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
近期,書畫藝術品市場空前紅火。蘇富比秋拍“現(xiàn)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專場,一夜之間就刷新了9項個人世界拍賣紀錄。張大干作品《驚才絕艷》也終以6620萬港元成交,拔得“中國書畫”專場的頭籌。之后相繼在香港落下帷幕的保利和嘉德秋拍也不乏高價拍品。如此驕人的成績必將帶來書畫藝術品收藏投資的新高潮。面對如火如荼的市場,無論對收藏者和投資者來說都是令人振奮的,但怎樣的書畫藝術品才是最佳的選擇,怎樣選擇保值和升值空間大的書畫藝術品,還需要有全面的思考和清楚的認識。
書畫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格之間相互影響,但并非是絕對性因素。市場價格不能完全反映藝術價值的高低,藝術價值的好壞也不完全由市場價格說了算。
首先說書畫藝術品的藝術價值。所謂藝術價值,簡而言之就是畫畫得好不好,字寫得中不中看,是否經(jīng)得起時間和歷史的考驗。
影響書畫藝術品藝術價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就是書畫家自身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造詣。像吳昌碩、黃賓虹、張大干、齊白石、傅抱石這樣的大師,不僅畫功了得,而且他們對金石篆刻、文學歷史、書畫理論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他們的藝術作品也就具有與之相當?shù)乃囆g造詣和鮮明的創(chuàng)作個性,并且產(chǎn)生的藝術影響力也十分深遠。
另外,書畫家在其不同的創(chuàng)作階段,藝術創(chuàng)造力也會有所不同,作品的藝術價值也會有高低區(qū)別。比如齊白石,在晚年變法后,其繪畫風格及繪畫思想都有很大的轉變,獨特的藝術風格逐步得以確立、深化,并不斷邁向其藝術生涯的巔峰。因此,這一階段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又如張大干,他的藝術巔峰期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在敦煌臨摹壁畫后;另一個是在他到臺灣后的老年時期,這時他因為視力的下降,所以新創(chuàng)了“潑墨潑彩”的畫法,轟動了海內(nèi)外畫壇。這兩個時期的作品也是藝術價值和市場價格都非??捎^的階段,特別是晚期的潑墨潑彩畫,市場價格驚人。
再者,書畫家在創(chuàng)作時的狀態(tài),也是影響其作品藝術價值的重要因素。比如傅抱石畫前嗜酒,特別愛喝茅臺酒,在酒精的刺激下才能將藝術感受發(fā)揮至極致,創(chuàng)作出精妙絕倫的作品。他的許多作品都鈐印“往往醉后”。當他和關山月一起為人民大會堂創(chuàng)作《江山如此多嬌》時,周總理知道了此事,還為他特批了茅臺酒。毋庸諱言的是,書畫家有時也會有一些畫債需要了結,難免會出現(xiàn)應酬之作,因為沒有經(jīng)過認真嚴謹?shù)乃伎迹路?、布局、主題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下筆時也不免潦草簡單,作品的藝術價值可能就要打折扣了。
書畫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格并不完全對等,還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
有些是受書畫家社會地位的影響,比如某位政要、領導或者社會名人,甚至是某書協(xié)畫協(xié)的主席,因為有一定的行政職務和社會影響力,或者具備廣泛的人脈,背后有強大粉絲團給予有力的追捧或者炒作,會使其作品在一段時間內(nèi)有遠高于藝術價值的市場價格。但是,這種刻意的追捧和炒作只是暫時的,這樣的書畫藝術品往往很難經(jīng)得起時間和歷史的考驗。有人曾經(jīng)開玩笑說:“趁某某還在世趕緊把他的作品賣了吧,還能賣個好價錢?!彪m為玩笑話,卻也反映了大浪淘沙,只有真正有藝術價值的藝術品才能經(jīng)得起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還有一些書畫家恰恰相反,他們并不熱情參與市場運作,而是把繪畫和書法創(chuàng)作和其他文化領域方面的研究作為志趣所在和畢生奮斗的目標。比如吳昌碩,畢生致力于藝術研究和創(chuàng)作,在篆刻、書法、繪畫等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都有相當高的造詣和深遠的影響力,但他并不在意名利,而且還對許多青年畫家給予提掖。曾經(jīng)受到他指導和鼓勵的另一位卓有成就的大畫家潘天壽亦是如此。這一類藝術家的作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小,亦或有升值空間,藝術價值也歷久彌新。
再有,藝術往往是順應現(xiàn)實生活的,書畫作品賣得好不好,還受社會審美需求和文化背景的影響。比如19世紀中葉后,以上海為活動中心崛起的一個畫家群體——海上畫派,其產(chǎn)生和成長依托的是近代工商業(yè)文明。當時的上海是境內(nèi)外資本主義和西方文明在中國發(fā)展的前沿陣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性營造多元化的文化。高度發(fā)展的商品經(jīng)濟給藝術工作者提供了廣大市場,同時也以無可比擬的寬容度為藝術工作者提供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優(yōu)裕條件,吸引著鄰近的江、浙、皖甚至全國其他省份的藝術家來此以鬻畫為生。
影響書畫藝術品市場價格的還有作品的地域性問題。有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在市場認可度上具有顯著的地域化特征。比如說嶺南畫派的畫家高劍父、高奇峰、趙少昂等人的作品,在廣東和香港的售價是比較高的,但如果拿到北京或者北方其他城市去賣,就不一定能賣出高價了。而金城的作品在南方城市的價格要低于在北京、天津的市場價格,也是同樣的道理。許多做書畫生意的人,常常從北方市場收南方藝術家的作品,然后再拿到南方市場去賣,賺的就是這個區(qū)域差價。
拍賣公司的規(guī)模和知名度也是影響藝術品市場價格的一個因素。拍賣公司的規(guī)模大,營銷能力強,管理和經(jīng)營規(guī)范,信譽度高,員工的素質(zhì)高,眼力好,分工明確,都會吸引數(shù)量更多、質(zhì)量更高的藝術品。品相好,作品真且精,又吸引著更多的買家。因此,這些拍賣公司的拍賣成交率也高,價格也高,但是一般的投資者很難涉足。而另外一些規(guī)模較小,或者成立不久的拍賣公司,由于自身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力不夠,自然也就影響到拍品的實際成交價了。
綜上所述,藝術品的市場價格并不能準確體現(xiàn)書畫藝術品的藝術價值,而只能作為一種參考。反過來,藝術品的價值也不完全由市場所決定。因此,藝術品的收藏和投資行為,要綜合各方面因素全面權衡考量。
正確的收藏投資行為對收藏和投資者自身也有一定要求。
第一,能看懂書畫藝術品,知道其藝術價值所在。這就需要收藏和投資人具有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修養(yǎng),能通過書畫藝術品和藝術家進行對話交流,感受到其反映出的藝術魅力。古往今來,藝術品收藏家大多自身就是文人或是書畫家。比如吳門四家的沈周和文徵明,不僅是書法家、畫家、藝術理論家,同時也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書畫收藏家。再有,近代的大藝術家徐悲鴻也有不少舉世矚目的收藏品,其中傳為唐代吳道子所繪《八十七神仙圖》是他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此畫如今仍靜靜地陳列在徐悲鴻紀念館里,向人們傳遞著中華文化的精髓。
第二,要有投資和收藏的眼光。不是市場價格高的藝術品就一定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有些刻意炒作的藝術品本身不具有高超的藝術造詣,其藝術價值和市場價格過分懸殊,在哄抬之后價格很快會跌落下來。而另一些藝術品,由于藝術家本身的性格所致,沒有做好市場的宣傳,不為人知,即使有高超的藝術造詣,也默默無聞,很難有好的市場表現(xiàn)。比如著名的現(xiàn)代海派畫家陸儼少,一生歷經(jīng)坎坷,直到“文革”結束他的藝術影響力才逐漸擴展開來。
第三,要有投資的理性和實力。蘇富比秋拍備受關注的張大干作品《驚才絕艷》以2500萬港元起拍,經(jīng)多輪競價后,最終以6620萬港元成交。而在13年前,該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以466.47萬港元成交。這個實例告訴我們,必須學會預判和發(fā)掘價值洼地,有方向地選擇,有時甚至可以選擇非熱點投資品種,通俗地說就是要選好種子進行培育,而不是買入綻放的鮮花自賞過幾日之后便凋零。同時,看好一件書畫藝術品,也要掂量一下自己口袋里的現(xiàn)金,不能把所有的資金都用來滿足收藏愛好,更不能借錢買東西,那樣會影響正常生活不說,還會產(chǎn)生不少精神壓力。
書畫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既是經(jīng)濟行為也是文化行為。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書畫藝術品具有文史性、藝術性、稀缺性等特點。投資收藏者要多研究其內(nèi)在的價值,具備一定眼力、實力和魄力后,方可進行投資收藏?;鸨臅嬎囆g品拍賣市場也只是風向標,收藏投資者不能盲目跟風,仍要樹立風險意識,對書畫藝術品市場多分析,多關注。也還是那句話: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