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社會資本是資本嗎?*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域中的社會資本界定

      2015-04-24 23:06:06鄭紅
      江淮論壇 2015年2期
      關鍵詞:馬克思資本勞動

      鄭紅

      社會資本是資本嗎?*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域中的社會資本界定

      鄭紅

      (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上海200433;安徽醫(yī)科大學人文學院,合肥230032)

      “社會資本”這一術語最先由經濟學使用,隨著該理論的逐步發(fā)展并逐漸成為政治學、社會學分析和解釋工具,經濟學界又開始反思社會資本是否能夠成為一種資本形式。而這一反思最終指向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資本本質的追問。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社會關系與生產要素相統(tǒng)一的角度對資本的考察,為澄清社會資本的資本屬性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一定的社會關系決定了社會資本的本質,而社會資本的生產要素是社會勞動的自然力。社會資本是資本在繼吸收自然界的自然力、人的自然力之后為自身增值尋找到的新的價值增長源泉。

      社會資本;資本;社會關系;生產關系

      社會資本理論自20世紀70年代末在西方興起以來,30多年的時間里已經滲透到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諸多學科之中。由于內涵豐富而定義混亂,社會資本理論一直在應用與質疑并存的狀態(tài)中發(fā)展:一方面是承認社會資本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懷疑“社會資本真的是資本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關于資本的相關論述可以解釋社會資本之所以被歸為資本的基本邏輯。

      一、西方經濟學對社會資本“合法性”的質疑

      就社會資本概念本身來說,其落腳點應該在“資本”上。對社會資本的研究需要置于資本的框架之中,才能把握其理論邊界,避免出現武考克所說的“社會資本修正派在解釋問題上有概念過窄、解釋過寬之嫌”[1]34。然而,資本理論在經濟學發(fā)展史上一直存在很大爭議。人們對資本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資本的內涵也由窄向寬發(fā)展。關于什么是資本的問題,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長期的爭論中分別給出了兩個不同的答案,兩種不同的認識路徑。

      西方經濟學從資本的自然屬性,從直觀的物質性出發(fā)闡述資本從物到物的增值過程,認為資本、勞動、土地在創(chuàng)造價值的意義上來說都是獨立的生產要素。資產階級最早的經濟學說重商主義將金屬貨幣等同于國家財富進而等同于資本,而重農學派所理解的資本就是指農業(yè)物質產品這種實物。資產階級早期經濟學把資本當作物的思想,影響了古典經濟學對資本本質的把握。亞當·斯密背離了自己一開始認為的資本家收入來源于工人的無償勞動的觀點,走向了雙重價值論,把資本與生產資料混為一談,而其繼承者大衛(wèi)·李嘉圖在發(fā)展了勞動價值論的同時,卻將資本與生產手段等同,混淆了資本與資本的物質形態(tài),最終導致李嘉圖勞動價值論的解體。古典經濟學之后,被馬克思稱為“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的薩伊在其主觀價值論中提出了“生產三要素論”,認為土地、資本和勞動一樣,凡能給行為人帶來效用的東西,都是價值的源泉。20世紀,凱恩斯、薩繆爾森等人則將資本的價值量化為資本邊際效率,以市場利息率的大小計算資本的價值,將勞動、資本和土地折算成貨幣數字以滿足計算的需要。

      從物的維度理解并將資本量化的傳統(tǒng)被西方主流經濟學繼承并放置到對社會資本概念的理解上,引起了對社會資本是否能夠被稱為資本的爭論。以新古典經濟學家為代表的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對社會資本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社會資本的非墊支性。站在經濟資本生產性的立場,經濟學家們主張,要實現資本增值必須有一定預付資本用于購買生產要素,墊支性是資本實現增值的前提條件。亞當·斯密把資本定義為用于生產以取得收入的 “預儲資財”:“要這樣大大改進勞動生產力,預蓄資財是絕對必要的”[2]。而社會資本作為社會性的相互作用的產物卻不具有這種“有意”投資的墊支性??夏崴埂ぐ⒘_認為術語“資本”應該是“為了將來利益目前所做的有益犧牲”,而社會資本這種“相互影響的動機是非實用主義的”,“社會關系網的實質在于建立它們的原因,而非針對參加者的經濟價值?!保?]A·奧斯特羅姆也認為“物質投資通常是自覺的決定,而人力與社會資本也許是其他活動的副產品或者是有目的發(fā)展起來的”[4]。

      第二,社會資本的不可計量性。羅伯特·索羅認為“‘資本’代表了預期能夠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提供生產性服務的生產存量或者產品的自然因素”[5]229。作為存量和自然因素,資本應該是可以測量的,而社會資本成本、收益和存量均難以測量,僅僅是一種隱喻或者是一種“糟糕的類比”[5]230。布迪厄主張從社會網絡的角度衡量個人所占的社會資本。但是,社會關系網絡是血緣、親緣、業(yè)緣、地緣等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對其測量必然是個繁雜的工作。而且,社會關系網絡并不等于社會資本,在這些網絡中存在的社會資源在多大程度上能轉化為社會資本也很難預測和把握。帕特南等人試圖根據人們參與社群團體來衡量社會資本是下降還是上升。但是美國學者邁克爾·舒德森則認為,社團參與度會更直接地受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左右,而不是和社會資本保持因果關系。至今,社會資本的難以測量性,始終是社會資本發(fā)展的瓶頸。

      西方經濟學家以社會資本非墊支性和不可計量性為由主張放棄社會資本,實質上反映了他們在看待資本時仍然沒有改變純粹客體化的固有思維方式?!皢渭儚馁Y本的物質方面來理解資本,把資本看成生產工具,完全拋開使生產工具變?yōu)橘Y本的經濟形式,這就使經濟學家們糾纏在種種困難之中?!保?]而將社會資本排斥在資本家族之外,也使這些經濟學家們難以解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特殊現象。例如,新古典經濟學家的索羅斯旺模型將經濟發(fā)展的源泉歸于技術進步這一外生變量,卻無法解答當今世界發(fā)展中國家難以走出貧困惡性循環(huán)的原因;內生增長理論將技術進步內生化到一國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積累過程中,卻不能解釋同樣擁有豐富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國家為何有的經濟持續(xù)增長,有的卻陷入“資源詛咒”的怪圈。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社會資本本質的揭示

      一方面是國民經濟學家堅持 “資本是由用于生產新的原料、新的勞動工具和新的生活資料的各種原料、勞動工具和生活資料所組成的”。[7]343-344另一方面是亞當·斯密看到了資本的歷史性,他在《國富論》中指出,資本是一個歷史概念。如果資本僅是由各種原料、勞動工具和生活資料組成,那么,“按照這種說法,資本存在于一切社會之中,成了某種完全非歷史的東西……這樣,資本就只是一個同人類一樣古老的事物的新名稱了?!保?]211-212國民經濟學家們僅僅從貨幣或者物質生產資料即生產要素的角度理解資本,這些死的物和工具注定難以承載具有歷史屬性的資本概念。特別是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生產中所需要的資本的種類已經不再是有形的物質生產要素可以滿足。因此,將資本囿于機器、原料等生產要素必然會導致對資本本質的遮蔽。

      馬克思認識到古典經濟學“抽掉了使資本成為人類生產某一特殊發(fā)展的歷史階段的要素的那些特殊規(guī)定”[8]212,“只看到了資本的物質,而忽視了使資本成為資本的形式規(guī)定”[8]211。所謂“資本的形式規(guī)定”就是將資本理解為“關系”,而不是理解為“物”。馬克思超越了前人把一定的生產要素的投入作為資本存在的前提,開始從勞動力作為特殊商品的前提出發(fā),從對資本的社會屬性的闡述中開始逐步揭示資本的社會關系本質。在1847年《雇傭勞動和資本》中,馬克思以黑人和紡紗機為例,說明了物質的生產要素只有在一定的社會關系條件下才能轉化為資本。沒有一定的社會關系前提,作為資本物質內容的生產要素就不再是資本。人們?yōu)榱松a的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動并相互交換其活動,從而在相互之間發(fā)生一定的聯(lián)系和關系。這些關系依照生產資料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罢沁@種一定的社會性質把那些用來進行新生產的產品變?yōu)橘Y本”。[9]一定社會的生產關系使資本成為“一種屬于社會一部分的力量,通過交換直接的、活的勞動力而保存并增大自身”[7]346的獨立的社會力量。而作為一種生產關系力量的資本的實質在于:“活勞動是替積累起來的勞動充當保存自己并增加其交換價值的手段?!保?]346也就是說,資本的實質是死勞動對活勞動的支配與控制,是物與人之間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國民經濟學家及其后繼者們將資本的本質理解為積累起來的勞動,理解為生產要素,其實質是以物的關系遮蔽人的關系。在他們的視域中,人與人之間在交換勞動中形成的生產關系只能顛倒地表現為商品的物與物的關系。而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重申了資本的本質在于其所具有的社會關系屬性:“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tài)的生產關系,它體現在一個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10]馬克思雖然在這里把生產關系改為社會關系,但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因為在馬克思看來,“生產關系總和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并且是構成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fā)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的特征的社會。”[7]345因此,資本是“一定歷史社會形態(tài)的生產關系”與特定的“物”的統(tǒng)一,即生產關系與生產要素的統(tǒng)一。

      將資本從單一的物的維度擴展到社會關系維度,而社會關系的主體是人,馬克思對資本社會關系本質的揭示,間接地把“現實的人”,即社會歷史運動的主體理解為社會關系的人格化,把“人們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11]。而馬克思所說的“現實的個人”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人,“生產本身又是以個人彼此之間的交往為前提的”,正是在交往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發(fā)生一定的關系,因此,“現實的個人”是處于一定關系中的人。對社會資本的研究,需要以此為邏輯起點和理論前提。

      根據西方社會資本理論主要理論家們的觀點,關于社會資本的研究總體上可以分為社會規(guī)范學派、網絡鑲嵌學派以及社會資源學派。雖然關于社會資本是否形成于物質生產過程存在分歧,但是各派研究都不約而同地認識到社會關系在社會資本形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規(guī)范學派的代表人物科爾曼認為,“與其他形式的資本不同,社會資本存在于人際關系的結構之中,它既不依附于獨立的個人,也不存在于物質生產的過程之中?!保?2]網絡鑲嵌學派的代表人物、提出結構洞理論的羅納德·伯特認為 “(社會資本指)包括同事、朋友在內的普遍的社會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使你獲得了使用(其他形式)資本的機會?!保?]31社會資源學派代表人物林南也指出社會資本概念背后的前提是“期望在市場中得到回報的社會關系投資”,“是通過社會關系獲得的資本”,“在這個理論中,資本是一種社會財產,它借助于行動者所在網絡或所在群體中的聯(lián)系和資源而起作用”。[13]布迪厄則認為,社會資本中的社會關系使個人可以獲得社團的成員資格,社會資本具有高度的生產性,行動者可以憑借它獲得更廣泛的經濟資源,并且提高已擁有的文化資本。雖然理論家們分析社會資本的角度各異,但是都不同程度地認識到了社會資本的形成離不開主體間的關系以及交往。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及交往中形成的社會關系,社會資本便是無源之水。而這種交往和社會關系雖然是無形的,但其形成卻具有客觀實在性。

      新古典經濟學家將資本理解為 “自然因素”或者“具有自然屬性”的產品從而將社會資本排斥在資本家族之外,將社會資本局限于可測量性,實質上是沒有看到資本的本質在于其社會關系屬性。資本發(fā)展到現時代,不斷向人格、精神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等領域擴張。而精神、人格以及人際關系等社會性因素本身是無法用理性來計算、用貨幣去通約的。資本對各種社會性因素的吸收使西方經濟學主張的對資本的靜態(tài)存量分析已經逐漸失去了說服力。社會關系是社會資本及其他資本再生產的重要資源,或者如亞當·斯密所說的“預付資本”,而這種預付資本已經超出了傳統(tǒng)的物質資本的生產邊界,轉而在資本的本質層次形成資本的積累機制。如果說物質資本反映的是人與各種物質財富的關系,人力資本反映的是人與自身的關系,那么社會資本則更直接地依賴于人與人的社會聯(lián)系。

      三、社會資本是資本吸收社會勞動自然力的產物

      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資本的社會形式和本質,而生產要素是資本本質的物質載體。資本發(fā)展的歷史證明,作為特定生產關系載體的物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從有形到無形,從直觀的物質到人與社會因素的出場。這是由于資本自身價值擴張的要求,商品化、資本化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資本獲利的手段、可利用的對象越來越多。簡言之,資本擴張不斷將各種要素納入到擴大再生產的體系之中。而“生產要素”的原始形式是“天然資源”,馬克思將這些天然資源稱為“自然力”?!白鳛樯a關系力量的資本歸根到底,必須通過支配和使用‘自然力’才能現實地成為資本,在生產財富的同時實現價值增值?!保?4]

      在《資本論》的相關論述中,馬克思認為“自然力”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自然界的自然力。馬克思沒有給自然界的自然力下明確的定義,但是一方面他列舉了自然界的自然力的范圍包括“水、蒸汽、空氣、電力等等”[15]702,“地租可以看做是土地所有者租給租地農場主使用的各種自然力的產物。地租多少,要看設想的各種自然力的大小而定,換句話說,要看設想的土地的自然肥力或人為肥力而定?!保?6]另一方面,他認為這類自然力的特點是可以被人類利用的自然力,也就是可以被資本無償吸收的自然力“用于生產過程的自然力,如蒸汽、水等等,也不費分文”。[15]443-444

      第二,人的自然力。馬克思認為在勞動過程中,“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質,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運動起來……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蘊藏著的潛力發(fā)揮出來,并且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自己控制?!保?5]208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人自身的自然力是人內在的體力(臂和腿、頭和手)和腦力(使?jié)摿Πl(fā)揮出來)的總和。

      第三,社會勞動的自然力?!拔覀円呀浿溃蓞f(xié)作和分工產生的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它是社會勞動的自然力?!保?5]443這種自然力是由分工和協(xié)作產生的,由于資本家可以不費分文而使用它們,所以馬克思將其也稱為自然力:“通過簡單協(xié)作和分工來提高生產力,資本家是不費分文的。它們是資本統(tǒng)治下所具有的一定形式的社會勞動無償自然力?!保?7]

      社會資本如果是資本的一種形式,必然也需要吸收以上三種自然力中的一種或多種。有的學者指出,馬克思所說的社會資本是相對于個人資本而言的社會總資本。誠然,資本的發(fā)展趨勢必然是社會總體性的資本代替分散的個人資本從而適應資本擴張的要求。但是,這里的社會總資本與西方社會資本理論所提倡的通過信任、合作等方式實現社會和經濟利益增長的 “社會資本”并不是一個概念。事實上,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沒有直接提到“社會資本”概念,但是從資本是生產關系與生產要素的統(tǒng)一、資本對社會分工和協(xié)作產生的社會勞動自然力的吸收的角度,我們可以發(fā)現馬克思經典作家已經意識到勞動關系中蘊含的生產力。

      資本不斷將各種可利用的自然力納入價值增值的過程之中。為了實現預付資本獲得的利潤的最大化,資本會主動尋找某種使用成本低的自然力作為生產要素。在馬克思論述的三種自然力中,使用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社會勞動的自然力“不費資本分文”。無論何種自然力,都是自然資源的一種。資本利用來自自然界的自然資源受到其豐饒度、地理因素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這在資本增值效率的評判中無疑是一種不得不考慮的“成本”。隨著資本自其產生以來對大自然的無限制的征服和利用,自然本身的承載能力正承受巨大壓力,其自我修復的周期也越來越長。這些現狀使資本高效率地追求價值變得困難。因此,資本必須尋找一種既不費自身分文、又能長期循環(huán)使用的自然力,用以彌補自然的自然力的和人的自然力的短缺和不足。此時,社會勞動自然力進入資本的視野。社會資本正是資本對社會勞動自然力的吸收的結果。社會資本的出現,證明了除了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之外,社會成員之間關系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關系網絡也具有重要的價值,也可以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進入生產領域。

      社會勞動的自然力不是通過人力、物力、財力等生產要素的數量上的投入來增加收益,而是通過對勞動者的勞動進行相應配置,使“許多人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聯(lián)系的生產過程中,有計劃地一起協(xié)同勞動”[15]378,并與其他生產要素一起以社會組合的形式投入到生產活動過程中以取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馬克思認為,這種協(xié)同勞動一方面 “可以擴大勞動的空間范圍”,另一方面“可以與生產規(guī)模相比相對地在空間上縮小生產領域”。那么,這種勞動的作用范圍擴大而勞動空間范圍的縮小,必然會節(jié)約非生產費用。“這種縮小是由勞動者的集結、不同勞動過程的靠攏和生產資料的積聚造成的?!保?5]381在這些情形下,“勞動者在有計劃地同別人共同勞動中,擺脫了他的個人局限,并發(fā)揮出他的種屬能力”[15]381,從而為資本在更深層次、在社會勞動的層次吸收自然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因此,從馬克思的視域來看,人與人之間的分工和協(xié)作是社會資本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條件。一方面,單個勞動者作為獨立的個體,必須與他人建立各種聯(lián)系、交換彼此的活動以維持自身的存在,而這些聯(lián)系又是以生產勞動為基礎、以生產關系為主要形式、在人與人的生產生活中逐步建構起來的;另一方面,單個勞動者活動的局限性促使他們需要同他人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以拓展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從而實現自己的發(fā)展??梢哉f,社會資本是人的理性選擇的結果,并在資本的發(fā)展中驗證了該選擇的可行性和正確性。普特南在《使民主運轉起來》中,以輪流信用組織的功能表明:“集體行動困境,可以通過利用外部的社會資本來加以克服,人們‘借用原有的社會聯(lián)系來解決信息不完全和執(zhí)行方面的問題’”。[18]198在他看來,社會資本就是“社會組織的特征,諸如信任、規(guī)范以及網絡,它們能夠通過促進合作行為來提高社會的效率”。[18]195社會資本的目標就是要促進自發(fā)的分工和協(xié)作,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各方的生產能力,成為創(chuàng)造新的財富、促進資本增值的積極的社會關系力量。

      四、對社會資本的界定

      對社會資本概念的界定,各學科一直爭論不下達不成統(tǒng)一意見的原因在于各方都沒有抓住這一概念的實質。無論是從社會的角度看待資本還是從資本的角度看待社會,都必須抓住“社會”和“資本”有機結合的關節(jié)點。社會資本包括西方社會資本理論主要學者在內的很多人,往往更多地傾向于對“社會”作重點解讀,而對“資本”問題卻避重就輕,以至于提到社會資本,人們的主要認識就限制于三個方面:第一,社會資本是一種社會資源;第二,社會資本是一種社會關系網絡;第三,社會資本的核心是社會信任。這樣的理解使“社會資本”一詞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為它完全可以分別被社會資源、社會關系網絡以及博弈論中的“聲譽效應”所代替。從這個角度來說,新古典經濟學家說社會資本是資本的一種 “隱喻”用法,或者說其是對資本一詞的“濫用”也是不無道理的。馬克思沒有直接提出社會資本這個概念,但是他通過資本對三種自然力的吸收的分析卻為社會資本的產生和存在提供了理論根基。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我們可以將社會資本界定為:以社會分工和協(xié)作為基礎的社會勞動的自然力被資本納入其自我擴張的軌道中從而促成價值增值的一種資本形式。

      第一,分工與協(xié)作是社會資本得以形成的前提條件。被西方社會資本理論所大力倡導的信任并不是社會資本得以形成的前提條件,更不能被等同于社會資本。信任為特定的社會組織或團體帶來收益的同時,卻排斥了圈外人。美國學者波茨認為這是社會資本的消極方面。社會資本的文明面在于其生產性,而信任與社會資本的生產性之間不存在正相關?!叭绻蓡T對團體的忠誠心大于經濟理性,那么團體的向心力只會導致排外的小圈圈或親族主義”。[19]馬克思在分析影響勞動生產力的多種情況時,看到了“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20]有利于減少生產某一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而“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的核心要求就是社會分工與協(xié)作。資本是一種集中的社會力量,單個的勞動者本身處在由競爭引起的分散狀態(tài),為了在競爭中保存自身而產生了合群的需求。這種合群的需求促使勞動者自發(fā)地形成消滅資本權力的一種有組織的力量,突破個體勞動的狹隘性。同時社會分工與協(xié)作,促進了個體勞動向社會勞動的轉化,形成社會勞動的自然力,在總體上節(jié)約社會勞動以及社會成本,從而推動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由于社會分工與協(xié)作的存在,促使社會勞動的自然力不斷擴大,成為資本擴張的重要源泉。

      第二,社會資本的本質是一定的社會關系,其生產要素是社會勞動的自然力。社會資本形成的前提條件——社會分工與協(xié)作受到其所處的社會生產關系所制約。分工與協(xié)作是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下,分工與協(xié)作為資本增值所作出的貢獻截然不同。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相分離,社會資本自身增值及其對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增值的推動,服務于生產資料所有者與雇傭勞動者之間的雇傭與被雇傭、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此時,分工與協(xié)作使勞動者個人成為勞動的奴隸,個人被勞動所支配。資本吸收社會勞動的自然力帶來的社會資本總量的增加,鞏固了勞動對個人的支配,使勞動者物化為社會生產系統(tǒng)中的生產工具。而當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時,個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將勞動作為個人獲得一定物質資料的手段。在這種社會關系條件下仍然需要社會資本的存在,展開社會關系力量,促成社會進一步的分工與協(xié)作,以節(jié)約勞動者的勞動力支出。此時,勞動者以一種自主勞動、自主結合、地位平等的關系形成社會資本,從而實現資本的價值增值,創(chuàng)造更多的使用價值。

      第三,社會資本是社會財富的新的增長點。社會資本的出現,不是理論家們在書齋里想出來的一種流行的概念,而是資本為自身尋找新的價值增長點的結果?!百Y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值自身?!保?5]269資本作為死勞動,必須不斷吮吸活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剩余價值?;顒趧蛹却嬖谟趩蝹€的勞動者中,也存在于不同勞動者之間。單個勞動者的個人理性往往著眼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存在著削弱集體和社會利益的現實與可能。如何促進個體勞動者之間的合作,使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一致,克服集體行動困境以提高一個集體或者整個社會的整體運行效率是社會資本區(qū)別于其他形式資本作用的主要方面。人們在日常的交往以及生產活動中逐漸認識到彼此合作能夠延伸單個人的能力,可以減少個人、企業(yè)、社會以及國家的各種生產和交易成本。特別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分工與協(xié)作程度越高,可被資本吸收和利用的剩余勞動數量越多。社會資本遵循著理性經濟人假設,著眼于整體利益,促進勞動者之間相互合作、相互聯(lián)系的生產關系網絡的形成,逐步培育出有利于分工合作的社會規(guī)范系統(tǒng)。因此,社會資本以一種重新組合勞動力以及生產要素的方式為社會財富開辟了新的增長點。

      以解決集體行動困境為動因,以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為目標,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在社會資本上找到了共同的解釋工具。在分工基礎上的科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自然的協(xié)作,將會產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協(xié)同效應,從而使個人、社會、國家的生存和發(fā)展受益。

      [1]楊雪冬.社會資本:對一種新解釋范式的探索[M]//李惠斌,楊雪冬.社會資本與社會發(fā)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2]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253.

      [3][美]肯尼思·J·阿羅.關于社會資本的研究報告[M]//帕薩·達斯古普特.社會資本——一個多角度的觀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2-5.

      [4][美]A·奧斯特羅姆.流行的狂熱抑或基本概念[M]//曹榮湘.走出囚徒困境:社會資本與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3:25.

      [5][美]羅伯特索洛.論經濟運行與行為模式[M]//曹榮湘.走出囚徒困境:社會資本與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3.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4.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0.

      [11]高云涌.社會關系的邏輯——“資本的時代”馬克思辯證法理論的合理形態(tài) [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3):28.

      [12][美]詹姆斯·科爾曼.社會理論的基礎(上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354.

      [13][美]林南.社會資本:關于社會結構與行動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

      [14]魯品越.資本邏輯與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趨向[J].哲學研究,2006,(2):24.

      [1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0.

      [1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66.

      [18][美]羅伯特·帕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M].王列,等,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會道德與繁榮的創(chuàng)造[M].李宛蓉,譯.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199:179.

      [2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責任編輯秋妍)

      F014.391

      A

      1001-862X(2015)02-0024-007

      本刊網址·在線雜志:www.jhlt.net.cn

      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人的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社會資本力量分析”(CXJJ-2013-430);安徽醫(yī)科大學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資助項目(201003-09)

      鄭紅(1982—),女,安徽合肥人,安徽醫(yī)科大學人文學院講師,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社會資本理論及其在中國的應用。

      猜你喜歡
      馬克思資本勞動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資本策局變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2
      熱愛勞動
      第一資本觀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xù))
      VR 資本之路
      屯门区| 贡嘎县| 阿克陶县| 永修县| 金坛市| 中牟县| 利津县| 望都县| 花垣县| 靖江市| 祥云县| 西盟| 五指山市| 桓台县| 托里县| 宜黄县| 佛教| 宿州市| 岚皋县| 称多县| 察哈| 博乐市| 彩票| 鄂托克前旗| 山阴县| 临海市| 高青县| 浦北县| 五河县| 渝北区| 芦山县| 永丰县| 郯城县| 龙海市| 兴业县| 石狮市| 鹿邑县| 保山市| 道孚县| 东乌|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