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巨眼凌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25年

      2015-04-29 00:44:03卞毓麟
      科學 2015年3期
      關鍵詞:哈勃外行星航天飛機

      卞毓麟

      宇宙中充滿著各種波長的電磁波。地球大氣的吸收、反射和散射,致使電磁波譜中大部分波段的天體輻射無法到達地面。為了充分領略“宇宙交響曲”之妙,人類必須設法全面接收來自太空的所有種類的電磁波。否則就會像一個聽力障礙嚴重的人出席一場音樂會,現(xiàn)場演奏的優(yōu)美樂曲實際上大多被錯過或歪曲了。20世紀后期,空間天文觀測擺脫了地球大氣層的桎梏,使人類跨入了在電磁波譜所有波段上研究宇宙和天體的“全波段天文學”時代。

      即使對于可見光波段,將望遠鏡送上天也大有好處。例如,要解決許多懸而未決的天文學難題,高分辨率觀測乃是關鍵之所在。然而在地面上,由于大氣視寧度的限制,光學望遠鏡的角分辨率能達到1”已經很不容易;而在地球大氣層外,則可以得到0.1”的角分辨率。

      1990年4月,一架主鏡口徑2.4米的光學望遠鏡用航天飛機送入太空。此鏡以美國天文學家哈勃(E.P.Hubble,1889-1953)的姓氏命名,稱為“哈勃空間望遠鏡”(即Hubble SpaceTelescope,下文簡稱“哈勃”)。25年來?!肮钡挠^測對天文學做出了莫大的貢獻。本文謹對它的歷史與業(yè)績作一簡介。

      “哈勃”簡歷

      從孕育到開始工作

      1923年,德國火箭專家奧伯特(H.J.Oberth)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將望遠鏡置于地球軌道上的想法。1946年,天文學家斯皮策(L.Spitzer,Jr.)寫出專門報告。論述將望遠鏡置于太空中的優(yōu)越性。196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推薦“大型空間望遠鏡”作為國家級的優(yōu)先項目。1976年美國國家航空與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共同提案,1977年美國國會批準“大型空間望遠鏡計劃”撥款。1978年,美國開始為執(zhí)行空間望遠鏡任務訓練宇航員。1979年,空間望遠鏡口徑2.4米的主鏡著手研制。

      1981年,美國的空間望遠鏡研究所開張,所址在位于巴爾的摩市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內。1983年,“大型空間望遠鏡”更名為“哈勃空間望遠鏡”。1984年,歐洲的空間望遠鏡合作機構在德國開始工作。1985年,望遠鏡的研制大功告成?!肮鄙咸欤芍^已經萬事俱備。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86年“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所有航天飛機的任務全部擱淺,“哈勃”甚至瀕臨取消發(fā)射的絕境。好在結局順利,1990年4月24日?!鞍l(fā)現(xiàn)號”航天飛機攜帶“哈勃”升空。4月25日,航天飛機機組將“哈勃”釋放到軌道上。“哈勃”的設計工作壽命是15年,每3年維修一次,同時更換一些輔助設施。

      在地球上,天文學家急切地等待著“哈勃”的首次觀測結果。但是,1990年6月傳回的首批“哈勃”圖像相當模糊。結果查明,“哈勃”的主鏡存在球差。這件事情非常棘手,當時考慮了三種補救辦法。第一種方案是用航天飛機把“哈勃”拉回地面,重新?lián)Q一個主鏡,但這樣做時間太長,要到1996年才能重返太空;第二種方案是讓宇航員上天,在望遠鏡的光路中插入一個改正鏡,就像給“哈勃”戴上一副眼鏡以糾正它的視力,但是“哈勃”的設計并未預留“戴眼鏡”的空間。真正實施的是下述的第三種方案。

      問題的根子在于“哈勃”制造過程中,測試階段的光學系統(tǒng)裝配有誤。而幸運的是,整套測試系統(tǒng)在實驗室中一直保持原狀,技術人員能夠據(jù)此重現(xiàn)如何出錯的細節(jié),這正是“哈勃”最終能夠臻于完美的關鍵。在接下來的兩年里,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協(xié)力研制了一套光學改正系統(tǒng),名叫“矯正光學空間望遠鏡中軸置換”(簡稱COSTAR),這是由5對光學反射鏡組成的復雜部件,可以糾正“哈勃”主鏡的球差。

      1993年12月2日,“奮進號”航天飛機載著7名宇航員和8噸器材,進入太空抓住“哈勃”,對它進行首次維修。其中的關鍵是拆除原有的高速光度計。換上能夠矯正“哈勃”視力的COSTAR。同時,自帶光學改正部件的廣角行星照相機2(WFPC2)取代了廣角行星照相機1(WFPCI)。12月9日,宇航員輕按電鈕,將“哈勃”重新釋放到它的運行軌道上。修復后的“哈勃”不負眾望,源源不斷地向地面送回極佳的圖像數(shù)據(jù)。NASA的一位主管人士說,它“修得比我們最大膽的夢想還要好”。此事顯示了人在太空中從事高難度操作的能力,為日后興建空間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哈勃”的研制耗資逾20億美元,先后有上萬人參與。維修后,它不但消除了像差,分辨率也比原先設計的更高,達到了0.1”。后來,“哈勃”又于1997年2月(第2次)、1999年12月(第3A次)、2002年3月(第3B次)成功地進行太空維修。2009年5月“哈勃”最后一次維修,并服役至今。

      1994——2008年

      “哈勃”開始工作后,亮點不斷,此處略舉若干,難免掛一漏萬。

      1993年發(fā)現(xiàn)的休梅克一利維9號彗星因為過于靠近木星,而被木星的引力撕裂成一串碎塊。1994年7月,這些碎塊以60公里/秒的速度連珠炮似地撞入木星大氣。這是人類首次觀測到太陽系內如此規(guī)模的天體撞擊,“哈勃”提供了這次彗木相撞的詳細觀測結果。同年,“哈勃”通過觀測星系M87,提供了星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決定性證據(jù)。

      1995年,“哈勃”拍攝鷹狀星云照片,著名的“創(chuàng)生之柱”即為其局部。

      1996年,發(fā)布第一幅哈勃深場圖像,使天文學家得以研究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同年,“哈勃”分解出類星體的宿主星系。

      1997年2月11日,“發(fā)現(xiàn)號”航天飛機升空執(zhí)行“哈勃”的第2次維修任務。機組人員用空間望遠鏡成像光譜儀(STIS)以及近紅外照相機與多目標光譜儀(NICMOS)替換了原先的暗天體光譜儀(FOS)以及戈達德高分辨光譜儀(GHRS)。同年,“哈勃”觀測到一個遙遠星系中的y射線暴余輝。

      1998年10月29日,“發(fā)現(xiàn)號”航天飛機攜帶“哈勃空間望遠鏡軌道系統(tǒng)檢測儀”(HOST)升空。HOST的任務是檢驗日后維修“哈勃”要用的新技術。

      1999年12月19日,“發(fā)現(xiàn)號”航天飛機升空執(zhí)行第3A次維修任務。更換了“哈勃”的6個陀螺儀,但未更換科學儀器。

      2001年,“哈勃”測量了系外行星HD209458b大氣中的元素。

      2002年3月1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升空執(zhí)行“哈勃”的第3B次維修任務,安裝了高級巡天照相機(ACS)、NICMOS冷卻系統(tǒng)(NCS),以及新的太陽能電池板。當年,“哈勃”探測到一個可能比冥王星還大的柯伊伯帶天體,這導致了冥王星是否有資格作為大行星的爭論。

      2003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再人大氣時解體,機組人員無一生還,致使航天飛機計劃再次擱淺。

      2004年,哈勃超深場圖像發(fā)布,使天文學家能夠在時間上回溯更古老的宇宙。當年,考慮到航天飛機的安全問題,取消了“哈勃”下一次的維修計劃??臻g望遠鏡成像光譜儀能源告缺。

      2005年,“哈勃”拍攝到兩個前所未知的冥王星衛(wèi)星像,并于翌年成功確認。

      2006年,決定對“哈勃”再次進行維修。

      2007年,“哈勃”的觀測表明矮行星鬩神星比冥王星更大?;凇肮迸臄z的圖像,構建了宇宙暗物質的3維分布圖。同年,哈勃關鍵性的儀器之一“高級巡天照相機”能源告缺。

      2008年,“哈勃”拍攝到第一幅系外行星的可見光圖像,即系外行星北落師門b(南魚座ab)的照片。同年,發(fā)現(xiàn)一顆系外行星的有機分子?!肮币牙@地球運行100000圈。

      最后一次維修

      2009年5月11日,“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載著7名機組成員升空。他們通過5次太空行走,完成了對“哈勃”的最后一次維修,于美國東部時間19日8時57分(北京時間20時57分)將“哈勃”重新送入軌道。5次太空行走的概況如下。

      第一次,5月14日,兩名宇航員安裝價值1,32億美元的廣角照相機3(WFC3)。不料固定舊相機的一顆螺釘卡牢在望遠鏡上,地面控制中心要求宇航員使出最大力氣將其取出。倘若螺釘斷裂,舊相機就將固定在望遠鏡上,新相機也將無法安裝。所幸最后還是成功了,但原定6個半小時的太空行走延長到了7小時20分。天文學家可望利用這架相機觀測宇宙誕生后5億年至6億年時的情景。隨后,宇航員們?yōu)椤肮备鼡Q了數(shù)據(jù)處理裝置,并安裝了一個對接環(huán)。日后“哈勃”退役返回地球時,NASA的飛船可以借助對接環(huán)將“哈勃”引導至太平洋上空。

      第二次,5月15日,兩名宇航員安裝6個新的陀螺儀,這是此次維修的首要任務。由于第三對新陀螺儀安裝不上,宇航員只好將“亞特蘭蒂斯號”的一對備用陀螺儀轉用于“哈勃”。原定6個多小時的太空行走進行了約8個小時。

      第三次,5月16日,兩名宇航員為“哈勃”安裝宇宙起源光譜儀(COS)。這是此行難度最高的任務,但進展非常順利,6個半小時即告結束。宇宙起源光譜儀是迄今太空中靈敏度最高的光譜儀,它使“哈勃”得以向地面科學家提供宇宙中遙遠天體的溫度、密度及速度等精確數(shù)據(jù)。

      第四次,5月17日,兩名宇航員修復已停止工作的空間望遠鏡成像光譜儀,為它更換了低壓電源板,使其成功恢復正常功能。工作持續(xù)了8個多小時??臻g望遠鏡成像光譜儀是重要的成像設備,曾幫助“哈勃”證實星系中心普遍存在黑洞,但2004年電力故障之后一直處于休眠模式。

      第五次,5月18日,兩名宇航員為“哈勃”更換3塊電池、一個恒星追蹤傳感器和熱屏蔽罩,共耗時7小時2分鐘。完成了對“哈勃”的大修。最大的意外是更換絕緣材料時,舊材料未能回收,而在太空中飄走了。好在這些材料不會對航天飛機造成危害。精確導向傳感器可以提供定點信息。還能探測恒星的相對位置及移動。在望遠鏡上的三處安裝了新外表覆蓋層(NOBL),另一處在第四次太空行走中已更換。美國的航天飛機現(xiàn)在已經退役,新的航天交通工具比較小,而且沒有捕獲“哈勃”的機械臂,不能再執(zhí)行維修“哈勃”的任務。

      此次大修總耗資約10億美元。大修后“哈勃”的能力比它剛上天時強大了上百倍,它從頭到腳的器官幾乎已經換遍。NASA的一位“哈勃”項目主管說,“哈勃”身上還有一些最初上天時的部件,但“從很多方面來說,它已經是一臺新的觀測設備”。

      大修之前,哈勃可以看到宇宙誕生后約8億年的情景。新安裝的廣角照相機則可觀測到宇宙誕生后5億至6億年時的場景。

      2010——2015年

      2010年,“哈勃”圖像揭示了紅移疑似大于8的遙遠星系,展現(xiàn)了宇宙在其年齡尚不足今日年齡之10%時的面貌。同年,“哈勃”拍攝到前所未見的兩顆小行星相撞的證據(jù)。

      2011年,“哈勃”進行第1000000次觀測,這是對系外行星HAT-P-7b的一項光譜分析。同年,第10000篇利用“哈勃”數(shù)據(jù)資料的科學論文發(fā)表。

      2012年,“哈勃”拍攝的圖像顯示一些原初星系源自一個130多億年前形成的遙遠族,我們看到的乃是這些星系在宇宙年齡尚不足今日宇宙年齡之4%時的形象。同年晚些時候,“哈勃”再破紀錄,發(fā)現(xiàn)一個當宇宙僅為今日年齡之3%——即大爆炸之后僅4.7億年時的天體。同年,“哈勃”的觀測還導致發(fā)現(xiàn)了一類新的系外行星。

      2013年,“哈勃”首次確定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同年發(fā)現(xiàn)從木衛(wèi)二表面噴出的水蒸氣。

      2014年,“哈勃”成為第一架觀測到一顆小行星解體的望遠鏡;揭示了一顆系外行星迄今最詳盡的天氣圖。

      2015年,“哈勃”觀測到一顆遙遠超新星的排列成十字狀的4個像,它們由一個大質量星系團中的一個前景星系的引力透鏡效應所致。全球同慶“哈勃"25周歲。

      “哈勃”成果畫廊

      “哈勃”的圖像和數(shù)據(jù)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寶庫。此處“成果畫廊”所示,一如管中窺豹。

      哈勃深場

      建造“哈勃”的主要科學目標之一,是測量宇宙的大小和年齡,以及檢驗宇宙起源的理論。哈勃深場使天文學家首次得以清晰地回望星系形成時期。

      2012-2014年,哈勃創(chuàng)建了兩個新的深場,即哈勃極深場(Hubble eXtreme Deep Field,簡稱XDF)和哈勃超深場(Hubble Ultra Deep Field,簡稱HUDF)。哈勃極深場拍攝的是迄今最深的宇宙圖像,累積觀測時間長達100萬秒。2014年公布的紫外波段最新哈勃超深場,可供天文學家研究距離我們5-10光年遠的恒星形成。

      宇宙的年齡和大小

      通過觀測造父變星確定宇宙的年齡和大小,是“哈勃”的一項頂級科學目標。今天我們所知的宇宙年齡,精度要比“哈勃”上天之前高得多:約為137億至138億年。

      哈勃的另一個目標是測定宇宙膨脹的速率。宇宙學家已經討論多年,在遙遠的將來宇宙是否會停止膨脹,或是膨脹不斷減緩。“哈勃”和世界上其他頂級望遠鏡對遙遠Ia型超新星的大量觀測表明,由于宇宙中存在暗能量,膨脹其實是加速的!發(fā)現(xiàn)這一驚人事實,使珀爾馬特(S.Perlmutter)、里斯(A.Reiss)和施密特(B.Schmidt)3位天文學家榮獲了201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恒星的一生

      恒星也有生長老死。將研究大量單個恒星的誕生、成長,直至死亡與恒星演化理論相結合,“哈勃”的作為遠較其他任何天文設備更為出色。特別是,“哈勃”能夠探測河外星系中的恒星,這有助于科學家研究不同環(huán)境對于恒星一生的影響。

      “哈勃”的紅外設備能夠看透環(huán)繞在新生恒星周圍的塵埃云。窺透圍繞在銀河系中心四周的塵埃云。使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早先認為毫無生氣的這個區(qū)域,其實有著許許多多聚集在星團中的大質量新生恒星。

      恒星一生的最后階段,也比原先想象的更加復雜。太陽型恒星臨終時拋出的行星狀星云,可謂千姿百態(tài),美不勝收。

      太陽系天體

      “哈勃”拍攝的高分辨率太陽系天體圖像,只有飛臨這些天體的探測器實地拍攝的照片方能更勝一籌。例如,它發(fā)現(xiàn)了冥王星的幾個新衛(wèi)星,發(fā)現(xiàn)了比冥王星更遙遠的矮行星鬩神星以及其他重要的柯伊伯帶天體?!肮边€觀測到一顆彗星進入內太陽系時的分裂,觀測到小行星的碰撞,并觀測到一顆神秘解體的小行星。

      系外行星和原行星盤

      2008年,“哈勃”拍攝到系外行星北落師門b的像,它是一顆質量約3倍于木星的氣態(tài)巨行星。這是有史以來在可見光波段拍攝到的第一幅系外行星像。同年,“哈勃”探測到系外行星HD 189733b上的有機分子。2012年,“哈勃”發(fā)現(xiàn)了一類全新的系外行星——一個名叫GJ1214b的星球,它被充盈著水蒸氣的濃密大氣包裹著,其星體含有大量的水,體積小于天王星,但是比地球大。

      黑洞、類星體和活動星系

      “哈勃”對超大質量黑洞的研究貢獻巨大。它的高分辨率觀測表明,多數(shù)大星系的中心極可能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它還觀測到了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物質的發(fā)光盤。再者,較大的星系似乎是較大黑洞的宿主。表明星系的形成與其黑洞之形成有著某種聯(lián)系。這對星系形成與演化理論具有深遠意義。

      在“哈勃”之前,類星體被視為性質神秘的孤立的恒星狀天體?!肮卑l(fā)現(xiàn)好些類星體都寄居在星系中心。現(xiàn)在多數(shù)科學家相信,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是為類星體提供能量的發(fā)動機。

      塵埃云中的恒星形成

      15幅“哈勃”圖像拼接后清晰顯示了獵戶座大星云的中部。這是有史以來一個恒星形成區(qū)的最為詳盡的圖像。廣角望遠鏡3在可見光波段拍攝的船底座星云圖像,顯示出稠密的塵埃一氣體云。但在紅外波段拍攝的同一區(qū)域的圖像上,塵埃褪去,云內正在形成的年輕恒星赫然現(xiàn)身。

      宇宙的組成成分

      宇宙中存在著大量不可見的暗物質?!肮痹谠噲D確定暗物質的位置和數(shù)量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對引力透鏡的敏銳觀測,為在此領域的進一步研究鋪設了寶貴的階石。“哈勃”在此領域的重大突破之一,是發(fā)現(xiàn)當星系團互相碰撞時暗物質會有何種行為。研究表明。暗物質的分布并不與熱氣體的分布相吻合。星系團碰撞時,熱氣體互相撞擊,且因壓力變大而減速。暗物質則不然,它們不經歷這種摩擦,而是在碰撞中安然通過。2015年3月27日美國《科學》雜志發(fā)表了基于“哈勃”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暗物質自身的相互作用甚至比先前想象的更加微弱。

      引力透鏡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在引力場的作用下光線行進方向會發(fā)生偏折。引力透鏡現(xiàn)象即由光線的引力偏折所致:如果從觀測者到遙遠光源的視線方向上,中途有一個大質量的居間天體——例如有一個黑洞。那么這個居問天體的引力場造成的遙遠光源的光線偏折。效果就會與透鏡使光線聚焦相類似。不過,倘若居間天體的物質分布延展得很廣,那么成像就會相當復雜。如果居間天體又非嚴格處在從觀測者到被成像天體的連線方向上,而是多少有些偏離,那么成像情況就會更加復雜。例如,同一個遙遠天體有可能形成兩個甚至多個像?;蛘咚傻南窬哂泻芷嫣氐男螤?。“哈勃”得天獨厚的高靈敏度和高分辨率,使它在引力透鏡觀測方面碩果累累。

      “哈勃”在25年的歷程中,以其一系列的突破性發(fā)現(xiàn)。使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有了深刻的變化。如今,它的接班人已經確定:美國、加拿大已與歐洲空間局共同計劃于2018年發(fā)射一架新一代的空間望遠鏡,即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簡稱JWST)。韋布(James R.Webb)是NASA的第二任局長,他在1961年至1968年任職期間,領導實施了阿波羅計劃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空間探測項目?!绊f布”比“哈勃”更先進而廉價,其靈敏度將為“哈勃”的7倍,主要在紅外波段工作,因而通常被認為是一架空間紅外望遠鏡。至于“韋布”又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新發(fā)現(xiàn),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最后順便一提,關于“哈勃”據(jù)以命名的哈勃其人,筆者亦曾為《科學》撰文紹介,題為《譜寫天文學的“神曲”——寫于哈勃逝世50周年》,歡迎讀者參閱教正。

      猜你喜歡
      哈勃外行星航天飛機
      外行星
      第一架飛上太空的航天飛機
      軍事文摘(2023年12期)2023-06-12 07:52:00
      航天飛機和馬屁股
      哈勃的“366日”(下)
      百科知識(2020年11期)2020-06-12 11:35:18
      哈勃的“366日”(上)
      百科知識(2020年10期)2020-06-01 10:16:34
      系外行星那些事——“呼啦圈”法
      系外行星探索與發(fā)現(xiàn)
      太空探索(2016年4期)2016-07-12 15:17:52
      系外行星的探測
      太空探索(2016年3期)2016-07-12 09:58:42
      “哈勃”,25歲生日快樂
      永遠的哈勃望遠鏡
      太空探索(2015年5期)2015-07-12 12:52:36
      桐乡市| 娱乐| 丰顺县| 桃园市| 陈巴尔虎旗| 丰顺县| 无为县| 湛江市| 重庆市| 江达县| 江门市| 西畴县| 建瓯市| 斗六市| 太保市| 灵璧县| 桂平市| 眉山市| 盐城市| 临洮县| 繁峙县| 鄱阳县| 阿城市| 星子县| 安国市| 洛南县| 江川县| 连平县| 恩施市| 苍梧县| 南投县| 高州市| 辉南县| 桦川县| 多伦县| 威宁| 肇庆市| 晋江市| 沅陵县| 西盟|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