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
突然大熱,無邊框智能手機是什么?
自從2014年夏普推出一款近乎無邊框設計的手機AQUOS Crystal之后,國內手機廠商馬上跟進的OPPO、vivo以及樂視手機都是無邊框手機,其諜照頻頻曝光,甚至亮出了無邊框專利。隨后,nubia Z9發(fā)布、360與酷派合資的手機品牌發(fā)布,兩家不約而同地提出“無邊框”手機,其中Z9更是早在年初的CES展上就開始力打“無邊框”牌。一時間,大家都在圍繞“無邊框”進行宣傳。
無邊框帶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手機將擁有更大的顯示面積,比如OPPO的折射原理與nubia將觸控面板鑲嵌入LCD屏幕內,都能大幅提升屏占比。然后隨之而來的是,無邊框讓視覺效果的進步一提升,用戶使用產品時能獲得更好的視頻影音以及游戲視覺體驗。
就目前來看,廠商們多是通過兩種方式達到無邊框的效果:一種是采用極窄邊框的液晶屏幕配合玻璃面板的折射原理,讓手機屏幕看起來像是沒有邊框。另一種則是通過縮小邊框寬度來實現(xiàn)ID設計無邊(如樂視手機)。
實際上,說的更直白一些,“無邊框”這一概念就是繼幕比以及超薄等概念之后的競賽產物。
技術難實現(xiàn),無邊框成了噱頭?
無邊框的出現(xiàn)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手機產品在工藝設計上的進步,而真正的實現(xiàn)無邊框卻存在很大的技術難度。國內廠商所謂的無邊框機型,不過是得益于夏普等屏幕生產商的技術改良,無邊框的最大難題還在于屏幕本身。
目前來看,無論是PC、平板電腦還是手機,依然離不開液晶屏幕的限制。只要是液晶屏幕,那么邊緣必定不能少,哪怕是把邊框收窄到近乎無邊框的效果,邊框依然存在,即使是零點幾毫米。
此外,雖然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機采用了一系列的觸摸屏技術,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通過內置電容器,通過電荷改變來實現(xiàn)觸摸操作。目前的觸摸屏技術采用的是多層設計,在兩個電容層中間需要放置一層絕緣材料,一旦手機做成了無邊框便會造成很多問題。從審美上來說,窄邊框的視覺效果更加驚艷,從實用角度來講,窄邊框意味著更好的單手操作體驗。當手機邊框越來越窄的時候,無邊框便成了必然趨勢,雖然在技術上難以實現(xiàn),但可通過屏幕電路改造或者光的折射原理來模擬出無邊框的效果。
雖然手機邊框被做到了1mm以下,屏幕黑邊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而無邊框的缺點卻依然亟待解決。首先是漏光問題,由于手機的邊框寬度變窄,這就對光源和屏幕之間的密封性有著更大的要求。就目前的工藝水準以及品控,要實現(xiàn)對光源的完全密封是不可能的,漏光問題也就難以避免。其次就是屏幕易碎,失去邊框保護的屏幕玻璃極易在磕碰中碎裂,不少采用2.5D突起設計的手機已經驗證了這個問題。最應該解決的的還是誤觸問題,由于屏幕邊緣過窄,手指在操作過程中,手掌部分可能會接觸到屏幕邊緣。目前Android廠商對邊緣防誤觸的機制還不是很完善。
因而,廠商們多是通過兩種方式達到無邊框的效果:一是采用極窄邊框的液晶屏幕配合玻璃面板的折射原理,讓手機屏幕看起來像是沒有邊框,比如夏普的AQUOS Crystal和nubia Z9也是類似,通過aRC技術,將液晶顯示面板中不可避免的封邊進行視覺隱藏,為有邊的LCD帶來了無邊的視覺效果;另外一個是通過縮小邊框寬度,實現(xiàn)ID設計無邊,比如樂視,但這已經被業(yè)內吐槽得體無完膚:樂視通過將手機左右邊框做成全黑、玻璃面板懸浮于手機中框,做到息屏無邊框,因而當手機屏幕點亮后是無邊框的,但一使用APP,“無邊框”立刻成了一個笑話?!盁o邊框”,終于從技術趨勢變成了“噱頭”。
當然,如果曲面屏幕能夠大規(guī)模應用,邊框的有和無便不再那么重要,因為在視覺效果上弧面完全可以模擬無邊框的效果。不過基于成本控制和營銷效果,手機廠商們更樂意去宣傳無邊框的概念。
為了競爭而競爭?
所以,由目前手機液晶屏的特性所致,現(xiàn)在被推出的無邊框手機們大多數(shù)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無邊框”:因為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手機屏幕采用了液晶屏,需要進行邊框封膠,另外其觸控層也對邊框有所依賴。
經過硬件參數(shù)的比拼,手機產品同質化嚴重,很難實現(xiàn)差異化。通常都是一家出來做大屏,緊跟著一窩蜂都是大屏;一家推出超薄手機,立馬記錄會被刷新,每家都想占領硬件配置上的制高點。有人甚至戲稱,手機廠商已經淪為了硬件組裝廠 。
在這個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早已白熱化的時代,各家在營銷上的投入似乎毫不吝嗇,大型發(fā)布會比比皆是,能夠深入人心的產品營銷更是不可或缺,無邊框便是一個契機。第一,如果價格合適,幾乎沒有人能夠阻擋無邊框的視覺誘惑—日本民眾對于無邊框手機AQUOS Crystal的瘋搶已是事實。第二,走過了那個死拼性價比的時代,工業(yè)設計和情懷成了國產手機發(fā)布會的常見說辭,無邊框無疑占領了工業(yè)設計的制高點。第三,當手機硬件同質化嚴重、手機硬件參數(shù)早已開誠布公的大環(huán)境下,誰最先拿出無邊框的牌,無疑在差異化的道路上先行了一步。
寫在最后
如果哪家的無邊框手機率先實現(xiàn)量產,在價格定位上面向大眾消費群體,其影響力恐不輸于早先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手機。國產手機的水早已被一批批黑馬攪渾,抓住無邊框機遇,哪怕只是在營銷上的優(yōu)勢,都將在新一輪智能手機洗牌中贏得更多的機會。