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稻標準化工廠化育秧技術要點

      2015-04-13 10:25:22駱廣全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6期
      關鍵詞:技術路線技術要點

      駱廣全

      摘 要:該文介紹了水稻標準化育秧工廠建設標準及大棚培育壯秧的技術路線和育秧技術要點。主要包括種子處理,大棚初整、消毒、適期、適量播種等。

      關鍵詞:工廠化建設標準;技術路線;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6-51-2

      近幾年,東至縣水稻標準化育秧工廠項目建設工作力度在不斷加大,水稻生產的傳統(tǒng)種植模式和技術正在發(fā)生變革,育秧技術上也顯露出一些問題。為加強水稻標準化育秧工廠建設中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更好地開展育秧工廠建設工作,筆者以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加以總結。

      1 明確技術路線,選準適宜的主栽品種,統(tǒng)一建棚標準

      1.1 技術路線及主栽品種 在硬件達標的基礎上(尤其在綠化育秧大棚建設上要做到適宜和滿足育秧的各項要求),沿著機械化流水線播種→室內暗化出苗→大棚全面消毒、底水充足飽和→大棚綠化旱育→機械化栽插→輔以高效配套模式化大田栽培管理為主線,以水稻生產安全性為前提,控制好播期下限和適栽秧齡。水稻標準化、工廠化育秧遵循先行先用于中稻生產,積極擴大應用于早稻生產,慎用于雙晚生產的原則。各鄉(xiāng)鎮(zhèn)農技站要因地制宜,根據(jù)當?shù)厣a實際,幫助和指導建設主體選擇好適宜的高產、穩(wěn)產品種,采用綜合配套集成技術,并根據(jù)茬口情況確定好播期和合適的秧齡。

      1.2 綠化鋼架大棚建設標準 大棚建設原則上選點要就近播種車間,就近水源,交通便利,地勢較高的避風處。大棚高度2.2~2.5m(中間點最高處至床面),寬度6.5~8m,長度視實際情況而定。長度超過15m要求中間開溝截斷。大棚離地40cm處設置30cm寬度裙膜,要求有可開啟通風門,寬度適于小型旋耕機進棚作業(yè)及運秧機械的進棚作業(yè)。大棚四周(沿棚膜內側)結合清溝整雙筑實20~30cm沿埂,棚膜外側結合清溝用土塊壓實、壓嚴。建議拉壓膜帶,以增強穩(wěn)定性、保水、保溫性。苗床寬度1.4m,溝寬25cm,溝深15cm,四周溝寬30cm,溝深25cm左右,溝溝連通。

      2 農技、農機兼顧,力行輕簡化

      全面營養(yǎng)土育秧,所需營養(yǎng)土量大、繁瑣,時間、人力成本太高,規(guī)模上不去,全基質育苗、盤秧質量過輕,不適機插。在以往成功實踐營養(yǎng)土(底土)用基質替代基礎上,2015年水稻標準化育秧工廠建設中要求全面推廣底土基質替代,每667m2大田育秧16~20盤,所需基質25~30kg左右,建議選用連云港恒奧達水稻育苗基質,用素土或溝塘泥蓋籽,667m2按20~25kg左右備齊,以育秧安全性為主。不主張人工調酸、調肥。但要求蓋籽營養(yǎng)土經過凍融、消毒、悶殺、粉碎、過篩,粒徑2mm左右,含水量適中,手捏成團,落地即散。

      3 堅持旱育旱管,培育適齡壯秧

      工廠化育秧應采用旱育、旱管技術,培育適齡壯秧,根系發(fā)達、盤結良好,盤結力適中,根系活力強的壯秧,從而實現(xiàn)縮短緩苗期,促早發(fā)、增大穗。要融合好農機、農技技術,抓住育秧過程中薄弱環(huán)節(jié),嚴把水分和苗期病害關,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3.1 確立機插壯秧標準 機插壯秧標準根據(jù)熟制、播種密度和品種確定:秧齡一般16~22d左右,葉齡3.5~4.5葉,苗高15cm左右,每cm2成苗數(shù)1.5~2.2根左右,根量常規(guī)品種8~12根,雜交品種12~16根左右,帶土盤根厚薄2.2~2.5cm(視所用硬盤規(guī)格),根系盤結力3.5~5.0kg,形如毯狀,提卷不散,苗基部寬扁,葉片挺立,莖稈有彈性。100苗地上部干重2.0g以上,雜交稻帶蘗0.5個以上,無病蟲害,長勢青秀,無枯黃葉。

      3.2 種子處理 播種前要做好曬種、選種、并用藥劑浸種等。催芽至種子露胸破白,攤涼陰干后上機播種。

      3.3 大棚土壤初整、消毒 大棚土壤于播種前10~15d內旋耕破碎、初整,用敵克松液潑撒或噴霧,具體用量參照使用說明,封棚悶殺,全面消毒。

      3.4 適期、適量播種 早稻上要求3月25日~4月5日之間播種,中、單晚播期時幅較寬,可多批次,靈活掌握。雜交品種一般大田16~18盤/667m2,用種量1.25~1.5kg/667m2,干谷70~75g/667m2(濕芽谷90~100g/盤);常規(guī)品種中稻大田一般20~22盤/667m2,用種量2.0-2.5kg/667m2,干谷100-120g/盤(濕芽谷130~150g/盤);常規(guī)早稻品種大田25盤/667m2,折合用種量2.5~3.0kg/667m2。要求播種均勻一致,可用空盤在流水線上事先反復調試稱量以校準播種量。

      3.5 基質與素土蓋籽 基質攤倒、壓碎過篩。用量以2cm厚度為宜,蓋籽厚度以2~3mm為宜,以不見芽谷為準,不宜過厚。建議選用(58cm×28cm×2.2cm)或(58cm×28cm×2.5cm)規(guī)格硬盤為宜。

      3.6 流水線上水分調節(jié) 建議選用專用澆水、消毒桶泵一體設備,用敵克松按1∶500~600倍比例調配好消毒液,灑水量控制在使基質水分達飽和狀態(tài),蓋籽土10min內鋪土面干土自然吸濕,無白面為宜。

      3.7 疊盤、暗化出苗 疊盤高度以20~30盤為宜,上面用空盤反扣,一個批次疊放好,四周用薄膜圍嚴,上面用遮陽網(wǎng)蓋好,出苗以現(xiàn)針則進入大棚綠化育苗為宜。

      3.8 綠化育苗 進大棚前應按照以下步驟:嚴格苗床消毒→充分保證苗床底水飽和充足→擺盤整齊輕壓→盤面噴霧敵克松消毒→條凳沿盤沿壓實(使盤底與土面充分接觸以防止吊空)→結合清溝將苗床盤面外沿各10cm左右用濕軟泥土與硬盤外廂配齊抹平至同一水平面或弱稍高。進入大棚綠化出苗,苗床底水充足與否尤為重要,直接影響出苗整齊度和后期苗床的水分管理,底水不足,出苗后頻繁補水勢必影響到秧苗根系盤結,降低水稻秧苗素質。

      3.9 其他管理技術 嚴格堅持旱育、旱管,要隨時注意觀察苗期病害發(fā)生,特別是要注意苗期立枯病的發(fā)生,及時防控。謹防漬水和極端天氣。視苗情表現(xiàn)適時適量補水,苗床盤面蓋土不發(fā)白,秧苗葉片不卷縮,晴天早晨葉尖有明顯水滴不補水。補水方式以灑滴和噴霧為主。補肥則應微量噴霧,噴后補噴清水。高溫天氣及時通風,防止大棚周邊燒苗,后期注意通風煉苗。起苗前頭天傍晚噴適量清水,切忌大水噴灌。

      (責編:徐煥斗)

      猜你喜歡
      技術路線技術要點
      大功率GaN基HEMT技術發(fā)展路線和主要申請人專利技術分析綜述
      房地產估價路線設計
      果樹嫁接改良技術要點
      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jié)種植要點
      推行菇稻輪作 實現(xiàn)經糧雙豐
      淺談提高城市電網(wǎng)運行安全管理技術要點
      試論數(shù)字電視硬盤播出系統(tǒng)的技術要點
      薄縫免抹灰墻體砌筑施工技術應用
      基于Android的移動人事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
      氣浮輸送機專利技術綜述
      绥阳县| 鹤庆县| 虎林市| 龙井市| 治多县| 乌鲁木齐市| 大悟县| 疏勒县| 石台县| 拉孜县| 新郑市| 西宁市| 周口市| 云梦县| 宜城市| 正安县| 乐平市| 涡阳县| 常熟市| 泽库县| 宁陕县| 冀州市| 格尔木市| 赤峰市| 芦山县| 衡水市| 吴旗县| 合阳县| 吉林市| 环江| 武宣县| 襄汾县| 邻水| 肥城市| 南皮县| 通海县| 孙吴县| 林口县| 西峡县| 安龙县|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