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鵬
摘 要: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語文方面,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親子讀寫,已成為一個重要問題。立足于孩子的親子讀寫指導并加以研究,家校溝通,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采取措施,提高孩子的讀寫能力。
關鍵詞:語文;親子讀寫;生活勤讀寫;讀書促讀寫;活動促讀寫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2—0085—01
一、家校溝通,發(fā)現(xiàn)研究契機
“親子讀寫”,是指在家長的指導或協(xié)助下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讀寫培養(yǎng)的活動。我一直想找一個機會,嘗試著指導一個家庭進行親子讀寫。三年級時,我班的一位叫蔡昌驍?shù)膶W生進入了我的視野。他學習狀況較好,成績優(yōu)異。當我和蔡昌驍父母交流時,發(fā)現(xiàn)作為知識分子的家長比較關心孩子的語文學習,對孩子在家的讀寫方面也一直處于指導狀態(tài),但由于讀寫剛剛起步,孩子的能力還較弱。于是,我與蔡昌驍父母相互配合采取措施,通過研究和指導他們的親子讀寫,無論是我還是孩子的家庭,都獲得了很大的收獲。
二、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采取措施——締造親子讀寫氛圍
1. 讓孩子結(jié)合生活積累素材,圍繞生活勤讀寫
家長是孩子家里的老師,在指導寫作時要把生活和寫作統(tǒng)一起來。引導孩子多觀察、勤思考,學會閱讀生活、閱讀社會,多做情景作文、生活作文、生活日記,讓寫作成為孩子生活的必需,成長的必需。
【案例】我與蔡昌驍父親在交流時達成共識:蔡昌驍很聰明,也喜愛閱讀和寫作。但由于知識和能力的局限,在讀寫上還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寫作缺少素材,想寫但沒東西寫。于是我就建議家長多引導孩子積累生活素材。例如,多在家中帶孩子進行一些喜愛的活動,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此外還要引導孩子勤寫作。后來,從蔡昌驍?shù)囊淮瓮陡逯?,我發(fā)現(xiàn)他父親確實做到了,而且從稿件的質(zhì)量看,這個方法對孩子的讀寫指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文如下。
請到鄉(xiāng)下走一遭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同學們又想著去春游了,這不,今天老師剛跟我們提了個問題:到哪里去春游?大家立刻就七嘴八舌地爭論開了,有的說去黃海公園,有的說去人民公園,有的說去飛機場……而我的建議是到我奶奶的家鄉(xiāng)去春游。
奶奶家住在郊區(qū),那里的風光很美麗。奶奶家門口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河面波光粼粼,魚兒在水里愉快地游來游去,如果你往水里丟下一個小石子,魚兒“唰”地一下就全不見了,過一會兒,它們又慢慢地從水底冒了出來。小河里時不時就有鴨子“嘎嘎”游過,小船“吱呀,吱呀”劃過。小河邊上長滿了綠意盎然的草兒,開滿了五彩繽紛的花兒。河堤上有一排排千姿百態(tài)的柳樹,那隨風飄蕩的柳枝就像仙女手中舞動的綠綢帶。小河上橫跨一座小石橋,站在小石橋上向遠處眺望,麥苗兒綠油油的,菜花兒金燦燦的,桃花兒紅艷艷的。在橋上吸上幾口氣,感覺非常清新、涼爽、濕潤,頓時心曠神怡。偶爾有幾只燕子掠過河面,飛向遠方,當它們快要離開你的視線時,突然一個轉(zhuǎn)彎,它們又回來了。
啊,這真是一幅絢麗多姿的圖畫!希望大家能采納我的建議,到鄉(xiāng)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將這鄉(xiāng)村春天的清新和爛漫帶回家。
【家長的話】帶著一點鄉(xiāng)情,孩子對鄉(xiāng)村有了初步的認識,于是盡自己的能力去觀察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麗,并愿將這美麗與大家共享。
從家長的點評中,可見這篇文章是作者圍繞生活積累素材,圍繞生活勤讀寫的一個很好的范例。
2. 讓孩子多讀有益的書,創(chuàng)設家庭讀書氛圍,以讀促寫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大凡寫作好的同學,書總是讀得多。讀書可以豐富寫作素材,開闊思路。我建議蔡昌驍家長在家中讓孩子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在親子共讀中給孩子作好榜樣。
【案例】有一天放學,當我批改完作業(yè)回到教室時,發(fā)現(xiàn)大掃除剛剛結(jié)束的蔡昌驍正獨自在教室里看書,上前詢問,發(fā)現(xiàn)他正在看《西游記》。我很驚奇,一個剛剛上五年級的學生能讀懂這原版名著嗎?但從與他的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他讀得很好,對書中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講得頭頭是道。原來,是其父親長年累月對其培養(yǎng)才收到了這樣的效果。他經(jīng)常在家和父親一起看名著,遇到不解之處,就向父親請教,父親及時給予指導。久而久之,他的閱讀能力就提高了。
3. 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讀寫活動,促進孩子身心發(fā)展
活動是孩子的寫作之源,而學校組織的關于讀寫的各項活動可以說是精心打造,是提高孩子讀寫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家長應積極支持孩子參加。在這方面,蔡昌驍?shù)母赣H給予他的支持是很大的。
【案例】今年五月,校文學社發(fā)起了“創(chuàng)辦自編文集”的倡議。同學們紛紛響應,涌現(xiàn)了許多好作品。蔡昌驍家庭十分踴躍:從斟酌名稱到作文選取再到編輯校對,從封面設計到后期制作,可以說是家長與學生的全程參與。蔡昌驍在文集中寫道:“我自己的文集終于成功了!盡管文筆稚嫩,卻是真情的流露。一路走來一路歌,這次活動讓我們深深懂得:只有努力,才能收獲累累碩果;只有付出,才能春色滿園。”
總之,蔡昌驍家庭成功的親子讀寫給我們帶來了以下啟示:要想提高孩子的讀寫能力,離不開親子讀寫。親子讀寫又離不開讓孩子結(jié)合生活積累素材,圍繞生活勤讀寫;讓孩子多讀有益的書,創(chuàng)設家庭讀書氛圍,以讀促寫;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讀寫活動,以促進孩子身心發(fā)展。只有真正將家庭讀寫落到實處,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巢宗祺,雷實,陸志平.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