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中國男人心里都埋伏著一個狐貍精的渴望,他的境況決定了那個狐貍精的模樣,古代書生渴望的狐貍精是全能選手,今天的狐貍精會進化成什么樣?
最完美的女性
在中國女性眼中,狐貍精是工于心計的逐利者,至少她們接近有家室的男人,都帶有強烈的物質(zhì)動機。狐貍精=蕩婦+拜金。所以,“狐貍精”是女性形容另一個女性時,道德否定意味最強烈的詞。
不過,中國男人從來不會用“狐貍精”這個詞去貶低一個女性,“狐貍精”其實是他們心中最完美女性的化身——“狐貍精”一詞流傳至今,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功不可沒,當然他把“狐貍精”叫狐仙。
以談狐說鬼著稱的蒲松齡,筆下的“狐貍精”不但沒幾個是反面人物,反而堪稱中國男人心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與她們相比都會黯然失色。每個中年男人,都渴盼著女狐貍來榮耀自己的人生。
首先,她們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能愛上男人?!读凝S》中的狐仙故事劇情大都遵從同一模式:夜半苦讀的書生突然聽見窗外有人呼喚,開門一看原來是絕色佳人,書生不論長相如何,美女總會垂涎他們的肉體,但都會強忍愛意,先談?wù)撘环娫~曲賦,顯示自己在精神上也配得上書生,再把他擁入懷中。
她們不但顏值高、氣質(zhì)佳、有文化,往往還是善于持家的女強人,因為光有精神生活和性生活還不行,窮書生的物質(zhì)生活也需要改善。所以他們與狐女相遇后,或是“旋登進士”(《吳子云》),或是“日致金銀珠寶之物,不下巨萬”(《蘭渚山北來大仙》),最不濟也能“工詞律,善拳棒”(《李生遇狐》)。
最令人感動的是,狐仙在男人功成名就之后往往會自動消失,揮一揮衣袖,絕不會索要撫養(yǎng)費,只留下一段美好回憶。
為什么是狐貍
寄托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全部美好想象的“狐貍精”,只能是精怪,而且似乎只有狐貍最合適。食草動物多蠢笨、怯懦、被動,無法扮演能主動施展性誘惑力的角色,食肉動物中,體型較大的虎狼熊之類太過兇狠,只有體型小巧的狐貍特別適合扮演這樣的角色。
一開始,它們也不是這副模樣,《楚辭》、《呂氏春秋》、《吳越春秋》都有大禹妻子涂山氏是九尾白狐的傳說,《山海經(jīng)》和漢緯書《通帝驗》中,白狐是祥瑞的象征。狐貍還體現(xiàn)了儒家的核心價值,《禮記》就把“狐死首丘”當作仁德的體現(xiàn)。這些狐貍顯然跟蒲松齡想象的不是同一種哺乳動物。
狐貍也很早就與“淫蕩”發(fā)生聯(lián)系,但最早表現(xiàn)“狐性淫”的卻是雄狐——《詩經(jīng)》中的“南山崔崔,雄狐綏綏”,按照東漢鄭玄的注解,諷刺的是與妹妹私通的齊襄公。
直到東晉《搜神記》中的阿紫,中國第一個女“狐貍精”才正式出現(xiàn),但與后世相比,她的形象非常單薄,只有一句“千古之淫婦”的評價。實際上,唐以前的志怪故事中,“狐貍精”雖常常引誘人發(fā)生性關(guān)系,但它們有公有母,并無性別偏向,東晉郭璞《玄中記》曾總結(jié):“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p>
唐朝之后,“狐貍精”才多以女性面貌出現(xiàn),形象也漸漸豐滿,同時也開始出現(xiàn)輕微的精神異常。如唐傳奇中的狐女任氏,遇見窮漢鄭六后不但主動獻身,還幫助他做生意賺錢,面對貴公子的強暴,她竟然表現(xiàn)出極強的貞操觀念,公子再三強逼仍未能得逞。
而且任氏抗拒強暴的理由頗為詭異——“鄭生,窮賤耳。所稱愜者,唯某而已。忍以有馀之心,而奪人之不足乎?”也就是說,因為丈夫“窮賤”,自己作為他的唯一財產(chǎn)不能假手他人。
“狐貍精”在唐朝的變化或許與粟特移民有關(guān)。公元4世紀后,粟特人開始向中國西部遷徙,至唐朝達到頂峰,被稱為胡人,由于“胡”、“狐”同音,而胡女多為娼妓,所以唐傳奇中的狐女大都能歌善舞,性觀念相對開放,與中國女子迥異。之后的筆記小說如洪邁的《夷堅志》和蒲松齡的《聊齋》中,“狐貍精”的籍貫多是陜西,或許亦來源于此。
讀書人的理想
但這仍無法解釋她的精神分裂——性觀念開放可以理解,只愛窮漢的貞操觀卻從何而來?人類尚且嫌貧愛富,妖精為什么會更加高尚?
任氏并非孤例,唐以后的小說中,狐女害人的故事雖多,與任氏一樣奇怪的“狐貍精”也頻繁出現(xiàn)。例如宋代的《青瑣高議》中,狐妖小蓮甚至以自己是狐貍為恥,對主人逆來順受,被打得遍體鱗傷也毫無怨言。翻遍全世界的民間故事,估計也找不到這么變態(tài)的妖怪。
唐朝以后“狐貍精”的精神病從何而來?
答案很簡單,科舉制。
隋朝之前,中國的官僚選拔歷經(jīng)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基本以德行名望作為考察標準,官僚多出于世家大族,社會階層相對固定。隋文帝首設(shè)進士科取士,至宋代科舉制基本成熟,面向全社會選拔官員,錄取與否僅憑考試成績,高官子孫成績不合格也只能擔任中低層官員。
科舉制無疑提升了社會公平,每個讀書人都有了翻身機會。但是,它也制造了獨一無二的儒生階層,由于考試沒有年齡限制,他們?yōu)榱饲笕」γK身苦讀,除了熟習儒典外身無長物,但又抱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大志。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知識階層,心中幻想的完美女性必須是高標準的,不但要能滿足性欲、會做家務(wù),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交流,最好還能有錢有勢,幫助實現(xiàn)人生理想。
而普通農(nóng)人對女性的要求就簡單的多:能生娃,能勞動,即使牛郎把天帝的女兒織女變成了自家媳婦,他也沒有指望靠著岳父的家世徹底翻身,雖有仙女為婦,依然是“你耕田來我織布”。
只有“狐貍精”才能解決讀書人的難題。她們不但能滿足所有要求,甚至還能讓儒生們天然免責。
意淫畢竟出于無奈,一旦讀書人翻身成功,獲得了充足的性資源,女狐就不再可愛??婆e中遠比蒲松齡得意的紀曉嵐和袁枚,同樣在《閱微草堂筆記》和《子不語》中談狐說鬼,但他們筆下的“狐貍精”絕大多數(shù)以色害人,毫無浪漫可言。
與時俱進的狐貍
科舉制和儒生階層在中國消失后,失去客戶的狐仙隨之沒落,但她們的精神病仍然在中國作家的筆下遺傳。今天為大眾熟知的著名作家,很多都算得上是“狐貍精”愛好者。
金庸先生的讀者對這種病最不陌生,這位武俠大師筆下的男主角大都恪守儒家道德規(guī)范,郭靖、張無忌、石破天等人更是老實木訥的正人君子,但他們總有吸鐵石般的魅力,各種絕色佳人“非君不嫁”、爭風吃醋,還會為其鋪好光輝前程——其中往往還有大批所謂“邪派妖女”,直接被罵“狐貍精”的也不少。
金庸甚至還有發(fā)明創(chuàng)新——《倚天屠龍記》中唯一有沒愛上張無忌的女人,對他不感興趣的理由竟是愛上了過去的他,這種精神狀態(tài)足以讓蒲松齡筆下的所有狐仙甘拜下風。
不過,如果金庸讀過中國當代的官場小說,應(yīng)該還會為自己的克制感到自豪。
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的《國畫》,主人公朱懷鏡算得上是《聊齋》書生的嫡系子孫。作為40多歲的處級干部,他嫖娼完之后“心里悶得慌,可這個世界找不到一個可以任他叫喊的地方”。
書中風情萬種的女老板梅玉琴,跟朱懷鏡初次見面就深深愛上了他,原因是他“沉著、優(yōu)雅,嚴謹而又不失風趣”。上床前,女老板要求朱懷鏡不要戴避孕套,因為“戴套子就浪費了”,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朱懷鏡發(fā)現(xiàn)床單上有一大片鮮血,因為這位在政府官員前長袖善舞的女老板竟然是個處女。
近年流行的官場小說《駐京辦主任》和《二號首長》,與《國畫》一脈相承,都有一個瘋狂崇拜男主角愿意投懷送抱的女主角——而且完全不是因為男主角的手中的權(quán)力,而是因為人品。
由于《聊齋》中的窮書生,在官場小說中已進化成副處級以上干部,所以他們對“狐貍精”不再提出物質(zhì)要求,不要求對方還同時是女強人,所以,蒲松齡時代的狐仙就與時俱進地進化成女大學生、女白領(lǐng)、女干部、有文化的女老板,并且是處女。
(騰訊網(wǎng) 201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