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新,陳 純,米方卓,吳曉鳳,柴文軒,王宇游
1.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 國家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監(jiān)測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12
2.河南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4
3.北京科技大學,北京 100083
砷是中國重金屬污染防治項目,也是《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中規(guī)定的監(jiān)測和評價因子之一。土壤中砷的監(jiān)測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原子熒光法。據不完全調查統(tǒng)計,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機構在測定土壤中的砷時,約有80%采用原子熒光法,該方法已經逐漸成為當前的主要方法。
通過對國內外土壤監(jiān)測方法和數據可靠性評估方法的研究,表明可以用評估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精密度來確定數據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室內相對標準偏差(RSD)和相對偏差(RD)、室間相對標準偏差(RSD')和相對偏差(RD')、相對誤差(RE)和加標回收率是土壤監(jiān)測的重要質量控制措施?!董h(huán)境監(jiān)測分析方法制修訂技術導則》(HJ/T 168—2010)中對方法的準確度、精密度提出了明確要求,但由于工作目的和技術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方法驗證數據并不能代替常規(guī)監(jiān)測活動中的質量控制評價標準;同時,方法驗證數據中也缺少監(jiān)測活動中最常使用的實驗室內或實驗室間相對偏差等參數。
目前土壤中砷的監(jiān)測方法研究中,都是基于單一實驗室的研究結果,還沒有形成具有全國性指導意義的質量控制評價標準。該文從當前全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水平出發(fā),以探索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質量控制評價標準為目標,對土壤監(jiān)測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系統(tǒng)性研究,組織不同地區(qū)、不同級別(省級和地市級)的11家實驗室進行空白樣品和標準樣品測定,確定了原子熒光法測定土壤中砷的質量控制評價標準。
9 家實驗室對 ESS-1、ESS-2、ESS-3、ESS-4、GSS-10、GSS-13、GSS-15等7種標準土壤樣品進行測定。11家實驗室進行了標準樣品和空白樣品的加標測定。
按照統(tǒng)計方法對數據進行檢驗和取舍后得到有效數據,用于后續(xù)數據分析和計算。計算得出RSD、RD、RSD'、RD'、RE、加標回收率等質量控制參數,其中相對偏差采用多組平行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計算而得,參與相對標準偏差計算的數據不少于6個平行數據。
樣品測定的前處理方法主要是電熱板消解,少數實驗室采用微波消解,測試方法為原子熒光法。數據經過Grubbs和Cochran檢驗以及統(tǒng)計分析表明,前處理方法引起的差異性不顯著。
2.1.1 實驗室內相對標準偏差
7種標準樣品中砷的濃度水平為8~22 mg/kg。共獲得85組有效數據,各濃度的散點圖見圖1。分析可知,各實驗室測定的實驗室內精密度較好,除個別值之外,RSD均在20%以內。ESS、GSS兩個系列的標準樣品的RSD差異不大。RSD與濃度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對RSD數據進行統(tǒng)計,80.0%數據的RSD≤11.7%,此范圍內RSD均值為4.4%,標準偏差為2.6%;85.3%數據的 RSD≤13.3%,此范圍內RSD均值為5.0%,標準偏差為3.3%;90.6%數據的RSD≤15.3%,此范圍內RSD均值為5.5%,標準偏差為3.9%。在實際的監(jiān)測工作中,若按90%的數據控制量,應控制RSD≤15%。
2.1.2 實驗室內相對偏差
由7種標準樣品的85組有效數據計算的RD、范圍、均值、標準偏差見表1??梢钥闯?,除ESS-3、GSS-15外,ESS、GSS系列的 RD 數據波動都比較大,集中在30%以內。RD與樣品濃度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分析表明,80.0%數據的 RSD≤14.8%,85.3%數據的 RSD≤19.1%,90.7%數據的RSD≤21.7%。因此,在實際的監(jiān)測工作中,若按90%的數據控制量,應控制RD≤20%。
表1 實驗室內相對偏差
2.1.3 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和相對偏差
7種標準樣品的測定均值、實驗室間標準偏差、RSD'、RD'見表2、圖2。可以看出,RSD'和 RD'趨勢一致,RD'與 RSD'相比稍大;ESS-3、GSS-13的 RSD'、RD'都較小,其余樣品的 RSD'、RD'基本一致。RSD'、RD'與樣品濃度含量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且對于兩個系列而言,RSD'和RD'差異不明顯。
經分析,71.4%數據的 RSD'≤18.3%,RD'≤24.5%;85.7% 數據的 RSD'≤18.6%,RD'≤30.0%;100% 數據的 RSD'≤23.1%,RD'≤31.0%。因此,應控制RSD'≤20%,RD'≤30%。
表2 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和相對偏差
圖2 RSD‘和RD’的分布直方圖
2.1.4 重復性限和再現(xiàn)性限
7種標準樣品測試數據的重復性和再現(xiàn)性數據見表3。可見,其重復性和再現(xiàn)性誤差較大,重復性限的范圍為2.44~3.79 mg/kg,與其本身濃度水平相比得到的重復性誤差范圍為17%~36%,重復性誤差均值為26%;再現(xiàn)性限的范圍為3.04~9.60 mg/kg,再現(xiàn)性誤差范圍為20% ~73%,再現(xiàn)性誤差均值為44%。
表3 重復性限和再現(xiàn)性限數據
2.2.1 相對誤差
7種標準樣品7次測量的相對誤差統(tǒng)計結果見表4。ESS-2、ESS-4的RE較大且比較分散,RE的標準偏差分別為23.4%、19.0%,其余樣品的RE較小。除個別結果外,絕大多數測定結果的RE均在±20%范圍內波動。經分析,80.0%的數據RE≤±11.9%,85.3%的數據RE≤±17.7%,90.7%的數據RE≤±21.1%。因此,在實際監(jiān)測過程中,按照 90%的控制量,應控制 RE≤±20%。
表4 相對誤差數據
2.2.2 加標回收率
8家實驗室分別進行了空白加標實驗,得到50個有效數據;9家實驗室分別進行了標準樣品加標實驗,得到42個有效數據。數據分析表明,在不同的控制范圍內,加標回收率所占的比例見表5??刂芚±1.5S的回收率范圍,即空白加標范圍為95.9% ~103.7%,有90.0%的實驗室數據可滿足要求;標準樣品加標范圍為77.3% ~110.9%,有83.3%的實驗室數據可以滿足要求。
表5 加標回收率統(tǒng)計分析 %
將空白加標回收率和標準樣品加標回收率數據進行對比,得到圖3??梢钥闯?,相對而言,標準樣品加標回收率數據波動較大,極差超過40%。根據統(tǒng)計結果,建議空白加標回收率為95% ~105%,標準樣品加標回收率為75%~110%。
圖3 加標回收率散點圖
表6中列出了中國現(xiàn)行標準方法中的方法驗證數據和近年來發(fā)表的文獻研究結果[1-7]。比較可見,其 RSD、RSD'、RE、加標回收率數據均在本文研究結果范圍內,說明本文結論具有較好的適用性。同時,本文還給出了 RD、RSD'、RD'的評價標準值,可以支持實驗室常用質量控制方法的實施,具有廣泛應用價值?!锻寥拉h(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HJ/T 166—2004)中相對標準偏差大于本文結論,相對誤差與本文一致,加標回收率范圍大于本文空白加標結論、小于本文標準樣品加標結論。
表6 文獻中方法驗證數據匯總
根據當前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土壤監(jiān)測實際狀況,選取多家不同級別實驗室,開展原子熒光法測定土壤中砷的質量控制評價標準研究,經統(tǒng)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前處理方法引起的差異性不顯著。
2)RSD、RD、RSD'、RD'、RE、加標回收率是土壤監(jiān)測的主要控制措施。
3)RSD、RD、RSD'、RD'、RE、加標回收率與兩個土壤標準樣品系列、與土壤中砷的濃度均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4)按照85% ~90%的數據控制統(tǒng)計量,土壤標準樣品監(jiān)測的質量控制評價標準分別為RSD≤15%,RD≤25%,RE≤ ±20%,RSD'≤20%,RD'≤30%,空白加標回收率95% ~105%,標準樣品加標回收率75%~110%。
[1]任妍冰,趙穎,劉園園.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測定土壤中的總砷[J].環(huán)境科技,2011,24(2):73-75.
[2]李彩虹,楊春霞,趙銀寶.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測定土壤中砷、汞的方法[J].西北農業(yè)學報,2013,22(7):200-204.
[3]張朝陽,馬名揚,畢鴻亮.微波消解-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土壤中砷和硒[J].光譜實驗室,2006,23(1):58-61.
[4]欒云霞,李偉國,陸安祥,等.原子熒光光度法同時測定土壤中砷、硒含量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12):5 344-5 346.
[5]溫曉華,邵超英,張琢,等.懸浮液進樣-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土壤中痕量砷銻硒[J].鹽礦測試,2007,26(6):460-464.
[6]段雪梅.微波王水消解不趕酸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土壤中的砷[J].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2011,17(3):183-187.
[7]郭敬華,馬輝,王水鋒.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土壤和水系沉積物國家標準物質中砷[J].鹽礦測試,2009,28(2):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