睿處理器

      英特爾和微軟必須要對PC市場的萎靡不振負責,單純以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設備沖擊了PC為由推諉根本說不過去,這一點看看MAC設備的銷售情況就知道了!這兩家業(yè)界領導廠商根本沒有主動從消費者的角度去創(chuàng)新,而一直在沿著自己的步伐挾持消費者前進,不過如果真的要在他們之間找出主要責任人的話,微軟恐怕“當仁不讓”——微軟用TabletPC告訴大家坑人其實沒什么大不了,而通過Windows 8則再一次向業(yè)界證明了自己“坑隊友”的技能已經(jīng)升級到了高級階段……

      和微軟比起來,英特爾的處境好像更慘一些:微軟有的成本英特爾都有,微軟沒有成本英特爾也要有,畢竟賣Key和賣CPU真是兩碼事,每一次改進制造工藝都要建設新的fab工廠,這著實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的投資;晶圓成本、良品率、運輸成本這些都是硬生生的投入。其實英特爾完全有機會站在安卓陣營一側(cè),只不過多年來固有的模式和過于相信老相好的單純讓他們押寶在了微軟,而后果么……

      好在兩家企業(yè)都是“家大業(yè)大、有的是爸爸”那種,錢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當然技術(shù)也從來不是問題。英特爾一直在制造工藝上保持著領先整個業(yè)界2-3年的水平—— ARM說我功耗低,英特爾說我制程先進;AMD說我能融合,英特爾說我制程先進;NVIDIA說我性能好,英特爾還是說我制程先進。沒錯,從一路走來的路線看過去,英特爾真沒有說謊。制造工藝先進的處理器可以帶來兩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可以選擇保持相同的芯片面積和功耗,從而提供更強悍的性能;或者提供近似或者稍好的性能表現(xiàn),而降低功耗縮小面積——前者可提供更出色的生產(chǎn)力,后者則更利于便攜設備的研發(fā)。

      如果談及PC,那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無論Windows還是MAC,無論消費類、游戲還是商用和生產(chǎn)力,英特爾在這個領域有著無法撼動的地位,眾多設備都采用了英特爾的處理器和芯片組,而每一代計算平臺的更新也的確能帶來性能上的提升或是體驗上的改善——如果沒有英特爾,恐怕MacBook Air還做不出來吧。

      代號為Broadwell的第五代智能酷睿處理器基于業(yè)界最先進的14nm制造工藝和第二代3D三柵極晶體管技術(shù),其鰭片間隙、門間隙、內(nèi)部鏈接間隙都更小,加之增加了諸如3DL、FIVR、DCC等新技術(shù),因此在性能和功耗的控制方面有了長足進步。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第五代智能酷睿處理器就是Core M,一個在出生之后就蒙冤的角色——很多媒體用Core M直接與Haswell U做對比,這其實是不合理的:首先,Core M的功耗只有4.5W,而HSW-U的功耗則為15或者28W,你怎么能想象用一個排量0.8的小汽車和5.7排量的大越野去比馬力么?其次,英特爾給人留下了一個印象,即新品的性能一定比上一代強,再加上真正能用來對比的Haswell-Y找不到什么產(chǎn)品,所以媒體這么做倒也沒法過分指責。

      負責任的說,Core M就不是為性能而生的產(chǎn)品,它的優(yōu)勢是在與給具備生產(chǎn)力的設備提供了無風扇設計的可能,或者說讓筆記本可以做的更加輕薄炫酷,至于要不要風扇就看廠商自己了——聯(lián)想Yoga 3 Pro還是內(nèi)置了兩個風扇,雖然比英特爾宣稱的終極厚度稍稍厚了一些,但總體表現(xiàn)也因此得到了大幅提升,再加上與眾不同的鉸鏈和翻轉(zhuǎn)變形的能力,這款產(chǎn)品著實堪稱年度亮點。

      Core M展示了第五代智能酷睿處理器在功耗方面的改進,而隨后即將發(fā)布的標準電壓處理器則會展示在性能方面的提升。總而言之,英特爾這個全憑火力壯,一招闖天下的做法到目前為止還是奏效的,畢竟OEM制造商還是要跟著Tick-Tock的腳步不斷推出自己的產(chǎn)品,況且英特爾也給了他們極大自由度,都是一樣的平臺,設計出什么樣的產(chǎn)品那就看自己的功力了。最后,相比第四代智能酷睿處理器來說,第五代智能酷睿值得期待。

      猜你喜歡
      英特爾顯示器平板
      把顯示器“穿”在身上
      科學大眾(2021年9期)2021-07-16 07:02:46
      屬于你的平板電腦
      英特爾攜手一汽集團,引領汽車行業(yè)全新變革
      出彩的立體聲及豐富的畫面層次 華為|平板M6
      一種新型點陣顯示器的設計
      電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32
      感應式帶電顯示器抗干擾處理
      電子測試(2018年13期)2018-09-26 03:29:36
      英特爾擴充FPGA可編程加速卡產(chǎn)品組合
      外資力薦高通并購賽靈思對抗英特爾
      電子世界(2015年22期)2015-12-29 02:49:41
      八寸新標桿四核皓麗H8平板發(fā)布
      好平板有強芯 英特爾Bay Trail芯片解析
      北碚区| 石城县| 东乡| 出国| 湖口县| 龙岩市| 道孚县| 大关县| 巨鹿县| 本溪市| 枞阳县| 大邑县| 舟山市| 福海县| 江阴市| 东兰县| 元谋县| 崇信县| 友谊县| 平潭县| 台安县| 宁南县| 麻城市| 上犹县| 新化县| 聂拉木县| 库尔勒市| 奈曼旗| 社会| 若羌县| 和林格尔县| 白朗县| 济宁市| 双桥区| 怀仁县| 唐河县| 瓦房店市| 大石桥市| 忻城县| 资讯 |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