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芝
從一家獨大到百花齊放
在2013年之前,網絡文學領域一直都是盛大的自留地。其他文學網站雖然有心想要從盛大嘴里搶一口飯吃,但無論是走盜版路線,還是像百度與騰訊這樣的業(yè)內大佬出手,都無法動搖盛大的根基。而就在2013年,盛大文學被狠狠釜底抽薪了一把—它的旗下最重要的起點文學網的創(chuàng)始團隊全線離職。在此之后,雖然憑借著用戶慣性以及幾個老牌作者的支持,盛大看起來還一時風頭無兩,但是要說在這一領域中做到“一家獨大”卻已經是萬萬不能了。
但是咱們可以先別去管盛大的感受,看看這些年盛大的老對頭和新對頭們都干了些什么—騰訊系這個體量極大的“bug”現在已經憑借著旗下的閱文集團全面覆蓋文學、社科、教育與時尚等主流內容題材,擁有作品總數近200萬部,其中版權作品近30萬部,作品數量占行業(yè)90%以上。百度文學也就是現在縱橫中文網的大老板,旗下還有《百度書城》APP和網頁站以及《91熊貓看書》等平臺。阿里文學雖然才剛剛開始,但是也整合UC書城、書旗小說與淘寶閱讀等入口資源,加上新浪微博、天下書盟等版權資源,以及阿里媽媽、阿里影業(yè)和九游等平臺資源。BAT,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在事實上的確是把盛大給逼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京東入局,可有所為?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就都知道了,京東也出手收購了《拇指閱讀》。作為國內第一家定位高端閱讀的《拇指閱讀》,它的用戶社區(qū)氛圍非常良好,在閱讀社交領域也走得很超前,因此擁有一大批的忠實用戶。在談到緣何收購《拇指閱讀》時,就京東電子書業(yè)務負責人李明皓也表示“最近半年內,內容越來越值錢,因為內容將直接連接商品,產生交易”。也就是說,京東期望能利用《拇指閱讀》來做大自己的圖書市場,用虛擬書來帶動實體書市場。
其實為了達成這一合作,早在2014年年初,京東就和《拇指閱讀》有了一次深入合作。當時京東將自己平臺上近30萬種電子書放在了《拇指閱讀》中銷售,試水整個市場。雖然對于這一次合作的成功與否,并沒有相關數據,但說京東收購《拇指閱讀》與這一次的合作毫無關系,恐怕誰都不會信。收購《拇指閱讀》后,京東能否一舉挺進電子閱讀市場,甚至打破BAT和盛大的壟斷,不得而知,但至少京東知道一點—在這一市場逐漸鯨吞蠶食的時候,先不管自己能不能做老大,至少要在其中占個位置,否則連擠都擠不進去了。
不得不說,京東的這個切入點相當精準。此時百度文學因為始終整合不順,很可能最終會以被騰訊閱文收購而告終。此時此刻,京東靠一個《拇指閱讀》,看起來只是先占位,其實未必沒有動著“等百度滾了,這把椅子我來坐”的念頭—別以為這不可能,目前BAT三家人,騰訊是京東的自己人,百度文學很有可能將變成閱文集團的一部分,而阿里還沒有真正站住腳,看似是大佬已經把這一市場都給占了,其實有大把給京東撿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