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新
偏愛臭東西
◎ 謝新
美食本來應該是色香味俱全的,但世間造物有因有果,美味往往與臭味并存,如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等。這些臭菜雖然聞起來臭,但吃起來很香,連一些名人也偏好這一口。
相傳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史學家、國學大師章太炎嗜吃帶有臭味的東西,并以臭為美味,一日三餐離不開臭豆腐。
一次,畫家錢化佛帶來一包紫黑色的臭咸蛋。章太炎很高興,竟然開口說:“你要我寫什么?只管講!”隔了兩天,錢化佛又帶來一罐極臭的莧菜梗,章太炎更是樂不可支:“有紙只管拿來寫?!焙髞礤X化佛陸續(xù)帶來臭花生、臭冬瓜等物投其所好,并提出了更高的索寶要求,章太炎居然言聽計從,一次就寫了一百多張墨寶。章太炎先生對“臭菜”的喜愛可見一斑。
另一位喜歡吃臭東西的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務總理、著名的職業(yè)外交家顧維鈞先生。他晚年定居美國,仍念念不忘中國的飲食,最喜歡吃家鄉(xiāng)那些帶有臭味的鹵菜與醬菜,如臭豆腐、臭黃瓜、腐乳、臭蝦醬等,且每餐不忘。
顧維鈞將任駐法公使時,因擔心到了巴黎沒有臭豆腐吃,為此所帶的行李中攜有不少裝有各類臭菜的瓶瓶罐罐。入關時,這批臭菜被海關檢查員發(fā)現(xiàn),法國人一時驚惶失措,紛紛戴起防疫口罩,如大禍將至。顧維鈞從容上前,施展其外交才辯,把臭豆腐等臭貨的妙用力加渲染,說得天花亂墜,并強調(diào)臭貨有防疫之功,面對“防疫品”而戴上防疫口罩之舉純屬滑稽。法國人張口結舌,無可置辯,再三道歉而退。這批“臭貨”遂被堂而皇之地運進了中國大使館。
還有一位偏好“臭味美食”的名人就是我們的領袖毛澤東。1958年4月12日下午,湖南省長沙市老字號飯店“火宮殿”經(jīng)理何炳炎突然聽見有人喊道:“首長來了!首長來了!”早在青年時代,毛澤東就曾多次來到這里。熟知地方特色的毛主席所點的菜肴中就有一道臭豆腐。
臭豆腐源自北京,引入長沙之后被改進:豆腐坯用冬菇、曲酒、瀏陽豆豉等原料制成的發(fā)酵水浸泡,瀝干水后用小鍋慢火油炸,再扎孔灌入辣椒末、醬油和芝麻油。毛主席一邊品嘗著顏色微青、外焦里嫩的臭豆腐,一邊幽默地說:“火宮殿里的臭豆腐有三個特點:聞起來很臭,看起來很臟,吃起來很香。”后來,毛主席的這句話成了“火宮殿”最好的廣告詞,“火宮殿”的臭豆腐從此名聲遠揚,經(jīng)久不衰。
(摘自《烹調(diào)知識·原創(chuàng)版》2015年第7期 圖/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